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农村信息化问题研究

作 者: 晏志成
导 师: 张旭泉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 农村意见领袖 滴灌 漫灌 双重信息化模式
分类号: F32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3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村信息化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的现代化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化时代,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农村信息化的现状与已经基本实现信息化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前城市信息化水平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的量度下,形成了农村信息化问题。之所以将一个多维度的论题定义为一个问题,遵循的是将问题分析透彻,则解决方法自然显现的思路。信息传播的发展源于生产的社会化、生活范围扩大化的需要,农村信息化问题则根源于“三农”问题,其含义是农村还未能充分利用信息及信息技术来促进整个农村社会发展进步,包括农村信息成为生产、生活要素的过程、信息科技和信息工具在农村普及的过程、加速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农民作为农村信息化的主体话语权缺失和“他者”代言不当的困境,存在着由于制度结构和社会文化产生的信息化动力不足现象,存在着大众传媒的偏视造成的干扰情况。农村目前整体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水平状况决定了农村信息化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对普通农民和农村意见领袖媒介接触行为的差异分析,发现农村内部、农民之间的信息工具和信息量占有之间的贫富差距,是当前难以避免的客观现象。在农民致富问题上,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已有丰富的经验,在农村信息化问题上,借鉴这一经验,一方面以市场为主向农民企业家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领导者等农村意见领袖提供信息服务,进行有针对性的“滴灌”,发挥他们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的二次传播作用,在“漫灌”得以实现之前,扩大灌溉面;同时,以公共投入为主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教育培训、公益信息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所有乡村民众进行“漫灌”,逐步提高农村信息化的水平。通过“滴灌”和“漫灌”相结合的双重信息化模式,最终解决农村信息化问题。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导论  8-17
  1.1 问题的提出、界定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8-15
    1.1.1 社会信息化的纵深发展  8-9
    1.1.2 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农村信息化问题的提出  9-12
    1.1.3 农村信息化问题根源于“三农”问题  12-14
    1.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5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  15-16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7
2 农村信息化的内涵与问题的维度  17-28
  2.1 几个概念  17-19
    2.1.1 信息与信息化  17
    2.1.2 农村信息化  17-19
  2.2 农村信息化是农村信息成为生产、生活要素的过程  19-22
    2.2.1 农村信息的分类  19-21
    2.2.2 农村信息要素化的过程  21-22
  2.3 农村信息化是信息传播科技和工具在农村普及应用的过程  22-23
    2.3.1 农村信息科技和信息工具分析  22-23
    2.3.2 信息传播科技和工具是农村信息化的物质基础  23
  2.4 发展传播学关于农村信息化过程的认识  23-28
    2.4.1 加速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24
    2.4.2 加速乡村生活的现代化  24-25
    2.4.3 加速乡村居民的现代化  25-28
3 阻碍农村信息化的特殊因素  28-40
  3.1 “他者”  28-30
    3.1.1 “他者”概述  28
    3.1.2 农村信息化问题中的“他者”  28-29
    3.1.3 走出“他者”的困境  29-30
  3.2 农村信息化的动力与阻力  30-32
    3.2.1 政府的动力  30-31
    3.2.2 农民的动力  31-32
  3.3 大众传媒对“三农”的偏视  32-40
    3.3.1 偏视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32
    3.3.2 忽视:常见大众传媒涉农信息份额微不足道  32-34
    3.3.3 审视:涉农新闻的基本姿态  34-38
    3.4.4 大众传媒的偏视对农村信息化的影响  38-40
4 解决农村信息化问题的传播学思考  40-49
  4.1 农村信息化问题的社会与经济分析  40-41
  4.2 农村“意见领袖”及其传播学意义  41-44
    4.2.1 高级农民培训班的启示  41-42
    4.2.2 “意见领袖”与普通农民传播媒介接触差异  42-43
    4.2.3 “意见领袖”的传播学意义  43-44
  4.3 “漫灌”模式  44-46
    4.3.1 “漫灌”模式图  44-45
    4.3.2 “漫灌”模式的传播学结构  45-46
  4.4 “滴灌”模式  46-49
    4.4.1 “滴灌”模式图  47-48
    4.4.2 “漫灌”模式的传播学分析  48-49
结论  49-50
参考文献  50-5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53-54
致谢  54-55

相似论文

  1. 基于PWM的滴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S152.7
  2.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S532
  3.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公众信息系统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TP393.09
  4. 波动水压对灌水器水力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S277.95
  5. 农村信息化推动苏南区域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对策研究,F127;F224
  6. 浙江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研究,F320.1
  7. 农村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评,F320.1
  8. 辽西半干旱区春玉米农田水肥耦合调控技术研究,S513
  9. 滴灌成龄核桃树叶水势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S664.1
  10. 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试验研究,S562
  11. 南疆棉花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调控适宜灌溉制度研究,S562
  12. 棉花氮素无损诊断中SPAD值与土壤和植株含氮量的关系,S562
  13. 制种苜蓿地下滴灌灌溉制度的研究,S541.9
  14. 膜下滴灌棉花根系吸水模型研究及应用,S562
  15. 不同年限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试验研究,S562
  16. 新泰市旱地苹果园渗灌与漫灌补水效果试验研究,S661.1
  17. 根层水分变化对加工番茄生长调控效应的研究,S641.2
  18. 基于蒸腾速率的温室滴灌控制系统研究,S625.3
  19. 膜下滴灌对不同施肥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S572
  20. 北疆地区滴灌春小麦需水规律及产量形成特征研究,S512.12
  21. 大田条件下滴灌土壤湿润区对棉花根系分布与产量的影响,S56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