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型钢高强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的试验研究

作 者: 刘伟
导 师: 支运芳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结构工程
关键词: 型钢高强混凝土柱 轴压比 轴压比限值
分类号: TU398.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39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型钢混凝土结构(SRC)是钢筋混凝土(RC)中配置型钢(S)的一种组合结构;型钢高强混凝土结构(SRHC)是钢与高强混凝土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型钢高强混凝土结构不仅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延性好、防火性能高的普通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优点,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小构件的截面,增大使用空间,减小结构自重,增加房屋高度和增大跨度,提高单位面积的承载力和经济效益。尤其随着现代建筑中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结构底部柱子所受的轴向压力很大,如仍采用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柱,由于受到轴压比的限制,导致柱截面尺寸加大,不仅影响使用功能,而且往往形成不利于结构抗震的短柱。大量试验表明,在型钢混凝土柱中,由于型钢分担了部分轴力,可以有效减小混凝土部分的轴压比,提高柱抗震性能。因此,高强混凝土柱,特别是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表明:轴压比是影响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标;高轴压比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延性较差,抗震性能显著降低。因此,实际工程中必须对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轴压比作严格限制,以保证其抗震延性达到规范要求。本文通过4个混凝土强度为77.3MPa~82.5MPa的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在不同轴压比下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耗能指标、强度衰减规律和粘结应力的退化等,以及与3个混凝土强度为69.9MPa~73.2MPa的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在不同轴压比下工作性能的对比;然后分析了轴压比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最后由试验结果,给出了混凝土强度为C65~C80的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的建议值。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9
1 绪论  9-21
  1.1 引言  9
  1.2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种类和特点  9-11
    1.2.1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种类  9-10
    1.2.2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10-11
  1.3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发展与应用状况  11-15
    1.3.1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日本的研究发展状况  11-12
    1.3.2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欧美的研究发展状况  12-14
    1.3.3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前苏联的研究发展状况  14-15
    1.3.4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研究发展状况  15
  1.4 高强混凝土的特性和研究应用  15-17
    1.4.1 高强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15-16
    1.4.2 高强混凝土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  16-17
    1.4.3 高强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17
  1.5 型钢高强混凝土的特性和影响其抗震性能的因素  17-19
    1.5.1 型钢高强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17-18
    1.5.2 影响型钢高强混凝土抗震性能的因素  18-19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9-21
2 试验设计  21-31
  2.1 试验参数设计  21-22
    2.1.1 参数的确定方法  21-22
    2.1.2 参数的具体情况  22
  2.2 试验材料性能  22-24
    2.2.1 高强混凝土的配置  22-24
    2.2.2 钢材的材性  24
  2.3 试件设计与制作  24-27
    2.3.1 试件设计  24-25
    2.3.2 试件制作  25-27
  2.4 试验装置及制度  27-31
    2.4.1 试验装置  27-28
    2.4.2 加载方案  28-29
    2.4.3 测试内容  29-31
3 试验现象、破坏形态和应力、应变分析  31-51
  3.1 破坏形态类型  31-32
  3.2 试验现象  32-45
    3.2.1 G-1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32-36
    3.2.2 G-2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36-39
    3.2.3 G-3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39-42
    3.2.4 G-4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42-45
  3.3 应变分析  45-48
    3.3.1 平截面假定  45
    3.3.2 纵筋应变与型钢应变  45-48
  3.4 应力分析(型钢和混凝土的轴力分配)  48-50
  3.5 本章小结  50-51
4 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51-67
  4.1 滞回曲线  51-54
  4.2 骨架曲线  54-56
  4.3 延性  56-60
    4.3.1 延性系数  56-58
    4.3.2 延性计算  58-59
    4.3.3 轴压比对延性系数的影响  59-60
  4.4 耗能能力  60-63
  4.5 强度衰减  63-65
  4.6 本章小结  65-67
5 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粘结应力  67-85
  5.1 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机理  67
  5.2 影响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  67-68
  5.3 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研究现状  68
  5.4 型钢混凝土柱中粘结应力的计算  68-75
    5.4.1 基本假定  68-69
    5.4.2 粘结应力的基本方程  69-75
  5.5 荷载上升阶段粘结应力的分布  75-83
    5.5.1 型钢翼缘等效应力的分布曲线  75-82
    5.5.2 型钢翼缘粘结应力的分布规律  82-83
  5.6 本章小结  83-85
6 轴压比的定义与轴压比限值  85-97
  6.1 轴压比的定义  85
    6.1.1 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比定义  85
    6.1.2 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定义  85
  6.2 试验轴压比与设计轴压比的关系  85-88
    6.2.1 钢筋混凝土柱试验轴压比与设计轴压比之间的换算  85-86
    6.2.2 型钢钢筋混凝土柱试验轴压比与设计轴压比之间的换算  86-88
  6.3 轴压比限值  88-95
    6.3.1 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  88-89
    6.3.2 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  89-93
    6.3.3 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与含钢率的关系  93-94
    6.3.4 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的分析与建议  94-95
  6.4 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对柱截面的影响  95-96
  6.5 本章小结  96-97
7 结论和建议及展望  97-100
  7.1 主要结论  97-98
  7.2 对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建议  98-99
    7.2.1 对型钢高强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的建议  98
    7.2.2 对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关于粘结破坏的建议  98-99
  7.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99-100
致谢  100-101
参考文献  101-104
附录  104

相似论文

  1. 罕遇地震下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研究,TU275
  2. 二次荷载作用下碳纤维加固矩形柱的研究,TU375.3
  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TU375.4
  4.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设计研究与工程应用,TU375.4
  5.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性能试验研究,TU375.4
  6. 高纵筋率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TU398.9
  7. 混凝土结构的病害分析和加固技术的研究,TU746.3
  8. 核心钢管外包钢骨混凝土短柱小偏心受压性能分析,TU398.9
  9. 地震激励下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损伤模型研究,TU312.3
  10.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与延性研究,TU398.9
  11. 带端柱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抗震试验与分析,TU375
  12. 配箍率对有栓钉的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TU398.9
  13. 加栓钉的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合理含钢量的试验研究,TU398.9
  14.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震损短柱的抗震性能研究,TU398.9
  15. 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分析,TU352.11
  16. CSRC柱全过程分析和轴压比限值研究,TU398.9
  17. 钢筋混凝土不等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研究,TU375.3
  18. 核心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实验研究,TU398.9
  19. 型钢高强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的研究,TU398.9
  20. 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合理含钢量的研究,TU398.9
  21. 异形柱正截面和延性设计方法研究,TU31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结构 > 组合结构 > 其他组合结构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