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加味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作 者: 舒盛贤
导 师: 童昌珍
学 校: 湖北中医学院
专 业: 中西医结合内科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 加味四逆散 临床研究
分类号: R2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9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系统的探讨加味四逆散的作用机制。[方法]1.选取136例经确诊的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西医临床分型为动力障碍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前症状总积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组以加味四逆散施治。该方为导师经验方(由柴胡、生白芍、炒枳壳、制香附、佛手片、延胡索、郁金、党参、白术、茯苓、制半夏、炙甘草组成)。并随证加减,加减药物剂量视临床病情而定。上述药物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对照组以西药治疗,吗丁啉每次10mg,每日3次。谷维素每次20mg,每日3次。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分别进行安全性观察(一般体检项目、血尿便三大常规化验、心肝肾功能检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疗效性观察(症状和体征观察、超声胃动力指数测定)。3.3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变化,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综合疗效、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积分,以判定症状改善及疗效等情况。4.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1.治疗组中痊愈21例,显效32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9.50%。对照组中痊愈8例,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病例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证侯总积分组内比较也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3.两组治疗后单项症状疗效评价:治疗组在胃脘胀满、少腹胀痛、纳少便溏及恶心呕吐4个症状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在嗳气泛酸、乏力2个症状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均P<0.05);在餐后腹胀症状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两组病例治疗前胃动力指数测定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胃动力指数测定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5.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结论]本课题研究提示中医药在改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疗效优于西药。加味四逆散可能具有明显增强胃排空及小肠推进作用,能明显增强和保持胃黏膜防御功能,以及轻度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从而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排空胃肠胀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因此,我们要更好的发挥中医药优势,促进中医药学术水平的发展以改善我国人民的健康卫生水平。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8
英文缩略词表  8-9
前言  9-10
临床研究  10-20
  1 诊疗标准  10-13
  2 临床资料  13-15
  3 治疗方法  15-17
  4 治疗结果  17-19
  5 参考文献  19-20
讨论  20-37
  1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  20-22
  2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22-24
  3 中医药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进展  24-26
  4 加味四逆散的立方依据  26-27
  5 加味四逆散的组方分析  27-29
  6 加味四逆散的现代药理研究  29-31
  7 加味四逆散的作用机制探讨  31-33
  8 参考文献  33-37
结语  37-38
文献综述  38-45
  参考文献  42-45
致谢  45

相似论文

  1.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2.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3.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4. 极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R683
  5. 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6. 王焕禄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宣痹通络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7. 消瘤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R737.33
  8. 保留股骨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研究,R687.4
  9. 解氏肺癌2号方对肺癌伴恶性胸水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R734.2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容纳舒张功能及口盲传递时间的研究,R57
  11. 不同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根除及耐药关系的探讨,R57
  12. 中医药在咽喉反流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R259
  13.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R743.3
  14. 热碘油TACE联合乙酸消融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R735.7
  15. 健脾补肾方联合DP方案治疗术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R734.2
  16. 垂体瘤自拟方治疗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临床研究,R736.4
  17. 以恢复骨折断端轴线理念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的临床研究,R726.8
  18. 髋臼周围截骨联合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R726.8
  19. 改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R726.8
  20. 辨证使用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R272
  21.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内痔的临床观察,R657.1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