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沈从文创作研究

作 者: 赵慧芳
导 师: 周阅
学 校: 北京语言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生态批评 自然生态 人文生态 沈从文创作
分类号: I206.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8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态批评观照下,沈从文创作呈现出复杂的生态面貌。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运用生态批评理论,梳理其生态意识的流变,在比较研究中考察其独特的生态观念,旨在进一步理解沈从文对生态问题的文学表现及深入思考,探究沈从文创作之于生态批评与写作的资源性意义,并以期拓展审美与批评视野、反思现阶段生态批评中多元文化立场的二元实质、合理化生态批评的审美内涵。本文在绪论中对生态批评做了理论界定,并提出选题依据。正文分三章。第一章论述沈从文创作的生态呈现,根据其生态关注点及生态思考的不同,细致分析各阶段创作,勾勒其经由回望生态家园、表达生态隐忧、确立生态信仰而最终走向生态圆融的生态意识流程。第二章通过比较来解析沈从文创作独特而复杂的生态观念。本章把沈从文创作与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乡土创作、中国现代主流乡土写作以及美国生态写作先驱梭罗的游记散文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分析沈从文创作中生态意识与其他思考的纠结,并以此凸现其生态观念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第三章强调了沈从文创作的生态学意义,指出其对和谐共生生念意识的肯定与反思、对生态伦理的文学表达、对生态文学以及现代文学生态内涵的扩充。结语部分则总结了在生态批评视野中研究沈从文创作的意义。沈从文对生态思考的卓越表达,给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益借鉴。其创作因关注到生态整体利益而具有“去中心”的倾向。他对自然以及其它边缘生态力量的肯定与认可,承接了传统的生态伦理观念,较为充分地表达了对和谐生存状态的向往,表现了可贵的生态责任感和自觉的文明批判,并且促使人们从爱与美善的角度思考各种生态关系,思考人对和谐生存状态的内在需求,促生了中国现代生态意识与生态文学,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化生态。在自然、社会、精神、文化各领域生态危机频频发生的当下,开掘沈从文创作的丰富生态内蕴,总结其中富含的生态学意义,其救正此类危机的作用亦不可小觑。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绪论——理论界定与选题依据  7-11
第一章 沈从文创作中的生态呈现  11-27
  第一节 回望生态家园——1934 年回乡之前的创作  12-14
  第二节 表达生态隐忧——以《边城》、《湘行散记》等为代表的成熟期创作  14-18
  第三节 确立生态信仰——哲理沉思期的创作  18-22
  第四节 走向生态圆融——1949 年后的书信写作  22-27
第二章 复杂、独特的生态观念  27-40
  第一节 “湘西世界”≠世外桃源——与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乡土创作比较  27-31
  第二节 特异的乡土风貌——与新文学主流乡土作家的比较  31-35
  第三节 开阔的人文视野——《湘行散记》与《河上一周》的比较  35-40
第三章 沈从文创作的生态学意义  40-51
  第一节 对和谐共生生态意识的肯定与反思  40-44
  第二节 对生态伦理的文学表达  44-47
  第三节 对生态文学与现代文学生态内涵的扩充  47-51
结语 在生态批评视野中研究沈从文创作的意义  51-52
参考文献  52-54
致谢  54

相似论文

  1.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I712.074
  2. 《痕迹》中印第安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生态整体主义解读,I712.074
  3. 《猫的摇篮》:后现代人类生态环境反思,I712.074
  4. 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书写,H315.9
  5.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I712
  6.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郭雪波小说解读,I207.42
  7. 印第安人的土地情与生存哲理,I712.074
  8. 现代生态民居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TU201
  9. 辩证地研究老子的生态自然观,TU-023
  10. 吴永寿和沈从文小说的比较研究,I207.42
  11. 生态美学视阈下的沈从文小说创作,I207.42
  12. 基于RS的阜新地区自然生态修复监测研究,P237
  13. 感受自然 遵循自然,I712.074
  14. 夜莺的呼唤,I561
  15. 从人天关系探荀子生态智慧,B834
  16. 土质边坡仿自然生态快速恢复技术研究,U418.9
  17. 生态哲学何以可能?,X2
  18. “影”·想,J01
  19. 国内海明威生态研究评述,I712
  20. 哈代的自然观,I561.074
  21. 从对立到和谐,I712.07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现代文学(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