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BBK模型中剩余电子屏蔽效应的理论研究
作 者: 陈展斌
导 师: 张穗萌
学 校: 安徽师范大学
专 业: 原子与分子物理
关键词: BBK模型 索末菲参量 三重微分散射截面 非共面双对称
分类号: O5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的主要部分是用BBK方法对电子碰撞电离过程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理论研究。论文在共面几何条件与非共面双对称两类几何条件下对BBK模型中剩余电子屏蔽效应作了详细的探讨,对BBK模型所适用的几何条件作了扩展。正文主要包括以下六章内容:第一章,介绍(e,2e)反应中能量和动量的关系、三重微分散射截面以及几何条件。第二章,介绍前人利用BBK方法对(e, 2e)电离过程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并详细地介绍了BBK理论。第三章,我们用BBK模型,在共面几何条件中高、低入射能量的情况下引入剩余电子的屏蔽理论对He原子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进行了计算,并研究了其对三重微分截面产生的影响。第四章,考虑到末通道氦离子中剩余电子的屏蔽效应之后,用BBK模型和修正后的BBK模型在共面,在大能量损失和小动量转移和截面依赖动量转移的特殊几何条件下对He原子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作了计算。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对该模型所适用的范围作了扩展,分析了剩余电子的屏蔽效应对三重微分截面所产生的影响,并讨论了这种影响的物理本质。第五章,在非共面双对称几何条件下氦原子(e,2e)反应中用BBK模型进行了计算,发现DS3C模型中曲线结果要明显强于3C模型,并且在非共面几何条件下,提出了三种不同的修正方案。讨论了修正后的索末菲参量对三重微分截面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物理本质。第六章,通过理论计算,总结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前言 12-15 第一章 (e,2e)反应基本图象概述 15-26 1.1 (e, 2e)反应基本物理图象 15-17 1.2 (e, 2e)反应的散射截面 17-19 1.2.1 三重微分散射截面 17-18 1.2.2 其它微分散射截面 18-19 1.3 (e, 2e)反应的动力学条件 19-21 1.3.1 共面几何条件(Ehrhardt,Amaldi 几何条件) 19-20 1.3.2 非共面几何条件(Weigold 几何条件) 20-21 1.4 (e, 2e)反应的几种碰撞机制 21-23 参考文献 23-26 第二章 (e,2e)反应的理论方法 26-46 2.1 研究现状与意义 26-27 2.2 (e, 2e)反应的理论方法 27-28 2.3 BBK 理论研究的概况 28-34 2.3.1 BBK 模型 29-33 2.3.2 索末菲参量的修正(D53C 模型) 33-34 2.4 BBK 理论的应用 34-41 2.4.1 BBK 理论在氢原子(e,2e)反应的应用 34-38 2.4.2 BBK 理论在氦原子(e,2e)反应的应用 38-41 2.5 剩余电子屏蔽理论 41-44 参考文献 44-46 第三章 共面几何条件下剩余电子屏蔽效应的理论研究 46-57 3.1 研究现状与意义 46-47 3.2 中、高能情况下剩余电子屏蔽效应研究 47-51 3.2.1 各种模型的比较 48-49 3.2.2 曲线差异的原因 49-51 3.2.3 本节小结 51 3.3 低入射能情况下剩余电子屏蔽效应研究 51-54 3.3.1 各种模型的比较 52-53 3.3.2 曲线差异的原因 53-54 3.3.3 本节小结 54 3.4 本章小结 54-55 参考文献 55-57 第四章 特殊几何条件下交换、屏蔽与剩余电子屏蔽的理论研究 57-93 第一部分:大能量损失小动量转移几何条件下剩余电子屏蔽效应的理论研究 57-70 4.1 研究现状与意义 57-59 4.2 各理论曲线之间的差异 59-60 4.3 各曲线双峰角分布的研究 60-62 4.4 各曲线差异的本质 62-65 4.5 剩余电子屏蔽效应的理论研究 65-69 4.6 本部分小结 69-70 第二部分:截面依赖动量转移几何条件下屏蔽效应的理论研究 70-81 4.7 研究现状与意义 70-71 4.8 各理论曲线之间的差异 71-74 4.9 三重微分截面的特征 74-76 4.10 末通道屏蔽效应的理论研究 76-81 4.11 本部分小结 81 第三部分:截面依赖动量转移几何条件下交换效应的理论研究 81-91 4.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81-82 4.13 TDCS 结构和Gamow 因子 82-84 4.14 末通道的库仑场的屏蔽 84-85 4.15 交换效应的理论研究 85-90 4.16 本部分小结 90 4.17 本章小结 90-91 参考文献 91-93 第五章 非共面几何条件下剩余电子屏蔽效应的理论研究 93-113 5.1 研究现状与意义 93-95 5.2 非共面角度与理论计算角度的转化关系 95-97 5.3 结果与讨论 97-102 5.3.1 氢原子与氦原子理论计算曲线 97-99 5.3.2 DS3C 模型与BBK 模型的比较 99-102 5.4 非共面索末菲参量的修正 102-107 5.4.1 低能入射情况 102-105 5.4.2 64.6eV 入射情况 105-107 5.5 截面差异的本质原因 107-110 5.6 本章小结 110-111 参考文献 111-113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13-116 6.1 本论文工作的主要结论 113-115 6.2 展望 115-116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116-117 致谢 117
|
相似论文
- 电子碰撞Mg电离(e,2e)过程的理论研究,O562.5
- 线偏振脉冲激光场中里德堡锂原子布居跃迁,O562
- 里德堡态碱金属原子的强外场效应,O562.3
- Sm原子束缚态及自电离态光谱的研究,O562.3
- 类铍体系能级结构的理论研究,O562.1
- 强短激光脉冲作用下原子激发机制研究,O562.4
- 类锂Ni~(25+)离子激发态的能级结构和振子强度的理论研究,O562.1
- 类锂Ga~(28+)离子能级结构和振子强度的理论研究,O562.1
- Ga~(28+)离子ls~2np-ls~2n\'d跃迁全能域行为的理论研究,O562.1
- Zn~(27+)离子1s~2nl(l=p,d)态精细结构与偶极跃迁的理论研究,O562.1
- 类锂Cu~(26+)1s~2nd-1s~2n\'f态的跃迁能和振子强度的理论研究,O562.1
- Zn~(27+)离子1s~2ns和1s~2np态能级结构与偶极跃迁的理论研究,O562.1
- B2型NiAl合金原子间势构建及简单应用,O562.4
- 原子间势构建中几种影响因素的研究,O562.4
- 德拜等离子体中氢原子发射、吸收光谱的理论研究,O562.3
- 外加驱动场与光子晶体对原子自发辐射的控制作用,O562
- 氢原子(e,2e)反应的一级玻恩近似和BBK理论计算,O562
- 氦原子(e,2e)过程中扭曲波效应和关联效应的理论研究,O562
- 原子在激光场中产生的高次谐波及生成阿秒脉冲的研究,O562
- 氩原子和高离化态钨离子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相对论扭曲波研究,O562.5
- 利用两束同色激光场与其他场组合驱动原子产生单个阿秒脉冲研究,O562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物理学 > 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 > 原子物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