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昆仑及其邻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探讨

作 者: 褚少雄
导 师: 张寿庭;何世平
学 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专 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关键词: 西昆仑 成矿地质背景 成矿系列 成矿规律 勘查远景区
分类号: P6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63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的西昆仑及其邻区,横跨塔里木、华南板块两大构造单元,地层齐全,岩浆岩发育,地质构造复杂。从成矿域的角度看,研究区位于古亚洲成矿域、秦祁昆成矿域及特提斯成矿域的结合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根据研究区构造、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本区构造单元划分。研究区三级构造单元有:西昆北构造带、西昆中构造带、西昆南构造带、巴颜喀拉构造带和北羌塘-甜水海地块。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从研究区已知的125个矿床(点)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矿床(点)36个,较系统的探讨了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应用矿床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采用含矿建造与构造环境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区域成矿规律进行初步探讨。按照这些矿床、点的成矿特征,采用矿床组合、矿床类型、代表性矿床的成因分类系统对矿床进行分类。矿床组合是指相同构造环境下形成的一套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它是划分和研究矿床成矿系列的基础。本文,将研究区的金属矿床归纳为三个矿床组合即:1.与伸展裂解有关的喷气-沉积矿床组合2.与陆-陆碰撞或陆内俯冲成矿作用有关的造山矿床组合3.与稳定或固化阶段成矿作用有关的外生矿床组合,它们是三种不同构造环境下的产物。论文对西昆仑地区典型矿床进行了区域成矿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将研究区矿床划分为6个成矿系列,20个矿床式。成矿时空分布特征显示该地区成矿作用具有时空不均一的特点。时间上区域成矿作用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加里东构造-成矿旋回、华力西构造-成矿旋回、燕山-喜山构造-成矿旋回;空间上成型矿床集中于西昆北、巴颜喀拉、北羌塘-甜水海三个构造单元。最后,结合本区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区域成矿特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找矿远景区12处,为研究区今后的深化找矿实践提供了方向。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1 引言  11-17
  1.1 项目依托与论文选题  11
    1.1.1 项目依托  11
    1.1.2 论文选题  11
  1.2 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11-12
    1.2.1 研究区范围  11
    1.2.2 自然地理、交通经济概况  11-12
  1.3 工作程度及存在问题  12-16
    1.3.1 工作程度  12-14
    1.3.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16
  1.4 实物工作量  16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  16-17
2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17-59
  2.1 火山沉积建造及其成矿性  17-30
    2.1.1 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17-20
    2.1.2 早古生代火山-沉积建造  20-23
    2.1.3 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建造  23-27
    2.1.4 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建造  27-30
  2.2 岩浆侵入作用与成矿  30-36
    2.2.1 花岗岩的时空分布  30-36
  2.3 区域构造  36-44
    2.3.1 断裂  36-41
    2.3.2 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及构造单元划分  41-44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44-46
    2.4.1 区域重力场特征  44-45
    2.4.2 区域磁场特征  45-46
  2.5 区域地球化学与成矿  46-59
    2.5.1 各元素在不同地层层位中的分布  47-49
    2.5.2 西昆仑地区各元素丰度值与邻区对比  49-51
    2.5.3 各元素在主要地层中的变化  51-53
    2.5.4 西昆仑火山岩成矿元素地球化学  53-54
    2.5.5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前景分析  54-57
    2.5.6 西昆仑地区主要成矿元素富集区空间分布特征  57-59
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59-92
  3.1 切列克契铁(铜)矿床  59-64
    3.1.1 矿床所在区带地质特征  59-61
    3.1.2 矿床地质特征  61-63
    3.1.3 矿床热液蚀变特征  63
    3.1.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63-64
  3.2 萨洛依铜矿床  64-72
    3.2.1 矿床所在区带地质特征  64-67
    3.2.2 矿床地质特征  67-69
    3.2.3 围岩蚀变特征  69-70
    3.2.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70-72
  3.3 卡兰古托克拉铅锌矿  72-78
    3.3.1 矿床所在区带地质特征  72-74
    3.3.2 矿床地质特征  74-76
    3.3.3 围岩蚀变特征  76-77
    3.3.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77-78
  3.4 拉伊布拉克铜矿  78-84
    3.4.1 矿床所在区带地质特征  78-80
    3.4.2 矿床地质特征  80-82
    3.4.3 围岩蚀变特征  82
    3.4.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82-84
  3.5 黄羊岭锑矿  84-87
    3.5.1 矿区地质特征  84-85
    3.5.2 矿床地质特征  85-86
    3.5.3 围岩蚀变特征  86
    3.5.4 矿床成因分析及成矿模式探讨  86-87
  3.6 长山沟汞矿  87-92
    3.6.1 矿床所在区带地球化学特征  87-89
    3.6.2 矿区地质特征  89-90
    3.6.3 矿床地质特征  90
    3.6.4 围岩蚀变特征  90
    3.6.5 矿床成因探讨  90-92
4 区域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92-117
  4.1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92-95
    4.1.1 元古代成矿作用阶段  92
    4.1.2 早古生代成矿作用阶段  92-93
    4.1.3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成矿作用阶段  93-94
    4.1.4 中-新生代成矿作用阶段  94-95
  4.2 区域成矿特征  95-109
    4.2.1 区域矿产资源概述  95
    4.2.2 矿床类型  95-96
    4.2.3 矿床组合  96-101
    4.2.4 矿床成矿系列  101-108
    4.2.5 成矿系列的时、空演化  108-109
  4.3 研究区金属矿产资源成矿潜力分析与找矿方向  109-117
    4.3.1 研究区金属矿产资源成矿潜力分析  109-114
    4.3.2 研究区找矿远景区  114-117
5 结论  117-118
致谢  118-119
主要参考文献  119-123
作者简介  123

相似论文

  1. 云南省勐腊县南坡铜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P618.41
  2. 塔西南新生代磨拉石建造及其意义,P585
  3. 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隆升及与邻区对比,P542.1
  4. 云南澜沧上允铜多金属勘查区综合信息成矿定位预测,P618.41
  5. 云南大红山铜矿成矿系列与成矿预测,P618.41
  6. 西昆仑山两个样点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Q93
  7. 西昆仑山前冲断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2010玉树地震变形作用研究,P542
  8. 西昆仑阿克塔什、萨落依VMS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P613
  9. 西昆仑康西瓦构造带印支期变质事件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P597.3
  10. 新疆西昆仑切列克其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P618.31
  11. 西昆仑山前构造地貌特征及隆升作用研究,P931.2
  12. 甘肃西成地区金、铅锌矿床成矿系列与时空分布规律,P612
  13. 中国浙江东部火山岩区成矿作用热流场的计算机仿真,P617.9
  14. 黑龙江省伊春—延寿成矿带成矿系统分析与成矿预测,P617
  15. 新疆西昆仑卡兰古、塔木铅锌矿地质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研究,P618.4
  16. 西昆仑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及地质意义,P588.3
  17. 云南麻栗坡祖母绿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模式研究,P619.281
  18. 西昆仑造山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P612
  19. 新疆西昆仑造山带内生金属成矿作用及成矿预测研究,P618.51
  20. 云南老君山成矿区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研究,P61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