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通道成像模式与光谱成像模式相结合的双光子显微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作 者: 卓双木
导 师: 陈建新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光学
关键词: 双光子显微术 双光子激发荧光 二次谐波产生 人体皮肤 兔子动脉壁 小鼠口腔黏膜
分类号: R31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1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双光子显微术因其优异的特性—包含自发性的光层析、较低的光漂白与光损伤、较佳的成像对比度以及较深的成像深度,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上,吸引了不少学者的高度兴趣。本论文旨在建立一种新双光子显微成像方法—多通道成像模式与光谱成像模式相结合的双光子显微术,并应用于人体真皮、兔子动脉壁、小鼠口腔黏膜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多通道成像模式与光谱成像模式相结合的双光子显微术是有潜力的工具,可用于定量显示和分析生物组织的内在成分,也可用于研究细胞的代谢情况及分析细胞的染色质结构。该技术在临床诊断和基础生物学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4
中文文摘  4-9
第1章 绪论  9-17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9
  1.2 双光子显微术的概述  9-13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4
  1.4 本论文结构  14-17
第2章 双光子显微术的基本原理  17-23
  2.1 前言  17
  2.2 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  17-18
  2.3 二次谐波产生(SHG)  18-20
  2.4 双光子显微术的光学特性  20-22
  2.5 本章小结  22-23
第3章 实验装置  23-27
  3.1 前言  23
  3.2 实验装置布局  23-24
  3.3 飞秒激光系统  24
  3.4 扫描显微系统  24-25
  3.5 探测系统  25
  3.6 本章小结  25-27
第4章 用多通道成像模式与光谱成像模式相结合的双光子显微术对离体人真皮进行成像  27-35
  4.1 前言  27
  4.2 样品准备  27
  4.3 结果与讨论  27-34
  4.4 本章小结  34-35
第5章 用多通道成像模式与光谱成像模式相结合的双光子显微术识别非染色动脉壁的内在成分及显示其微观结构  35-45
  5.1 前言  35
  5.2 样品准备  35-36
  5.3 结果与讨论  36-42
  5.4 本章小结  42-45
第6章 用多通道成像模式与光谱成像模式相结合的双光子显微术研究口腔黏膜不同层的微观结构和光谱特性  45-57
  6.1 前言  45
  6.2 样品准备  45
  6.3 结果与讨论  45-56
  6.4 本章小结  56-57
第7章 全文总结  57-59
参考文献  59-69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69-72
致谢  72-73
个人简历  73-74

相似论文

  1. 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用于硬皮病诊断的研究,R593.25
  2. 基于二次谐波和双光子激发荧光机制的胃癌诊断特征研究,R735.2
  3. 基于双光子共振的生物组织的非线性效应,O437
  4. 小鼠口腔上皮细胞与人体皮肤纤维的双光子显微图像处理,TP391.41
  5. 基于飞秒激光二次谐波产生技术探测硅表面双轴应变的研究,TN304.12
  6. 生物组织的二次谐波及其产生机制,Q63
  7. 白血病DHL细胞光动力学的初步研究,R733.7
  8. 铅硼玻璃及P-N结无定形硅薄膜的SHG研究,TN304
  9. 二次谐波显微成像及其在前列腺组织中的应用,R310
  10. 立方氮化硼光学和电学的非线性研究,TN248
  11. KNbO_3晶体外腔谐振倍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O437
  12. 基于周期极化铌酸锂和钽酸锂的准相位匹配技术研究,TN248
  13. 主动锁模腔内倍频Nd:YAG绿光激光器的研究,TN248
  14. 光诱导孤子波导及双轴晶体中SHG的最佳相位匹配条件,TN252
  15. 人体皮肤摩擦和弹性性能的试验研究,R751
  16. 离子交换法制备DAMS-Mn_2P_2S_6夹层化合物及其二阶非线性的研究,TN204
  17. 主客体掺杂极化聚合物薄膜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O437
  18. 人体皮肤摩擦特性的试验研究,R751
  19. 基于螺旋面反射镜延迟线的实时显示THz-TDS系统,TH74
  20. 准相位匹配技术测量晶体折射率及级联非线性相移的研究,O43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用一般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