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苕溪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空间分布及生物完整性研究

作 者: 李强
导 师: 杨莲芳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关键词: EPT 典范时应分析 取食功能团 B-IBI指数 健康评价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分类号: X8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21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基于浙江安吉县西苕溪流域两年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采集基础,对其中的水生EPT昆虫(蜉蝣目Ephemeroptera、襀翅目Plecoptera、毛翅目Trichoptera)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对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取食功能团与环境影响因子的联系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西苕溪流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并对西苕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1.据浙江安吉县西苕溪43个样点(参照点10个,受干扰点33个)102种EPT昆虫与9个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表明,3种环境因子海拔、总氮、电导率对EPT群落起主要作用。CCA排序图把样点分成3个差异样点组,样点组Ⅰ与海拔高度正相关,与总氮显著负相关,属于上游溪流,撕食者占所采集撕食者总数的68.5%,水质清洁。样点组Ⅱ与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属于上游河面较宽的溪流,撕食者仅次于样点组Ⅰ(18.6%),水质较好。样点组Ⅲ与总氮显著正相关,总氮、总磷平均值分别为3.53和0.16,滤食者占所采集滤食者的85.01%,水质差。CCA排序图较好的说明了EPT昆虫群落的分布和环境的关系。EPT昆虫群落结构与功能本身就很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单独用EPT种类丰富度可能会使分析结果较片面。但通过CCA分析能很好的把EPT昆虫群落结构及其相对数量与溪流的理化指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弥补生物数据单方面反映溪流水质的不足。2.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是目前溪流生态健康评价中应用最广泛的指标之一。据浙江安吉县西苕溪的64个底栖动物样点数据(13个参照点,51个受干扰点),对36个生物参数的分布范围、Pearson相关性和判别能力进行分析,确定B-IBI指数由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鞘翅目%、前三位优势分类单元%、(纹石蛾科/毛翅目)%、滤食者%和BI指数构成。用比值法统一参数量纲,采用直接累加、变异系数权重法和熵值权重法分别计算B-IBI值,比较分析了直接累加7个生物参数的分值、变异系数权重,熵值权重所得的B-IBI值的判别能力,表明3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判别参照水体和受干扰水体(IQ=3),且3者之间高度相关(r>0.89),并进行B-IBI健康标准的准确性检验,结果表明熵值权重法的准确性(92.9%)优于直接累加(85.7%)和变异系数权重法(78.5%)。建立了评价西苕溪健康的B-IBI标准:B-IBI>0.69健康,0.52~0.68亚健康,0.35~0.51一般,0.18~0.34差,B—IBI<0.17极差.B-IBI指数与栖境指数(r=0.616,p<0.01),水温(r=-0.640,p<0.01)和海拔(r=0.640,p<0.01)显著相关。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31
  1.1 河流健康  10-11
    1.1.1 河流健康的概念  10
    1.1.2 参照系统标准  10-11
    1.1.3 我国河流健康现状  11
  1.2 河流健康评价方法  11-21
    1.2.1 物理-化学评价  11-13
    1.2.2 栖息地评价  13-16
    1.2.3 水文评价  16
    1.2.4 生物评价  16-21
  1.3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评价河流健康  21-29
    1.3.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21-22
    1.3.2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性质  22-23
    1.3.3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排序  23-26
    1.3.4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空间分布  26
    1.3.5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群落分类  26-27
    1.3.6 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 B-IBI  27-29
  1.4 我国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态学研究  29-31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31-33
  2.1 西苕溪地理环境  31
  2.2 参照点确定  31-32
  2.3 样本采集  32-33
    2.3.1 底栖动物  32
    2.3.2 水体理化指标测定  32
    2.3.3 栖境指标的测定  32-33
第三章 西苕溪EPT昆虫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33-48
  3.1 引言  33
  3.2 采样点分布  33
  3.3 数据分析  33-34
  3.4 结果与分析  34-45
    3.4.1 群落组成及数量  34-38
    3.4.2 群落分类与环境因子分析  38-45
  3.5 讨论  45-48
第四章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西苕溪溪流健康  48-65
  4.1 引言  48
  4.2 采样点分布  48
  4.3 样本采集  48-49
  4.4 B-IBI指数构建  49-51
    4.4.1 B-IBI构成指数  49-51
    4.4.2 权重系数  51
  4.5 健康评价标准确定  51
  4.6 结果与分析  51-62
    4.6.1 生物参数筛选  51-57
    4.6.2 健康评价标准  57-59
    4.6.3 B-IBI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9-62
  4.7 讨论  62-64
    4.7.1 参照点的选择  62
    4.7.2 B-IBI指数的适用性及在河流管理方面的应用展望  62-63
    4.7.3 溪流健康的保护  63
    4.7.4 B-IBI指数构建的改进分析  63-64
  4.8 结论  64-65
全文总结  65-67
参考文献  67-79
附录I 蜉蝣目稚虫检索表  79-90
附录II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类单元  90-96
致谢  96

相似论文

  1.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2. 漓江流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评价,X826
  3. 广西桂林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预测模型研究,X826
  4. 苏中地区镇域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研究,X826
  5. 浙江西苕溪流域城镇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X826
  6. 海岛型旅游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X826
  7. 中国人个人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195
  8. 秦岭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健康状况及其动态分析,S718.5
  9. 基于Linux的虚拟化技术研究和应用,TP316.81
  10. 南京紫金山溪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Q958
  11. 辽宁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X826
  12. 茶园对溪流水质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X174
  13. 中国女性高龄老人健康状况研究,C913.68
  14. 黄河三角洲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影响,X171
  15.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X826
  16. 聚酰胺6(PA6)/EPT体系自显色现象及性能研究,O633.22
  17. 阊江河一至六级支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及其BI指数水质评价,Q958
  18. 发电企业运行管理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M769
  19. 太湖上游南溪水系水质生物评价研究,X824
  20. 寒温带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健康评价研究,S757.1
  21. 河北木兰围场人工林健康评价及健康经营技术研究,S757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 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