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精神障碍司法鉴定之启动程序

作 者: 吴燕芬
导 师: 张成敏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障碍 鉴定启动 证明责任
分类号: D91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精神障碍在法治国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辩护理由,精神障碍抗辩是当事人的基本诉讼权利。精神障碍抗辩的首要程序是成功启动司法鉴定,然而,关于如何启动该程序,实践中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司法混乱。从2006年的邱兴华案开始,到阿克毛案的审结,长达数年后最高人民法院方作出了关于如何启动鉴定程序以及分配举证责任的决定,但是随后发生的一些与此相关的案件判决(例如郑民生案和何胜凯案)证明了这一决定并不具有操作性。对此问题,学者也纷纷撰文献言献策,但是大多只是从保护人权的角度强调给予被告人鉴定启动权,而忽视了从鉴定启动程序规则的构建角度来解决这一难题,这正是本文期望完成的任务。本文主体部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首先论证了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接着阐释了精神障碍的内涵以及精神障碍作为辩护理由的法律依据;第二章首先分析了“所有人精神都正常”这一基本的法律推定,接着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与鉴定启动相关的一些典型制度进行了介绍并予以了深度分析;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两大法系启动精神障碍司法鉴定的举证规则,并且对此予以了评析;第四章通过对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与精神障碍鉴定启动程序有关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对我国精神障碍刑事司法鉴定启动程序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为解决我国精神障碍鉴定启动程序中的困境提出了一些试探性的改革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9
序言  9-10
第一章 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  10-19
  一、刑事责任能力  10-13
    (一) 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律意义  10-11
    (二) 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类  11-13
  二、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判断  13-17
    (一) 精神障碍的范畴探究  13-16
      1. 精神障碍的内涵  13-14
      2. 精神障碍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14-16
    (二) 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判断  16-17
  三、精神障碍作为辩护理由的法律依据  17-19
第二章 法律基本的但可反驳的推定——“所有人精神都正常”  19-27
  一、“所有人精神都正常”推定的证据学意义  19-20
  二、“所有人精神都正常”与“无病推定”的比较  20-22
  三、精神障碍抗辩的关键程序——鉴定的启动  22-23
  四、精神障碍的评定标准变迁  23-27
    (一) 英美法系典型制度  23-25
      1. 野兽规则  23
      2. 麦克诺顿规则  23-24
      3. “不能控制的冲动”标准  24-25
      4. 美国法学会(《模范刑法典》)规则  25
      5. 联邦测试规则  25
    (二) 大陆法系典型制度——原因自由行为  25-27
第三章两大法系关于启动精神障碍司法鉴定的举证规则  27-35
  一、英美法系启动精神障碍鉴定的举证规则  27-32
    (一) 当事人主义鉴定启动模式  27-28
    (二) 对当事人主义鉴定启动模式的评价  28-29
    (三) 证明责任的分配  29-32
  二、大陆法系启动精神障碍鉴定的举证规则  32-35
    (一) 职权主义鉴定启动模式  32-33
    (二) 对职权主义启动模式的评价  33-34
    (三) 证明责任的分配  34-35
第四章 我国关于精神障碍刑事司法鉴定启动的现状  35-43
  一、典型案例分析  35-41
    (一) 邱兴华案  35-37
      1. 关于启动精神障碍刑事司法鉴定的各方观点  35-36
      2. 凸显的问题  36-37
    (二) 郑民生案  37-38
      1. 郑民生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疑点  37
      2. 凸显的问题  37-38
    (三) 何胜凯案  38-41
      1. 庭审中的疑点  38-39
      2. 案件评析  39-41
  二、我国精神障碍刑事司法鉴定启动的现状  41-43
    (一) 公安司法机关可以随意启动精神障碍司法鉴定  41
    (二) 被告方申请精神障碍的鉴定启动难及其原因  41-43
第五章 我国精神障碍刑事司法鉴定启动规则的建立  43-51
  一、“所有人精神都正常”推定的确立  43
  二、精神障碍刑事司法鉴定启动的法律定性  43-45
  三、构建我国精神障碍刑事司法鉴定的启动规则  45-49
    (一) 控辩双方均可申请启动精神障碍刑事司法鉴定  45
    (二) 申请启动精神障碍鉴定的举证规则  45-48
    (三) 鉴定启动权归于法官  48-49
  四、审前的精神观察制度  49-51
结语  51-52
参考文献  52-5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5-56

相似论文

  1. 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障碍,R749
  2. 贪污案件赃款去向证明责任的分配,D925.2
  3.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探析,D924.392
  4. 论我国刑事鉴定制度的完善,D918.9
  5. 夫妻共同债务问题的个案研究,D923.9
  6. 我国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918.9
  7. 汕头市龙湖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现状调查,R197.1
  8. 刑事司法鉴定启动权改革研究,D925.2
  9. 刑事诉讼中的多头鉴定、重复鉴定问题研究,D925.23
  10. 广州地区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R181.3
  11. 8种精神障碍治疗药物的联合分析方法及阿米替林的稳定性研究,R749
  12. 公共卫生政策视角下上海市精神卫生问题研究,R197.1
  13. 强制医疗探讨,D925.2;D926.7
  14. 论我国司法鉴定的监督,D918.9
  15. 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研究,R749.1
  16. 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R749.1
  17. 广东省HIV抗体阳性吸毒者自杀未遂及精神障碍研究,B846
  18. 刑事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研究,D925.2
  19. 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研究,D918.9
  20. 医疗侵权纠纷的证明责任问题研究,D925.1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法医学 > 司法精神医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