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子取证若干问题研究

作 者: 宋亦青
导 师: 张方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诉讼法学
关键词: 电子证据 电子取证 立法保障 技术支持 人才支撑
分类号: D91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545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信息空间,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着人类传统的意识、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伴随着商务、政务、教育医疗等各行业的电子化、网络化,违法犯罪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破坏计算机系统、网络诈骗以及一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高科技犯罪日益增多,逐渐地一种新型的证据——电子证据登上了司法舞台。对于这种由信息技术衍生的新型证据,引起越来越多司法及技术界的关注,也成为近年来证据法学界的主要争议对象。无休止的争论势必会影响此类证据在实践中的应用,因此相关的立法迫在眉睫。本文对电子证据各种相关术语进行研究并结合信息技术的特征,对电子证据的特性进行总结,尤其是法学界关注较少、但却奠定了电子证据使用规则的科学技术基础的物理特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在电子证据界定的基础上,将电子证据与书证、视听资料等传统证据进行比较,提出了赋予电子证据独立的法律地位,及以电子证据取代视听资料等对证据划分体系的修改建议,进而提出重新规范传统的诉讼证据划分的观点,明确了电子证据使用的法律基础。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定罪量刑的基础。根据刑事立法保障人权之宗旨、依据证据裁判之原则,针对高科技犯罪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侦查机关应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传统取证技术面对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之尴尬境地,在总结传统取证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高科技犯罪的手段、方法,将最新科技成果的具体技术结合虚拟世界的特点,形成相应的电子取证规范,以从容应对新型犯罪的挑战。就电子取证而言,虽然目前《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规则》、《计算机犯罪现场勘验与电子证据检查规则》等规定约束着电子取证的证据收集、封存、鉴定等环节,但仅仅侧重于宽泛地指导某些步骤的具体操作,既不够全面、细致也缺乏系统、规范的取证原则,社会上亦无这一方面的行业标准,加之以往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社会各界对于电子证据理解不一,造成司法实践中的许多操作很不规范和成熟,无论是技术研究还是取证实践均还处于摸索阶段,愈加显现出技术与法律脱节的严重局面,导致电子证据的可采性在诉讼中经常处于争议之窘境。本文通过对电子证据的研究、侦查理论的学习,同时结合在公安工作中的经验,概括总结出规范电子取证工作的依法取证、无损取证、全面取证和及时取证原则,对现行的电子取证工作提供符合法律要求的指导思想,继之详细地阐述了高科技犯罪案件侦查阶段电子取证的各个环节的作用、目的、要求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确保通过电子取证获取的证据的可采性,以期对今后规范高科技犯罪案件的侦查和电子取证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使之具有科学性、法律性。本文最后从立法、技术、人才等角度阐述了三者对电子取证顺利进行所起到的保障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8
引言  8-10
第一章 电子证据概述  10-27
  第一节 电子证据的界定  10-15
    一、电子证据及相关术语的定义  10-13
    二、电子证据与相关术语的关系  13-14
    三、用“电子证据”、广义定义法界定新型证据更为恰当  14-15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特点  15-18
    一、物理特性  15-16
    二、技术特征  16-18
  第三节 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  18-23
    一、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的比较  18-22
    二、确立电子证据独立的法律地位,重新规范诉讼证据划分体系---  22-23
  第四节 电子证据的可采标准  23-27
    一、电子证据的关联性  23-24
    二、电子证据的合法性  24-25
    三、电子证据的客观性  25-27
第二章 电子取证规则  27-42
  第一节 国内外的电子取证规则评介  27-29
    一、国外的电子取证规则  27-28
    二、国内现行的电子取证规则  28-29
  第二节 电子取证原则  29-34
    一、依法取证原则  30-33
    二、无损取证原则  33-34
    三、全面取证原则  34
    四、及时取证原则  34
  第三节 电子取证过程  34-42
    一、国外的电子取证过程模型  34-35
    二、电子取证的实施  35-42
第三章 电子取证顺利进行的保障  42-50
  第一节 电子取证的立法保障  42-44
    一、界定方面,必须尽快规范法律术语、明确法律定义  42-43
    二、定位方面,应该赋予其独立的法律地位,重新调整证据类型划分  43
    三、取证规则方面,必须制定系统的取证原则、取证操作标准  43-44
  第二节 电子取证的技术支持  44-47
    一、证据收集技术  44-46
    二、证据分析技术  46-47
  第三节 电子取证的人才支撑  47-50
    一、国内外电子取证队伍的现状  48
    二、我国电子取证队伍的建设  48-50
结论  50-51
参考文献  51-53
致谢  53

相似论文

  1. 基于EnCase的电子数据取证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2. 电子证据证明力的考察与研究,D915.13
  3. 环境学科在绿色大学建设中技术支持作用研究,TU201.5
  4. 基于主板固件的程序隐藏技术研究,TP309
  5. 论计算机犯罪中的电子物证检验,D918.2
  6. 支持多种介质的电子取证方法与平台的研究,D918.2
  7. 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研究,D925
  8. 论非法电子证据排除规则,D915.13
  9. 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923.8
  10. 无密码登录计算机取证系统,D918.2
  11. 基于案例推理的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支持系统的研究,X507
  12. 我国电子病历相关法律问题研究,R197.324
  13. 电子证据证明力认定的相关问题分析,D925.23
  14.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收集,D925.2
  15. 不可否认机制与时间戳服务系统研究,TP393.08
  16. 基于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取证研究,TP399-C2
  17. 个性化技术资料支持帮助系统的研究与实现,F49
  18. 我国电子证据立法问题研究,D925
  19. 论我国刑事电子证据的认定,D925.23
  20. 电子证据若干问题研究,D915.13
  21. 我国宠物福利法律保障研究,D922.6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诉讼法 > 诉讼制度 > 证据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