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安太堡露天煤矿区生态风险评价

作 者: 田大平
导 师: 张世雄
学 校: 武汉理工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露天矿 安太堡
分类号: X826.0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51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生态环境的监测数据,对选取的生态风险因子进行分析,研究了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安太堡露天煤矿区域的生态风险。首先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安太堡露天采矿区的生态风险源: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以及矿山区域生态风险;依据风险源的情况,选取土壤、动植物、水循环系统以及附近居民和工作人员为风险的受体,分析他们暴露在风险因子下的情况;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危险度定量评价方法,生态指数、生态脆弱度指数和生态损失度指数分别对露天矿区的三种风险源进行评估;对生态风险评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表明:安太堡露天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生态风险,程度总体属于轻微;重金属污染风险的分布无明显规律,Pb、As、Hg是矿区土壤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因子;在0-50cm的深度范围内,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值曾现出随着土层的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2005年露天矿所处的朔州市在PM10与SO2暴露下而造成的总超死亡人数为571~2180人;人群由于大气质量的恶化而导致和加重疾病的剂量——反应关系是十分明显的,PM10对于污染造成的总超死亡数的贡献率占有明显的优势,即它的剂量——反应关系更加明显;内排土场和采掘场两斑块的脆弱度指数值均很高,矿区生态系统的生态脆弱度较大;内排土场的风险值要高于采掘场。总的而言,安太堡露天矿区的生态风险较大,用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证实了人们对于露天采矿区所处生态属于高脆弱性生态的结论。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绪论  10-14
  1.1 煤炭开发与环境概况  10
  1.2 选题意义  10-11
  1.3 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式  11
  1.4 煤炭开发带来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11-14
第2章 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14-30
  2.1 生态风险及生态风险评价  14-22
    2.1.1 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14
    2.1.2 生态风险的概念、成因及特点  14-18
    2.1.3 环境风险评价  18
    2.1.4 生态风险评价  18-22
  2.2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22-25
    2.2.1 国外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22-23
    2.2.2 国内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23
    2.2.3 国外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实例  23-24
    2.2.4 国内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实例  24-25
  2.3 矿山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25-27
  2.4 矿山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27-30
    2.4.1 评价范围的确定  27
    2.4.2 风险源分析  27-28
    2.4.3 风险受体分析  28
    2.4.4 暴露分析  28-29
    2.4.5 危害评价  29-30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技术路线  30-35
  3.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30-31
  3.2 自然概况  31-33
    3.2.1 地形地貌  31
    3.2.2 土壤  31
    3.2.3 水文  31
    3.2.4 气候  31-32
    3.2.5 植被  32
    3.2.6 土地利用现状  32-33
  3.3 社会经济状况  33-34
  3.4 技术路线  34-35
第4章 安太堡露天煤矿区生态风险分析  35-39
  4.1 矿区生态风险源分析  35-37
    4.1.1 重金属污染风险  35
    4.1.2 大气污染风险  35-36
    4.1.3 矿山区域生态风险  36-37
  4.2 矿区生态风险受体分析  37
  4.3 矿区生态风险暴露分析  37-39
    4.3.1 重金属污染暴露分析  37-38
    4.3.2 大气污染暴露分析  38
    4.3.3 矿山区域风险暴露分析  38-39
第5章 安太堡露天煤矿区生态风险评价  39-66
  5.1 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39-54
    5.1.1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39-40
    5.1.2 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  40-43
    5.1.3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43-53
    5.1.4 重金属污染的评价  53-54
  5.2 大气生态风险评价  54-59
    5.2.1 矿区大气污染现状分析  54-55
    5.2.2 矿区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  55-56
    5.2.3 矿区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估计方法  56-57
    5.2.4 矿区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结果  57-59
  5.3 矿山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59-65
    5.3.1 矿区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方法  59-63
    5.3.2 矿区生态风险评价  63-64
    5.3.3 矿区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64-65
  5.4 矿山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不确定性的来源  65-66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6-68
  6.1 结论  66-67
  6.2 展望  67-68
参考文献  68-71
致谢  71-72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72

相似论文

  1. 露天矿生产事故人因风险管理措施研究,TD771
  2. 汾河水库周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空间分布风险评价,S158
  3. 太湖水体及表层沉积物中SVOCs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X832
  4. 露天矿井工开采下边坡加固设计研究,TD824.7
  5. 长江口取代芳烃类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X820.4
  6. 生态服务功能、生态安全和风险评价,X826
  7. 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区复垦人工植被的数量生态研究,TD88
  8. 露天矿短期采剥计划CAD及其优化研究,TD216
  9. 贵溪地区污灌水稻土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与环境评价,X142
  10. 露天矿边坡动力稳定性研究,TD824
  11. 露天矿台阶爆破三维数字化设计系统研究,TD235.3
  12. 伊敏露天煤矿排土场聚乳酸纤维护坡技术研究,TD824.8
  13. 投影寻踪方法在生态系统评价中的应用研究,X826
  14. 上海市室内灰尘中PAHs污染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X13;X820.4
  15. 城市降雨径流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价,X826
  16. 东、黄海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价,X820.4
  17. 镉的污染及分子筛对镉的吸附性能研究,X50
  18. 露天矿设计CAD系统的开发,TP391.72
  19.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露天矿监测的应用研究,TP274
  20. 大型露天矿卡车实时调度系统的遗传算法研究,TP18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 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