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古代霞帔制度初探

作 者: 于长英
导 师: 陆锡兴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披帛 帔帛 霞帔 霞帔墜子 紋樣
分类号: K892.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9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器物訓詁學是在傳統訓詁學的基礎上,結合考古學、歷史學知識,建立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它主要針對器物出現的背景、淵源,進行文字、歷史的探索,以考察其出現的歷史發展過程,從而進行定名。本文論述的霞帔作為中國古代命婦的佩飾,有久遠的歷史,但年代間隔,人們對它的認識日漸模糊,為加強瞭解,本文利用文獻知識對其進行發掘,探尋源頭,延流形制,對霞帔出現的歷史淵源、歷史背景、影響因素以及在歷代中的發展演變進行了梳理。作為本文研究的重點,宋代以後,霞帔作為禮服的一種佩飾確定下來,它自身的顏色、質地、花紋有著嚴格的等級規定,但該時期的霞帔使用呈混亂狀態。明代作為霞帔使用的高峰時期,文獻記載與實際使用有著很大差異,通過明代霞帔及其相關内容的研究,可以證實人物的身份、地位,驗證文獻的屬實性。在具體考察過程中,論文主要從縱、橫兩方面進行論述,縱者,梳理霞帔出現的歷史,橫者,挖掘各代霞帔在顏色、花紋上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全面認識霞帔制度在中國禮儀史中的地位,以清楚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對中國古代儀禮、服飾制度都有進一步瞭解,增加對古代服飾研究的認識。並且以此種方法進行的證明研究,論證出土器物與傳統訓詁中對事物名稱的差異,作為器物研究的一個出發點,可進一步豐富器物訓詁學的研究方法,充實傳統訓詁學的内容,使器物訓詁學成為傳統訓詁學的新發展。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第一章 緒論  7-11
  1.1 對于"帔"、"霞帔"的文字解釋  7-8
  1.2 披帛、帔子的區別及其后世發展  8-11
第二章 宋代以前霞帔的早期發展  11-20
  2.1 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披帛的起源  11-15
    2.1.1 中国古代服饰对霞帔起源的影响  12-13
    2.1.2 國外因素對霞帔起源的影響  13-15
  2.2 隋唐五代時期帔帛的發展  15-20
第三章 宋代以來霞帔的發展  20-49
  3.1 宋、金、元時期霞帔的使用  20-26
  3.2 明代霞帔的使用  26-42
    3.2.1 明代后妃内命婦使用霞帔的情况  27-37
    3.2.2 明代外命婦使用霞帔的情況  37-40
    3.2.3 明代霞帔在民间的使用情况  40-42
  3.3 清代霞帔的使用  42-44
  3.4 明清霞帔紋樣與文官補子紋樣之間的關係  44-49
第四章 總結  49-51
致谢  51-52
參考文獻  52-56
附錄  56-65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65

相似论文

  1. 明代至现代汉族婚礼服饰600年变迁,K892.23
  2. 中国中古时期帔帛的文化史考察,J523.5
  3. 中国美术中琐罗亚德教因素研究,J209.2
  4. 湘西土家族服饰艺术的研究,K892.23
  5. 明代至现代汉族婚礼服饰600年变迁,K892.23
  6. 满族服饰文化变迁研究,K892.23
  7. 明代祭孔服饰形制研究,K892.23
  8. 三江侗族服饰审美及时尚元素应用研究,K892.23
  9. 我国网络游戏服饰文化研究,K892.23
  10. 当代社会汉族服饰习俗变迁的研究,K892.23
  11. 魏晋南北朝妇女妆饰审美研究,K892.23
  12. 3-7世纪高昌服饰文化研究,K892.23
  13. 文化生境与花腰傣服饰的传承,K892.23
  14. 哈尼族服饰文化中的历史记忆,K892.23
  15. 以敦煌壁画为主要材料的唐代服饰史研究,K892.23
  16. 花蓝瑶赘婚初探,K892.23
  17. 蒙古帽冠之文化探析,K892.23
  18. 高句丽民族服饰的考古学观察,K892.23
  19. 云南百濮、百越、氐羌三大族群服饰的“胎记”,K892.23
  20. 文化与生活的表征·艺术与美的展示,K892.23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风俗习惯 > 中国风俗习惯 > 各种风俗专志 > 服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