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之江大学旧址建筑年谱

作 者: 张吉
导 师: 余健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建筑历史与理论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西方建筑 之江大学 年谱
分类号: TU-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之江大学是中国的13所基督教教会大学之一,由美国长老会差会于1907年在杭州创办。之江大学校舍建筑至今大都保存完好,整体空间格局基本呈现其原状,为研究近代中国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留下了宝贵的实物资源;同时,保存于海内外多所图书馆、档案馆的相关文献资料也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文字、图片佐证。之江大学从开创至今,时间跨度100年,经历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全国院系大调整、四校合并等重大事件。对于校舍建筑而言,研究的时间范围包括建成前的建筑设计、土地平整、筹集资金、购买运输建材、签订施工合同、施工、使用、废弃、维修、改造、再利用等各个时期。这些历史信息通过实地测绘、调研、资料收集、整理、人物探访等方法按照各个建筑,归纳在本文的建筑年谱部分,并作为保护规划与修缮改造前期研究报告之范本呈现。本文的论述部分,通过现有实物资源和文字、图片资料的分析、与同时期中西方建筑比较并结合科学的理论推断,将之江大学各建筑的建筑风格、建筑技术、相关应用技术及建筑人物逐项系统梳理、论证。本文的结论是,之江大学有别于大部分基督教教会大学中西杂糅的建筑风格,其自始至终简洁、质朴的西方建筑风格和校园完整性使之江大学旧址建筑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和较高的研究价值。校园合理的规划、和谐的建筑色彩及风格反映了之江大学精巧雅致的特色。另外,之江大学建筑系是中国高等教育机构最早创办的建筑系之一,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之江大学建筑部、土木系,从美国工程师、建筑师,到学成归国的土木工程师、建筑师,再到之江大学自己培养的土木工程师、建筑师,都参与了该校的建筑活动。同时,校舍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技术也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而改变,因此,近45年17幢主要校舍建筑的兴建过程也是西方建筑在中国逐步影响中国建筑业的缩影。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15
  1.1 立论依据  8-9
    1.1.1 研究对象概述  8
    1.1.2 研究范围和内容  8
    1.1.3 课题研究目的  8-9
  1.2 文献综述  9-13
    1.2.1 有关之江大学的研究成果  9
    1.2.2 有关之江大学的历史文献  9
    1.2.3 有关之江大学的档案资料  9-13
  1.3 研究内容  13-15
    1.3.1 研究构想、主要研究内容  13
    1.3.2 研究框架  13-14
    1.3.3 研究方法  14-15
2 之江大学旧址建筑概况  15-40
  2.1 历史发展沿革  15-17
    2.1.1 旧址原始状态——1907年前  15
    2.1.2 之江大学时期——1907年至1952年  15-17
    2.1.3 院系调整后浙江师范学院、省委党校时期  17
    2.1.4 浙江大学  17
  2.2 校园建造过程  17-25
    2.2.1 选址  18-19
    2.2.2 购地  19
    2.2.3 扩充  19
    2.2.4 筹款  19
    2.2.5 建筑命名  19-20
    2.2.6 建设  20-23
    2.2.7 之江大学建筑设计机构  23-25
  2.3 校园规划  25-30
    2.3.1 校园规划模式  25-29
    2.3.2 之江大学校园规划过程  29-30
  2.4 历史建筑的规模与地位  30-40
    2.4.1 美国基督教长老会  30-35
    2.4.2 之江大学的规模、地位  35-40
3 之江大学旧址建筑年谱  40-151
  3.1 创兴期1906-1910  40-81
    3.1.1 东斋  41-49
    3.1.2 西斋  49-57
    3.1.3 下红房  57-62
    3.1.4 上红房  62-66
    3.1.5 灰房  66-71
    3.1.6 慎思堂  71-81
  3.2 扩充期1911-1928  81-105
    3.2.1 天文台  82-85
    3.2.2 都克堂  85-92
    3.2.3 白房  92-96
    3.2.4 绿房  96-100
    3.2.5 佩韦斋  100-105
  3.3 中兴期1929-1936  105-139
    3.3.1 附属小学宿舍  106-109
    3.3.2 图书馆  109-117
    3.3.3 科学馆  117-125
    3.3.4 体育办公室  125-128
    3.3.5 材料试验所  128-134
    3.3.6 经济学馆  134-139
  3.4 辗转期1937-1945  139-140
  3.5 复兴期1946-1952  140-151
    3.5.1 工程馆  141-151
4 中国建筑近代化与之江大学建筑史  151-177
  4.1 建筑风格  151-156
    4.1.1 移植期——美国本土风格的移植  151-153
    4.1.2 磨合期——美国风格和中国元素  153-155
    4.1.3 复兴期——校舍建筑细部的呼应  155
    4.1.4 新生期——色彩统一和当代风格  155-156
  4.2 建筑技术  156-159
    4.2.1 西方建筑技术在近代中国  157
    4.2.2 之江大学校园建筑兴建的实际过程  157
    4.2.3 建筑材料和结构  157-159
  4.3 相关应用技术  159-167
    4.3.1 建筑材料的生产  159-164
    4.3.2 建筑施工技术  164-167
  4.4 建筑人物  167-177
    4.4.1 建筑业主  168-170
    4.4.2 建筑师、结构工程师  170-173
    4.4.3 建筑施工人员(企业)  173-174
    4.4.4 捐建人  174-177
5 价值评估  177-179
参考文献  179-182
后记  182

相似论文

  1. 高骈年谱,K242
  2. 李瑞清年谱,K251
  3. 论梁启超与清华国学院,K263
  4. 折衷与现实相互交融的探索和实践,J525
  5. 柳贯年谱,I206.2
  6. 上海早期教会学校体育的历史考察,G807.0
  7. 晚清中国人游记中的西方建筑描述研究,TU-09
  8. 恽敬年谱简编,I206.2
  9. 边贡年谱,I206.2
  10. 桂馥年谱,I206.2
  11. 1927-1936年上海外汇市场发展及其汇率变化与中国经济“黄金十年”关系研究,F129
  12. 査慎行年谱,I206.2
  13. 王重民年谱,K825.42
  14. 邵雍与近代中国黄毒史研究述论(1985-2008),K25
  15. 莫理循的中国观,K251
  16. 近代广东地方赈灾活动研究,K29
  17.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航空教育的发展,G649.29
  18. 中国近代普通学校体育研究(1878-1922),G807.0
  19. 近代中国传统女性崇拜研究,C913.68
  20. 清末民国时期国人眼中的西南边疆,K258
  21. 胡宿及其诗歌研究,I207.2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建筑史 > 中国建筑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