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线性高幅相一致性AGC多通道中频接收机

作 者: 张峥嵘
导 师: 罗萍;刘积学
学 校: 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电子与通信工程
关键词: 中视频接收 线性AGC控制 带通滤波 正交解调 幅相一致性
分类号: TN85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是现代调制体制及微波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无线接收机覆盖了无线电通信、电视广播、雷达定位、遥测遥控、卫星通信以及移动通信系统等各个领域。在设计和实现上,要求无线接收机越来越趋向于高性能、高集成度,对于接收机的线性度、动态范围、抗干扰能力、适应性等方面的性能指标也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这些要求同样也促进了中频接收机的不断进步:其复杂程度不断上升,能实现更多的功能,在多通道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软件无线电”概念的提出,更突显中频接收机模块化设计和系统化设计的必要性。脉冲多普勒系统利用时间分隔原理,能够较为方便地解决收发隔离问题。它具有脉冲体制的距离鉴别能力,具有连续波体制的速度鉴别能力,又具有很强的杂波抑制能力,可以在较强的杂波背景中检测动目标回波。本文描述了作者所研制的一种中频接收机,该接收机正是应用于脉冲多普勒体制的接收系统中。不仅要求接收机在灵敏度、动态范围、选择性、I/Q通道间的幅相一致性和通道间的幅相一致性等方面有很高的性能,而且还需要实现闭塞控制、自动增益控制(AGC)、正交(I/Q)解调及包络检波等多种功能。本文从分析噪声特性和匹配网络的角度,对接收机的各项指标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提出影响该接收机性能的主要因素:接收通道自激、通道间串扰、开关过冲、多通道AGC控制的幅相不一致性、AGC控制的不稳定性、I/Q通道间的幅相不一致性等。并从保证中频接收机的线性度、高幅相一致性、AGC控制的一致性及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指标满足系统要求的研制过程中,提出并有效应用了以下关键技术:(1)多通道AGC控制的高幅相一致性技术:包括I/Q通道的高幅相一致性、通道间的高幅相一致性、AGC控制的高幅相一致性;(2) AGC控制级联技术:采用具有温度互补特性的正向和反向控制的AGC电路,级联实现多级AGC控制;(3)正交解调的匹配技术:在正交解调器输出端口设计阻抗匹配网络,保证其置于不同阻抗特性的前后级电路单元中,仍具有高精度的正交特性。该多通道接收机将大动态的线性AGC模块和模拟正交解调模块相结合,具有通道间的高幅相一致性及通带内优良的正交性等优点。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概述  11-14
  1.1 需求背景  11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1-12
  1.3 主要研究内容  12-13
  1.4 论文结构  13-14
第二章 中频接收机系统原理  14-38
  2.1 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简介  14-15
  2.2 无线电接收机的基本体系结构  15-19
    2.2.1 超外差接收机体系结构  15-16
    2.2.2 零-中频接收机体系结构  16-17
    2.2.3 低-中频接收机体系结构  17-19
  2.3 中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19-38
    2.3.1 接收机噪声和噪声系数  19-23
      2.3.1.1 接收机的噪声来源  20
      2.3.1.2 接收机噪声系数  20-23
    2.3.2 接收机灵敏度  23-24
    2.3.3 接收机的线性度  24-26
      2.3.3.1 1dB 压缩点  24
      2.3.3.2 互调失真——三阶截断点IP3  24-26
    2.3.4 动态范围和非线性分析  26-30
      2.3.4.1 1dB 压缩点到噪声基底动态范围  27-28
      2.3.4.2 二次谐波动态范围  28-29
      2.3.4.3 无杂散动态范围  29-30
      2.3.4.4 增益受控动态范围  30
    2.3.5 匹配网络及接收机增益  30-32
      2.3.5.1 匹配网络  30-31
      2.3.5.2 接收机增益  31-32
    2.3.6 最佳通频带及通频带的选择  32-34
      2.3.6.1 匹配滤波的概念  32-33
      2.3.6.2 最佳通频带  33-34
    2.3.7 I/Q 正交鉴相及误差分析  34-38
      2.3.7.1 模拟正交鉴相  34-37
      2.3.7.2 误差分析  37-38
第三章 中频接收机系统设计及电路设计  38-57
  3.1 中频接收机系统设计  38-44
    3.1.1 中频放大器及大动态设计  38-41
      3.1.1.1 中频放大器概述  39
      3.1.1.2 大动态设计  39-41
    3.1.2 低噪声设计  41-42
    3.1.3 滤波和接收机带宽设计  42-44
  3.2 单元电路设计  44-53
    3.2.1 中频电路单元设计  45-49
      3.2.1.1 移相电路参数设计  46
      3.2.1.2 中频放大电路参数设计  46-47
      3.2.1.3 闭塞控制电路参数设计  47-48
      3.2.1.4 AGC 控制电路参数设计  48-49
      3.2.1.5 带宽切换电路参数设计  49
    3.2.2 视频电路单元设计  49-53
      3.2.2.1 正交解调及视频放大单元参数设计  50-52
      3.2.2.2 对数检波及视频单元参数设计  52
      3.2.2.3 AGC 控制电压驱动及变换单元参数设计  52-53
  3.3 结构设计  53-54
  3.4 可靠性及电磁兼容设计  54-57
    3.4.1 可靠性设计  54-55
      3.4.1.1 元器件可靠性设计  54-55
      3.4.1.2 结构可靠性设计  55
      3.4.1.3 电路板可靠性设计  55
    3.4.2 电磁兼容设计  55-57
第四章 多通道中频接收机关键技术  57-64
  4.1 接收通道自激  57
  4.2 通道间串扰  57-58
  4.3 高速高隔离度闭塞开关过冲  58
  4.4 多通道AGC 控制的幅度一致性及相位一致性  58-60
  4.5 高低温工作时AGC 控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60-62
  4.6 I/Q 通道间的幅度差和相位差  62-64
第五章 多通道中频接收机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64-70
  5.1 测试结果  64-68
  5.2 实物照片  68-69
  5.3 部分测试波形图片  69-70
第六章 结束语  70-71
致谢  71-72
参考文献  72-74

相似论文

  1.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中波接收机研究与实现,TN851
  2. 反向天线阵中的相位共轭混频器的设计研究,TN773
  3. 多层介质结构LC滤波器传输零点设计技术研究,TN713
  4. 多层介质结构层叠LC带通滤波器设计研究,TN713.5
  5. 基于强度调制的光纤位移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及电路实现,TN911.7
  6. 频带熵方法及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TH165.3
  7. 宽带雷达数据采集与实时成像处理技术研究,TN958
  8. ISM频段接收机关键模块研究及实现,TN858
  9. 基于LC谐振器的带通滤波器设计与研究,TN713.5
  10.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系统的FPGA信号处理研究,TH165.3
  11. CMOS宽带线性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设计,TN722
  12. 声表面波射频标签关键技术研究,TN65
  13. C波段卫星通信干扰抑制滤波器,TN927.2
  14. 2.45GHz LTCC平衡带通滤波器的设计,TN713.5
  15. LTCC无源元件建模与应用,TP391.44
  16. 基于三角形SIW谐振腔的带通滤波器设计研究,TN713.5
  17.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双模滤波器级联技术研究,TN713
  18. 多层介质结构LC滤波器多级级联技术研究,TN713
  19. 基于FPGA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关键技术研究,TN713.8
  20.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织物疵点检测算法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 > 接收设备、无线电收音机 > 各种频率收音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