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次贷危机视角下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研究

作 者: 张宝
导 师: 张强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信用评级机构 声誉机制 金融监管 次贷危机
分类号: F832.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80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公司债券市场的不断扩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导致信用评级市场混乱,表现为信用评级机构的无序竞争和评级结果缺乏公信力等。针对我国信用评级业所出现的问题,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我国信用评级业起步较晚,立法滞后,既没有成立行业协会,进行统一管理,又没有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规范其业务活动。鉴于我国信用评级业监管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次贷危机中资信评级机构监管所暴露出的问题也给我国敲响了警钟,加强我国信用评级业的监管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开篇介绍了评级机构监管的相关理论,评级机构作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评级市场也存在一定的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政府对评级机构进行监管。而声誉机制会激励评级机构一直追求高质量的评级产品,声誉机制形成了对评级机构的一种“市场监管”。本文回顾了美国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制度变迁过程,重点分析了美国在次贷危机中对评级机构监管不力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梳理了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了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评级机构和监管者、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的两两博弈分析,结果表明信用评级机构需要政府监管,并为完善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提供了最优策略参考。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完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两个维度上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插图索引  10-11
附表索引  11-12
第1章 导论  12-20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13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7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3-16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6-17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7-20
    1.3.1 结构安排  17-18
    1.3.2 研究方法  18-20
第2章 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理论基础  20-28
  2.1 公共利益理论  20-22
    2.1.1 评级市场的负外部效应  20-21
    2.1.2 评级产品的公共品性质  21
    2.1.3 评级机构的自由竞争悖论  21-22
    2.1.4 评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22
  2.2 管制俘获理论  22-24
    2.2.1 管制俘获论的基本观点  22-23
    2.2.2 俘获论的生命周期模型  23
    2.2.3 对管制俘获论的质疑  23-24
  2.3 声誉机制约束理论  24-28
    2.3.1 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理论  24-25
    2.3.2 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模型分析  25-28
第3章 次贷危机视角下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反思  28-38
  3.1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历史变迁  28-32
    3.1.1 早期的市场自律监管  28
    3.1.2 政府的NRSROs 认证监管  28-29
    3.1.3 政府对NRSROs 认证监管体制的改革  29-31
    3.1.4 次贷危机推动了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改革  31-32
  3.2 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的角色分析  32-36
    3.2.1 评级机构的高评级给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  32-34
    3.2.2 评级机构的反应迟钝导致危机的蔓延和发展  34
    3.2.3 评级机构大范围的评级下调使危机全面爆发  34-36
  3.3 次贷危机中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存在的问题  36-38
    3.3.1 监管部门认证制度存在一定缺陷  36
    3.3.2 监管部门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监管不到位  36-37
    3.3.3 监管部门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职能界定不清  37-38
第4章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现状和问题  38-49
  4.1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状况  38-39
    4.1.1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概况  38
    4.1.2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  38-39
  4.2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现状  39-41
    4.2.1 颁布了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法律法规  39-40
    4.2.2 完善了信用评级机构的内部控制  40
    4.2.3 规范了信用评级的认可和使用  40-41
  4.3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评级质量的实证检验  41-46
    4.3.1 信用评级质量的迁移矩阵方法检验  41-43
    4.3.2 信用评级质量的利差方法检验  43-46
  4.4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存在的问题  46-49
    4.4.1 未建立有效的评级机构市场认证制度  46-47
    4.4.2 监管主体不明确导致“多头监管”和“无人监管”  47
    4.4.3 对评级行为的透明度没有做出明确监管  47-48
    4.4.4 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监管  48-49
第5章 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博弈分析  49-57
  5.1 信用评级机构和发行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49-52
    5.1.1 无监管的发行者与评级机构之间的博弈模型  50-51
    5.1.2 有监管的发行者与评级机构之间的博弈模型  51-52
  5.2 信用评级机构和监管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52-53
  5.3 基于KMRW 声誉模型的评级机构和投资者间的博弈  53-55
  5.4 博弈分析对加强评级监管的启示  55-57
第6章 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对策  57-63
  6.1 事前监管要完善立评级机构政府认证制度  57-58
  6.2 事中监管要加强对评级机构执业行为的规范和监督  58-60
    6.2.1 持续对评级机构评级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58
    6.2.2 建立利益冲突规避机制  58
    6.2.3 改革评级机构的收费行为  58-59
    6.2.4 加强信息披露增加评级行为的透明度  59-60
  6.3 事后监管要完善对信用评级质量的检验和评价  60-61
  6.4 建立信用评级行业协会来加强自律监管  61-63
结论  63-65
参考文献  65-70
致谢  70-71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1

相似论文

  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播路由协议研究,TN929.5
  2. 东亚金融合作研究,F833.1
  3. 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研究,F832
  4.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F832
  5. 次贷危机背景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管理研究,F832.4;F293.3
  6. 信息披露与金融监管,F832.2
  7. 本溪市城市信用社金融监管研究,F832.1
  8. 论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律制度之完善,F832.3
  9. 透过次贷危机看巴塞尔协议的改革方向及对我国的启示,F832.1
  10.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问题研究,F832.2
  11. 行政法视野下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D922.28
  12. 政治关联、财务丑闻与高管变更,F272;F224
  13. 房地产债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F293.3
  14. 银行资本缓冲和风险调整决策的实证研究,F224
  15. 论金融消费者的法律保护,D923.8
  16. 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制度构建,D922.28;F832.4
  17. 论金融行政监管制度的完善,D922.28;F832.1
  18. 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溢出效应研究,F224
  19. 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F293.3
  20. 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审慎性管理制度研究,F832.2
  21.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问题研究,F832.1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组织、银行 > 其他金融组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