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地热资源潜力研究

作 者: 赵国瑞
导 师: 施尚明
学 校: 东北石油大学
专 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关键词: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 地温场 地热水 地热资源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盆地热源来源和传递机理入手,详细分析了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地热场形成机理和主控因素,研究了本区不同层位、不同深度地热场分布规律,确定了异常地温场分布区域。根据辽河盆地的构造发育史,分析了热储沉积体系演化过程,研究了热储沉积模式,确定了主要热储沉积特征和砂体发育状况,分析了本区热储层物性分布规律;建立了热储系统划分原则,并对本区热储系统进行了详细划分。从盆地构造环境入手,详细分析了辽河盆地地热水来源和补给情况;详细分析了本区各个热储层水化学场特征及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地热水水质,应用国家相关标准,评价热水的质量,确定热水开发利用措施和利用方向。研究了本区地热资源的类型,讨论了纯地热水的潜力、水质情况、可以利用的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讨论了油田产出水型地热资源的潜力和利用的意义;研究了不同类型地热资源的开采方式,分析了油区地热资源的利用方向、利用途径。从理念、体制、政策等多方面探讨了辽河油田地热地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明确了今后的发展的思路和发展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前言  9-10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0-16
  1.1 自然地理概况  10
  1.2 构造背景  10-11
  1.3 地层特征  11-14
    1.3.1 太古宇(Ar)  11
    1.3.2 中上元古界(Pt)  11-12
    1.3.3 中生界(Mz)  12
    1.3.4 新生界(Kz)  12-14
  1.4 辽河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14-16
    1.4.1 地壳拱升张裂阶段(古新世)  14-15
    1.4.2 裂陷阶段(始新世~渐新世)  15
    1.4.3 坳陷阶段(新第三纪~现在)  15-16
第二章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地温场特征及主控因素  16-29
  2.1 沉积盆地热源及主控因素分析  16-20
    2.1.1 盆地热源成因分析  16
    2.1.2 沉积盆地热源的传递方式  16-18
    2.1.3 热源的主要控制因素  18-20
  2.2 辽河盆地地壳结构  20-21
  2.3 西部凹陷的断裂构造特征  21
  2.4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的火山活动和火山岩分布  21-23
    2.4.1 西部凹陷的火山活动  21-22
    2.4.2 西部凹陷火山岩的展布特征  22-23
  2.5 西部凹陷岩性及基底起伏  23-24
  2.6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现今地温场特征  24-29
    2.6.1 评价参数  24-25
    2.6.2 不同深度地温场分布特征  25-26
    2.6.3 不同层位地温场分布特征  26-29
第三章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热储特征研究  29-39
  3.1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热储的选择  29
  3.2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热储沉积特征研究  29-31
    3.2.1 沉积演化  29
    3.2.2 沉积体系及相带展布  29-31
  3.3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储层的物性特征  31-36
    3.3.1 储层的物质特征  31-34
    3.3.2 纵向规律研究  34
    3.3.3 平面规律研究  34-36
    3.3.4 综合认识  36
  3.4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热储物性特征及识别  36-37
  3.5 热储系统划分  37-39
    3.5.1 划分原则  37-38
    3.5.2 热储系统划分  38-39
第四章 地热水水文地质特征  39-45
  4.1 地热水供给体系分析  39-40
    4.1.1 供给水源  39-40
    4.1.2 地下热水运移通道  40
  4.2 地下热水化学场特征  40-45
    4.2.1 垂向水化学场  40-41
    4.2.2 平面水化学场  41-45
第五章 地热水水质特征  45-51
  5.1 热储水质特征  45-46
    5.1.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45
    5.1.2 地下水化学组份  45-46
  5.2 地热水质量评价  46-51
    5.2.1 作为医疗热矿泉水的水质评价  46
    5.2.2 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水质评价  46-48
    5.2.3 农业灌溉水质评价  48
    5.2.4 渔业水质评价  48-51
第六章 油区地热资源评价及地热资源利用  51-57
  6.1 地层热水型地热资源利用  51
    6.1.1 评价参数  51
    6.1.2 评价标准及思路  51
    6.1.3 评价结果  51
  6.2 地层热水型地热资源利用  51-54
    6.2.1 地热资源潜力  51-52
    6.2.2 开采方式  52
    6.2.3 民用途径  52-53
    6.2.4 油田利用  53-54
  6.3 油田产出水地热资源利用  54-55
    6.3.1 地热资源潜力  54
    6.3.2 开采方式  54
    6.3.3 直接利用  54
    6.3.4 间接利用  54-55
  6.4 地热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55
  6.5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地热资源开发意义  55-57
结论  57-58
参考文献  58-60
发表文章目录  60-61
致谢  61-74

相似论文

  1. 曲靖三宝地热水形成机制分析与开发利用潜力评价,P314
  2. 辽河盆地地热资源定量评价,P314
  3.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热水形成机理及地温场特征分析,U452.11
  4. 地下水源热泵工程对浅部地温场的影响研究,P641
  5. 衡水市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P314
  6. 西藏羊八井地区遥感数据地温反演与地热异常探,P314
  7. Q235和管道钢在天津地热水中的腐蚀性能研究,TG174.3
  8. 紫铜基片上液相沉积二氧化硅薄膜地热水防垢防腐特性,TK521
  9. 低温地热水用于供暖方案研究,TU832
  10. 南阳盆地地热田类型划分及地热地质特征,P314
  11. 开封市超深层地热水人工回灌补源研究,P641.25
  12. 沈阳苏东地区地热地质特征研究,P314
  13. 关中盆地地热水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研究,P314
  14. 云南省龙陵县邦腊掌温泉水文地球化学与间歇喷泉研究,P314.1
  15. 蒙特卡罗法在中国典型地热资源评价中的应用,P314
  16. 周口坳陷古生界热演化史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P618.13
  17. 塘沽区地热试验研究中心基于IC卡热水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设计与实现,TP273.5
  18. 基于GIS、RS的地热水资源开发引起的地表温度效应分析及环境综合评价,P208;P237
  19. 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安全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TN929.5
  20. 利用水源热泵的低温地热水供暖节能及舒适性研究,TU83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