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藏拉萨—泽当地区1:20万铅锌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处理研究

作 者: 侯春秋
导 师: 巫晓兵;李泽琴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地球化学
关键词: 拉萨—泽当 铅锌化探异常 变异函数 矿化能量场 趋势面 分形理论
分类号: P6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如何合理的确定和圈定地球化学异常一直是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的核心问题,从大量地球化学原始数据中发现与矿化有关的地球化学信息是化探数据处理和研究的目的。然而,成矿元素在低背景值地区能够形成大矿,而在高背景值地区却不一定成矿;也就是说,低背景值地区也存在异常。如何合理的圈闭出低背景值地区的地球化学异常也已经成为了勘查地球化学的核心问题。本文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分形理论趋势面法和地球化学矿化能量场法来圈闭拉萨—泽当地区的铅锌地球化学异常。通过对比发现,地球化学矿化能量场法在该地区较适合。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①地球化学矿化能量场以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不仅考虑了地球化学数据的随机性,还考虑了其相关性;②借助于变异函数研究了化探数据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展布特征,还确定了异常的影响范围;③该方法特别在低背景值地区或隐伏矿地区,能最大限度地处理和反映矿致异常信息。④在异常分级时将异常图和背景图结合起来,不仅没有漏掉高背景值地区的异常而且把低背景值地区的异常也有效的反应出来。通过对该区铅锌矿化能量的变异函数曲线拟合,得出的结论有:①铅锌各个方向的半变异函数曲线都存在基台值,反映了拉萨—泽当地区铅锌的“块金效应”较广泛地存在;②铅锌的半变异函数在不同方向的基台值都不相同,表明铅锌矿化在空间上呈“带状异向性结构”;③铅锌半变异函数的基台值较小,反映了铅锌的“块金效应”的随机现象较弱,铅锌矿化的空间结构很强;④通过对不同方向的变异函数结构套合,表明了该地区铅和锌的异常展布方向基本一致,为NE-SW向展布。铅总体结构套合的变程为11.85Km,锌总体结构套合的变程为13.49Km。这表明铅和锌的异常影响范围基本一致且矿化作用的规模较大。同时也符合铅锌相伴生的实际情况。从地质方面看,该区的矿化与热液蚀变岩、次级断裂构造及喜山—燕山期的岩浆岩有关,这与运用地球化学矿化能量场法所圈闭的矿化范围相一致。在此基础上对异常进行成矿远景预测。得出如下结论:①圈闭出铅的Ⅰ级远景区6个、Ⅱ级远景区9个、Ⅲ级远景区10个;锌的Ⅰ级远景区5个、Ⅱ级远景区8个、Ⅲ级远景区9个。②铅锌异常基本都分布在叶巴组、林布宗组、塔克那组和楚木龙组中,这些地层都是铅锌矿良好的赋矿地层。另外,该地区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燕山期和喜山期。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1章 引言  10-13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0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0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0-12
  1.4 完成工作量  12
  1.5 取得成果及进展  12-13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13-24
  2.1 研究区自然交通地理概况  13-14
  2.2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14-15
  2.3 区域地质演化史  15-16
  2.4 研究区地层特征  16-19
  2.5 研究区岩浆岩特征  19
  2.6 研究区构造特征  19-21
  2.7 研究区矿产资源概况  21-22
  2.8 研究区铅锌成矿规律  22-24
第3章 拉萨—泽当地区铅锌地球化学数据预处理  24-26
  3.1 拉萨—泽当地区铅锌数字地质图编制  24
  3.2 拉萨—泽当地区铅锌的地球化学数据库  24-26
    3.2.1 数据来源  24
    3.2.2 数据预处理  24
    3.2.3 单元素地球化学图的编制  24-26
第4章 研究区地球化学异常研究和常用方法  26-46
  4.1 常规数据处理方法  26-30
    4.1.1 常规处理方法原理  26-28
    4.1.2 数据处理及效果  28-30
  4.2 趋势面法  30-38
    4.2.1 用趋势面法处理化探数据的方法原理  30-31
    4.2.2 趋势面拟合算法  31-33
    4.2.3 趋势面法圈定化探异常  33-38
  4.3 分形方法  38-46
    4.3.1 地球化学中的分形  39
    4.3.2 分形法确定异常下限的几种方法  39-41
    4.3.3 分形法确定异常下限  41-45
    4.3.4 结果分析  45-46
第5章 研究区地球化学矿化能量场理论和方法研究  46-68
  5.1 理论简介  46-50
    5.1.1 成矿能量理论  46-47
    5.1.2 地球化学矿化能量场理论  47-50
  5.2 用“地球化学矿化能量场”理论提取化探异常信息的方法步骤  50-61
    5.2.1 求取成矿元素的矿化能量值  50-51
    5.2.2 用泛克立格法求取矿化能量的克立格估计值  51-53
    5.2.3 利用半变异函数研究区域铅锌成矿能量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展布特征  53-61
  5.3 研究区铅锌地球化学矿化能量场异常分布  61-64
  5.4 结果对比分析及验证  64-68
第6章 区域铅锌成矿远景预测  68-73
  6.1 异常分级  68-72
  6.2 铅锌成矿远景预测  72-73
结论  73-74
致谢  74-75
参考文献  75-78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8

相似论文

  1. 基于人工生命的骆驼刺根系的模型构建与研究,TP311.52
  2. 针刺土工织物垂直渗透率理论研究,TS176.5
  3. 基于Kriging模型的开关磁阻电机优化设计,TM352
  4. 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U414
  5. 基于FPGA的电力系统谐波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TM935
  6. SAMPAVE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沥青用量预估模型研究,U414
  7. 多波束系统测深异常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P229
  8. 蛋白质的分形特征研究,Q51
  9.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近海水环境容量研究,X26
  10. 白登磷矿台阶爆破参数的合理选择及爆破块度分布规律研究,TD235.3
  11. 基于分形的心电信号压缩技术的研究,TN911.7
  12. FDI在华区位选择与区位演变趋势分析,F832.6
  13. 基于分形理论的服饰图案设计的研究与应用,TS941.2
  14. 基于分形理论的钛铁尾矿絮凝沉降试验研究,TD926.4
  15. 基于分形理论的车间布局研究,TH181
  16. 基于混沌加密的视频编码算法研究,TP391.41
  17. 基于R/S分析的数据流缓冲队列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实现,TP301.6
  18. 沪深300指数的分形分析及在股票价格预测中的应用,F832.51
  19. 天山中段南北坡冰川变化研究,P343.6
  20. 基于结构套合分析的遥感影像尺度效应研究,P237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 地球化学勘探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