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Endomorphin-1降低大鼠动脉血压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 者: 胡杰
导 师: 汪思应
学 校: 安徽医科大学
专 业: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关键词: 内吗啡肽-1 阿片受体 左室收缩压 动脉血压 一氧化氮
分类号: R3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内吗啡肽-1(endomorphin-1,EM-1)对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条张力的影响以及外周静脉(intravenous inject,iv)和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分别注射EM-1及其阻断剂对大鼠动脉血压,心功能和血清NO含量以及NOS活性的影响,探讨EM-1降低大鼠动脉血压的机制。方法:(1)Wistar大鼠用20%氨基甲酸乙酯(5ml/kg)腹腔注射麻醉,颈椎脱位处死,迅速取出胸主动脉,浸入Krebs Henseleit液中,去除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剪成2.5-3.0mm宽、10mm长的螺旋条,置于持续通入95%O2和5%CO2混合气的KrebsHenseleit液的玻璃浴槽中,温度37.0±0.5℃,预负荷1g。平衡1h后,用ACh(10-6mol/L)检测内皮细胞活性,然后加入NE(10-6mol/L)和ANGⅡ(10-7mol/L)收缩血管作为预处理,5分钟后给予EM-1(10-8-10-6mol几)记录收缩强度。拮抗组提前5分钟分别给予μ受体阻断剂cyprodime(10-6mol/L)和NO合成酶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Nω-nitrolarginine,L-NNA)(10-5mol/L),然后记录给予EM-1(10-6mol/L)后的动脉条收缩强度。其中一组用棉签去除内皮,以观察内皮对EM-1作用的影响。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EM-1组,EM-1+拮抗剂组,每组6只,每组只给予一种处理。(2)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动脉血压测定组(n=13)和心功能测定组(n=15),20%氨基甲酸乙酯(5ml/kg)腹腔注射麻醉。动脉血压测定组行右颈总动脉插管,记录动脉血压曲线,分析测量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以及心率(heart rate,HR)等指标。心功能测定组行左心室插管,记录室内压曲线,分析测量左心室收缩压(leftventeicular systolic pressuer,LVSP),室内压峰值(Peak),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和心率(HR)等心功能指标。同时测定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的变化。左颈外静脉插管作静脉注射给药。观察不同剂量EM-1(10,20,50μg/kg)对大鼠动脉血压,心功能以及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的影响。以及观察μ受体阻断剂cyprodime(1mg/kg),NO合成酶抑制剂L-NNA(25mg/kg)等药物对EM-1作用的影响。部分大鼠作双侧迷走神经切断术以观察迷走神经对EM-1作用的影响。(3)Wistar大鼠32只,预先左侧脑室埋植套管,术后3天进行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动脉血压测定组(n=14)和心功能测定组(n=18),20%氨基甲酸乙酯(5ml/kg)腹腔注射麻醉。动脉血压测定组行右颈总动脉插管,记录动脉血压曲线,分析记录以及SBP,DBP,MAP和HR等指标。心功能测定组行左心室插管,记录室内压曲线,分析记录LVSP,Peak,±dP/dtmax和HR等心功能指标。同时测定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的变化。侧脑室注射给药,观察不同剂量EM-1(10,20,50μg/kg)对麻醉大鼠动脉血压,心功能以及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的影响。以及观察侧脑室注射μ受体阻断剂cyprodime(125μg/kg),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atropine,Atr)(25μg/kg),静脉注射NO合成酶抑制剂L-NNA(25mg/kg)等药物对EM-1作用的影响。部分大鼠作双侧迷走神经切断术以观察迷走神经对EM-1作用的影响。结果:(1)在无内皮细胞活性的Wistar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条中,EM-1不改变NE和ANGⅡ预收缩的血管张力(P>0.05);在完整内皮细胞活性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条中EM-1剂量依赖性减弱NE和ANGⅡ预收缩的血管张力(P<0.01),cyprodime和L-NNA可阻断其效应(P<0.01)。(2)在动脉血压测定组iv EM-1剂量依赖性减弱麻醉大鼠SBP、DBP、MAP和HR(P<0.05,P<0.01),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升高(P<0.01和P<0.01);在心功能测定组iv EM-1剂量依赖性减弱麻醉大鼠LVSP,Peak,±dP/dtmax和HR等心功能指标(P<0.05,P<0.01);iv cyprodime和iv L-NNA可以阻断iv EM-1对动脉血压,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的影响。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可减弱iv EM-1引起的动脉血压降低和心功能减弱效应(P<0.01),但iv L-NNA不能消除EM-1对心功能减弱的影响(P>0.05)。(3)在动脉血压测定组icv EM-1剂量依赖性减弱麻醉大鼠SBP、DBP、MAP和HR(P<0.05,P<0.01),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在心功能测定组icv EM-1剂量依赖性减弱麻醉大鼠LVSP,Peak,±dP/dtmax和HR等心功能指标(P<0.05,P<0.01)。icv cyprodime可阻断,icy 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以及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可大部分消除icv EM-1引起的动脉血压减弱和心功能减弱效应(P<0.01),但iv L-NNA对icv EM-1引起的动脉血压减弱和心功能减弱效应均无影响(P>0.05)。结论:EM-1能够降低麻醉大鼠动脉血压,其作用机理既有外周机制,亦有中枢机制。在外周可能主要通过作用血管内皮μ阿片受体,激活NOS的活性,引起血管内皮NO的释放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外周阻力降低而降低动脉血压。在中枢,EM-1可能通过中枢μ阿片受体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减弱心室收缩功能而降低动脉血压。此外,尚有中枢M受体的参与。

全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5-6
中文摘要  6-9
英文摘要  9-12
Endomorphin-1降低大鼠动脉血压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12-35
  1.前言  12-13
  2.材料与方法  13-15
  3.结果  15-28
  4.讨论  28-34
  5.结论  34-35
参考文献  35-40
附录  40-41
致谢  41-42
综述:内吗啡肽的研究进展  42-51

相似论文

  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脑内阿片受体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R595.1
  2. 吗啡及神经降压素对大鼠尾壳核神经元μ、δ、κ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R965
  3. 氧化苦参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β-arrestin1/2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R285.5
  4. 异丙酚对大鼠内脏抗伤害作用的脊髓机制,R96
  5. 异丙酚对大鼠脊髓GABA_A、NMDA及μ-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R965
  6. 利用脉搏波传播时间计算动脉血压的研究,R443.5
  7. 阻断前列腺素合成对外周炎症组织内源性阿片肽表达的影响,R363
  8. 内吗啡肽对高糖状态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R587.1
  9. 内吗啡肽-1类似物HDAPC的脑靶向纳米粒研究,R96
  10. 5-羟色胺2A受体在外周组织内源性阿片肽表达中的作用,R96
  11. 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对脓毒症大鼠脏器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R459.7
  12. Ⅰ型糖尿病改变了内吗啡肽对小鼠结肠收缩特性的影响,R587.1
  13. 吗啡持续刺激对小鼠树突状细胞成熟和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Q42
  14. 经食管监测急性失血过程中大动脉光电脉搏信号的实验研究,R605.971
  15. 经食管降主动脉光电脉搏波与血压关系的实验研究,R544.1
  16. μ阿片受体PET显像剂~(11)C-CFN的制备与生物学评价基于针麻开颅的针刺镇痛机制研究,R245
  17. 舒芬太尼预处理对WIRS大鼠急性胃粘膜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与TRPV1、ASIC关系的研究,R965
  18. 成人脑内μ型阿片受体的表达及其分布的可视化建模,R319
  19. U50,488H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R96
  20. κ阿片受体在糖尿病大鼠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R587.1
  21. к阿片受体通过抑制β肾上腺素受体途径调节Cx43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541.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