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减排潜力及预测

作 者: 刘长信
导 师: 国涓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
专 业: 数量经济学
关键词: CO2排放 因素分解 退耦 减排潜力
分类号: F424;F2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把节能减排作为能源的重要战略之一。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提出了具体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50%。这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再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及工业低碳化的要求,本文认为研究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状态,对有的放矢地制定减排政策,深度挖掘中国工业部门的减排潜力,实现发展与减排的双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修正的Laspeyres指数分解方法研究了1994-2007间中国工业及分工业部门C0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解析了差异原因。然后,基于退耦理论深入研究了工业部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状态和减排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最后,从碳排放强度的角度对各分工业部门的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和挖掘,进而利用情景分析理论对未来我国工业能源需求及C02排放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从因素分解角度来说,产出效应是近阶段我国工业部门碳排放增加的主导因素,能源强度效应是碳减排的最有力推动者,1994-2007年中二者对碳排放的影响分别达到357.20%和-248.67%;在整个样本区间中,食品工业、纺织工业、机械工业和其它工业的碳排放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而石油工业的碳排放量增加最多,达到217.75%。(2)从退耦角度来说,1994-2007、2000-2007年工业部门碳排放的退耦指数分别为0.63和0.56,说明中国工业部门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处于弱退耦状态,减排政策的执行还缺乏一定的有效性。(3)从碳排放强度的角度来说,深度挖掘石油、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及冶金工业部门的减排潜力将是工业部门减排的关键。(4)从排放预测角度来说,2008-2020年间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需求及其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会继续延续上升趋势。到2020年由三种一次能源消耗带来的排放为177-223亿吨。这也体现了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紧迫性。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7
1 绪论  7-15
  1.1 选题背景  7-8
  1.2 研究意义  8-9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9-13
    1.3.1 二氧化碳分解的研究现状  9-11
    1.3.2 二氧化碳的退耦分析的研究现状  11-12
    1.3.3 二氧化碳预测的研究现状  12-13
  1.4 研究方法、内容结构  13-14
  1.5 本文创新  14-15
2 中国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分解分析  15-29
  2.1 理论方法介绍  15-16
  2.2 分解模型的构建  16-18
  2.3 数据说明与整理  18-20
    2.3.1 工业部门产出增加值、子工业部门产出增加值所占的份额  19
    2.3.2 工业部门三种一次能源消费、三种一次能源消费份额、子工业部门的能源强度  19
    2.3.3 二氧化碳排放量  19-20
  2.4 中国工业部门二氧化碳的分解分析  20-28
    2.4.1 中国工业部门每年二氧化碳排放的效应分解分析  20-22
    2.4.2 中国工业部门分阶段二氧化碳排放的分解分析  22-26
    2.4.3 中国工业分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26-28
  2.5 本章结论  28-29
3 中国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退耦分析  29-35
  3.1 退耦理论介绍  29-30
  3.2 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的退耦模型构建  30-32
  3.3 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的退耦分析  32-34
  3.4 本章结论  34-35
4 中国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潜力与预测分析  35-48
  4.1 中国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潜力分析  35-37
    4.1.1 基于碳排放强度的工业分部门减排潜力模型  35-36
    4.1.2 工业分部门中碳排放强度变动及排放潜力分析  36-37
  4.2 中国工业部门CO_2排放的预测分析  37-43
    4.2.1 变量选取及模型建立  38-39
    4.2.2 变量的平稳性根检验  39-40
    4.2.3 煤炭需求函数  40-41
    4.2.4 石油需求函数  41-42
    4.2.5 天然气需求函数  42-43
  4.3 预测分析  43-46
  4.4 本章结论  46-48
5 全文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48-51
  5.1 主要结论  48-49
  5.2 政策建议  49-50
  5.3 一些展望  50-51
参考文献  51-56
后记  56-57

相似论文

  1. 厌氧条件下初始NO3-含量对土壤反硝化气体(N2、N2O和NO)和CO2排放的影响,X131.3
  2. 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内涵CO2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X196;F224
  3.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研究,F121.3;F206
  4. 中国出口贸易低碳化策略研究,F205;F224
  5. 新疆工业煤炭利用效率的研究,F426.21
  6. 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F205
  7. 基于前沿分析方法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F205
  8. 河北省电耗变化预测及相关对策研究,F426.61
  9. 我国能源消耗强度的实证研究,F205
  10. 基于(火用)分析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的研究,TK019
  11. 长株潭环境学习曲线与节能减排潜力初探,X24
  12. 广东省化石燃料碳排放的地域差异研究,F426.2
  13. 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小麦产量及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S153
  14. 基于LMDI方法的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研究,X511
  15. 大豆田土壤CO_2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S154
  16.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F812.42
  17.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动因研究,F719
  18. 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我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F206;X321
  19. 基于环境DEA方法的碳减排绩效评价,F205
  20. 脉冲误差对动力学退耦工作效率的影响,O41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国民经济管理 >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