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面对“失去天空和受难的人民”

作 者: 奚晓红
导 师: 范家进
学 校: 浙江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萧红 苦难 底层 救赎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萧红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个性和写作风格的作家,她用自己短暂、坎坷、痛苦的31年人生换来了近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并用自己“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给20世纪30年代刀戈铁马的文坛增添了些许的新鲜和别样的明丽。在那个苦难的年代里,每个作家都有权利和责任表达个人或民族的苦难,然而对于苦难的表达和诠释,萧红是同时代作家中最为深刻者之一。面对永恒的、无边的日常苦难,萧红并没有逃避或退却,她选择了勇敢地去面对,于是她在作品中开始了漫长的苦难探索之旅。作为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长期在外流浪的女性作家,萧红以女性特有的敏感,以觉醒了的知识女性的眼光,结合自己的苦难人生经历,去审视30年代中国北方大地上的底层人民,特别是老、弱、妇、幼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困境,展示他们在现实苦难中的非人处境,并把自己对苦难的独特理解和体悟诠释到她作品中的每一个人身上。萧红是坚强勇敢的,她敢于接过她的文学导师鲁迅“改造国民精神”的大旗,不但没有在左翼革命文学潮流中随波逐流,而且还独辟蹊径坚持自己“对着人类的愚昧”的写作原则,始终把目光对着社会底层普通民众的平凡生活,与她作品中的人物一起体味苦难,探寻苦难的出路。本论文紧密结合萧红创作的中国现代社会这一历史土壤和文化语境、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文学道路、创作心态,对萧红的创作进行整体把握,以苦难意识为切入点重新解读文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现萧红独特而深刻的苦难意识,及其在苦难出路问题上所做的努力。引言:简要回顾70多年来历史批判视野中萧红研究的成就和不足,提出本论文以苦难意识为研究视角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章:时代坐标中的萧红写作。从20世纪30、40年代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去凝视萧红的苦难写作,廓清萧红与左翼联盟、萧红与鲁迅的复杂关系,从而呈现出时代坐标中独特的萧红苦难写作。第二章:蚁子般的存在。从萧红作品中个体的生命体验出发,分别从底层老人、底层男性、底层女性、底层儿童四个角度来透视萧红给我们营筑的苦难的底层世界,探求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生命本相和生存状态。第三章:苦难救赎之路的探寻。面对永恒的苦难,萧红是一直都在思考,她在她的小说世界里跋山涉水,东奔西突,试图探寻一条能帮助民众走出苦难生活,以求精神救赎的道路。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引言  8-10
第一章:时代坐标中的萧红写作  10-20
  一、左翼联盟的自我放逐者  11-16
  二、鲁迅精神的自觉承继者  16-20
第二章:蚁子般的存在  20-50
  一、底层老人  21-26
    1、孤寡老人的寂寞、无望  21-23
    2、老来失子的孤苦、忧伤  23-24
    3、苦难折磨下的人性扭曲  24-26
  二、底层男性  26-30
    1、灵魂麻木的愚民  27-28
    2、苦难世界的挣扎者  28-30
  三、底层女性  30-41
    1、失落的情爱  31-34
    2、自然的刑罚  34-36
    3、苦难的母亲  36-39
    4、战争的迫害  39-41
  四、底层儿童  41-49
    1、年幼失伴的心灵荒漠  42-44
    2、少失怙恃的飘零无助  44-45
    3、成人社会摧残下的灵肉之痛  45-49
  五、"比别人更逼近哲学"的作家  49-50
第三章、苦难救赎之路的探寻  50-64
  一、反思、醒悟之路  51-55
    1、反思女性苦难命运  52-54
    2、窥破命运苦难本质  54-55
  二、觉醒、反抗之路  55-60
    1、小城女子的爱情觉醒  56-57
    2、"生死场"上的绝望反抗  57-60
  三、直面苦难的姿态  60-64
    1、生的坚强和死的抗争  60-63
    2、永远的憧憬和追求——人性的温暖  63-64
结语  64-66
注释  66-71
参考文献  71-74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74-75
致谢  75-76

相似论文

  1.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伦理研究,B82-05
  2. 微孔管道增氧对渔业水质的影响,S959
  3. 用生命擦拭生命,I207.42
  4. 矗立的“象”—萧红、张爱玲小说意象比较研究,I207.42
  5. 史蒂芬·金《肖申克救赎》中的新哥特因素,I712.074
  6. 填充墙影响下底层薄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TU352.11
  7. 毛姆原型投射下《月亮与六便士》的心理学分析,I561.074
  8. 金基德电影暴力美学研究,J905
  9. 无线传感器网络点对点通信系统设计,TN929.5
  10. 对弱势群体生存况味的人性化书写,I207.42
  11. 论新世纪小说中对农民工生存困境的抒写,I207.42
  12. 走向生命的圆融,I206.6
  13. 中西文学中人性回归主题比较研究,I106
  14. 权力与自由的冲突,I712
  15. 曹禺与奥尼尔戏剧“家”的主题研究,I106.3
  16. 参照AUTOSAR标准的存储器驱动模块的研究与实现,TP333
  17. 底层框架砌体结构地震破坏过程仿真及分析,TU352.11
  18. 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I207.42
  19. 论萧红独特的文学品质,I207.42
  20. 反讽——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的修辞策略,I207.42
  21. 老舍小说的底层叙事研究,I207.4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