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MAP法+沸石吸附组合工艺的除磷脱氮试验研究

作 者: 王昌南
导 师: 周荣敏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市政工程
关键词: MAP法 沸石吸附 组合工艺 脱氮除磷 污泥脱水液
分类号: X7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中氮磷的含量日益增多,给污水处理带来很大困难。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很难同时达到脱氮除磷,且会造成某些处理单元氮磷浓度过高。本研究以污泥脱水液为研究对象,将MAP法高效除磷和沸石高效吸附氨氮的性能相结合,探索一种新型的能够同时达到除磷脱氮目的组合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河南巩义沸石的脱氮除磷性能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主要研究粒径、用量、搅拌转速、吸附时间和pH值五个因素对巩义沸石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粒径、转速、用量是影响巩义沸石去除氨氮和磷的显著性因素。当粒径大于60目,搅拌转速为200r/min,用量为100g/L,pH值为6,吸附时间为120min时氨氮去除率为49.2%,磷去除率为95.3%。巩义沸石吸附氨氮符合Langmuir公式,吸附氨氮极限值为8.117mg/g。(2)河南巩义沸石和浙江缙云沸石的技术经济比较研究,以合适的沸石进行工艺组合。沸石吸附法主要利用沸石的氨氮吸附能力,经测定,河南巩义沸石的氨氮饱和吸附容量为8.190 mg/g,浙江缙云沸石的氨氮饱和吸附容量为14.31mg/g。尽管巩义沸石磷的去除率较高,价格和运费较低,但是在相同氨氮去除率情况下,浙江缙云沸石还是比较经济。因此,本研究采用MAP法与浙江缙云沸石进行工艺组合。(3)MAP法和沸石吸附组合工艺的组合方式研究。组合工艺的脱氮除磷效率远高于单一的沸石吸附或MAP法;若先沸石吸附后MAP法,当沸石粒径<1mm时,沸石吸附氮磷后溶液的pH值明显升高,有助于MAP反应的进行;但当沸石粒径>lmm时,沸石吸附氮磷后pH值变化不明显,氮磷比不利于MAP反应的进行。因此,确定组合工艺采用先MAP法后沸石吸附的组合方式。(4)MAP法+沸石吸附组合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研究。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对组合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进行研究;由正交试验得出组合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为:曝气率0.5mg/L,水力停留时间30min,沸石柱高16cm, (n)Mg:(n)P=1.5:1。实际污泥脱水液的间歇进水试验验证,在曝气率0.5mg/L,水力停留时间30min,沸石柱高16cm,氮磷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污泥脱水液经组合工艺的连续进水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氮和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97%和93.11%,剩余的氨氮含量为28.7 mg/L,余磷浓度1.65mg/L,基本达到污水二级排放标准,进一步验证了组合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为其工程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1 绪论  11-26
  1.1 研究背景  11-15
    1.1.1 水体中氮磷的来源  11-12
    1.1.2 水体中氮磷污染的危害  12-14
    1.1.3 氮磷废水处理技术简介  14-15
  1.2 磷酸铵镁(MAP)法  15-20
    1.2.1 MAP法的基本原理  15-17
    1.2.2 MAP法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  17-18
    1.2.3 MAP法脱氮除磷的应用现状  18-20
  1.3 沸石吸附法  20-24
    1.3.1 沸石矿物概述  20-21
    1.3.2 沸石的基本性质  21-22
    1.3.3 沸石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  22-23
    1.3.4 沸石脱氮除磷的应用现状  23-24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24-26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6-30
  2.1 试验材料  26-27
    2.1.1 试验用水  26
    2.1.2 沸石材料  26-27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27-28
  2.3 测试方法  28-30
    2.3.1 氨氮标准曲线  28-29
    2.3.2 磷标准曲线  29-30
3 巩义沸石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分析  30-39
  3.1 材料与方法  30-31
    3.1.1 废水水质与材料  30
    3.1.2 正交试验因素的选择  30-31
  3.2 结果与分析  31-35
    3.2.1 极差分析  31-32
    3.2.2 单因素影响分析  32-35
  3.3 吸附等温线的拟合  35-37
    3.3.1 吸附等温线  35-36
    3.3.2 吸附等温线的数学拟合  36-37
  3.4 本章小结  37-39
4 缙云沸石和巩义沸石的技术比较  39-45
  4.1 两种沸石脱氮除磷性能比较  39-40
  4.2 两种沸石饱和吸附容量的测定  40-42
    4.2.1 测定原理  40-41
    4.2.2 测定步骤  41
    4.2.3 饱和吸附容量  41-42
  4.3 两种沸石经济性能比较  42-44
  4.4 本章小结  44-45
5 MAP法+沸石吸附组合工艺的试验研究  45-61
  5.1 工艺组合方式研究  45-47
    5.1.1 材料与方法  45
    5.1.2 结果与分析  45-46
    5.1.3 沸石吸附后pH值变化的验证试验  46-47
    5.1.4 组合方式的确定  47
  5.2 试验装置和工艺流程  47-49
    5.2.1 试验装置  47-48
    5.2.3 实验方案  48-49
  5.3 模拟废水的间歇进水试验  49-56
    5.3.1 废水水质与材料  49-50
    5.3.2 试验方法  50-52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55
    5.3.4 最佳工艺条件的验证  55-56
  5.4 污泥脱水液的间歇进水试验  56-59
    5.4.1 材料和试验方法  56
    5.4.2 SS的影响  56-57
    5.4.3 曝气率的影响  57-58
    5.4.4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  58-59
    5.4.5 沸石柱高的影响  59
  5.5 污泥脱水液的连续进水试验  59-60
  5.6 本章小结  60-61
6 结论和建议  61-63
  6.1 结论  61-62
  6.2 建议  62-63
参考文献  63-66
附图  66-68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8-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其脱氮除磷特性研究,X703
  2. 4A沸石对水中Cd2+的吸附去除研究,X703
  3. 城镇污水MBBR强化脱氮除磷中试研究,X703
  4. 城市污水A~2/O处理工艺的运行与探讨,X703
  5. 温室甲鱼养殖废水生物滤池—蔬菜水培系统联合处理技术研究,X714
  6. 臭氧组合工艺对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及溴酸的控制研究,R123.1
  7. 双氧水、活性炭、沸石不同组合对污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X703
  8. 固定化菌—藻体系净化养殖废水协同作用的研究,X703
  9.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在济南水质净化二厂工艺优化改造中的模拟研究,X703
  10. MUC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关键技术研究,X703
  11. 纳米Zn-Fe类水滑石/沸石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腐殖酸的研究,X703
  12. 稀土氯铵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X703.1
  13. 基于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法及新型悬浮填料强化的城市污水深度脱氮除磷技术研究,X703.1
  14. AB法污水处理工艺功能升级试验研究,X703
  15. ABR-人工湿地联合处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废水的研究,X703
  16. 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技术试验研究,X703.1
  17. 低碳源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应用研究,X703
  18. 同步除硫脱氮除磷微生物筛选及对矿区废水处理实验研究,X703
  19. 云南高原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对比分析研究,X703
  20. 啤酒废水深度处理关健技术开发,X703
  21. 一体化连续流反硝化同时脱氮除磷工艺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