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光伏无阻塞二极管控制器和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的对比研究
作 者: 宋超领
导 师: 崔岩
学 校: 汕头大学
专 业: 信号与信息处理
关键词: 光伏组件 伏安特性 建模 仿真 无阻塞二极管控制器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
分类号: TN3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6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由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供给已出现严重短缺局面,人类开始将目光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与其他新能源相比其能源数量大,分布广,是最理想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太阳能光伏系统及其相关产业已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因此对光伏系统的研究也是越来越重要。目前,由于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较低,且价格较高,使其回收成本周期长,严重阻碍了光伏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因此必须最大限度的利用光伏电池所产生的功率,以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和缩短回收成本的周期。最大限度利用光伏电池所产生的功率的方法有两种:减小控制器的电路损耗和使光伏电池输出最大功率。本文所研究的无阻塞二极管控制器从降低控制器压降的方面减小控制器的电路损耗,以获取更多的输出功率,而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则从使光伏电池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以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三部分:1.对无阻塞二极管控制器进行研究;2.对最大功率跟踪算法进行研究;3.对两种控制器进行仿真,并对其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以下三段分别对这三部分工作进行详细描述。由于带有阻塞二极管的传统控制器中的二极管的压降较大,导致光伏电池的工作电压升高,造成充电电流降低,从而降低了控制器的充电效率,因此要提高控制器的充电效率必须设计无阻塞二极管控制器。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用Pspice对无阻塞二极管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其功能,最后用实际的光强数据对无阻塞二极管控制器和传统控制器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无阻塞二极管控制器较有阻塞二极管控制器具有更高的充电效率。对常用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工作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干扰观察算法由于快速的光强变化所造成的跟踪失误的机理进行分析。结合DC/DC变换器的仿真结果,提出对干扰观察法中的参数进行优化,以避免跟踪失误,提高其跟踪匹配因数Kpm,仿真结果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正确性。在相同的系统条件下,用实际光强数据对两种控制器仿真,通过这两种控制器仿真结果的对比,我们发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较无阻塞二极管控制器的充电效率要高。
|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5 目录 5-7 第1章 绪论 7-12 1.1 当今能源和环境形势 7-8 1.2 太阳能开发及其应用 8-9 1.3 光伏系统研究意义 9-10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1 1.5 本文工作简介 11-12 第2章 光伏系统概述 12-31 2.1 光伏系统组成 12 2.2 光伏电池的简介 12-13 2.3 光伏组件的伏安特性及其建模 13-17 2.4 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及其建模 17-18 2.5 传统控制器简介 18-19 2.6 DC/DC变换器 19-23 2.6.1 Boost升压变换器 19-21 2.6.2 Buck降压变换器 21-22 2.6.3 Buck-Boost升降压式变换器 22-23 2.7 DC/DC变换器参数选取 23-25 2.7.1 电感L参数的选取 23-24 2.7.2 滤波电容C的选择 24-25 2.7.3 MOSFET管和二极管的选择 25 2.8 DC/DC变换器的仿真 25-28 2.8.1 仿真工具的选择 25-26 2.8.2 利用Matlab/Simulink对DC/DC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26-27 2.8.3 利用Pspice软件对Boost变换器进行建模仿真 27-28 2.9 PWM脉宽调制 28-30 2.10 本章小结 30-31 第3章 无阻塞二极管控制器仿真研究 31-37 3.1 带有阻塞二极管的控制器的效率分析 31 3.2 无阻塞二极管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31-32 3.3 无阻塞二极管控制器仿真 32-33 3.4 基于实际气象数据的光伏电源充电仿真 33-35 3.5 三种充电模式对充电电流影响 35-36 3.6 本章小结 36-37 第4章 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研究 37-53 4.1 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原理 37-38 4.2 目前常见的最大功率跟踪技术 38-49 4.2.1 恒定电压法(CVT) 38-39 4.2.2 干扰观察法(P&O) 39-46 4.2.3 增加电导法(INC) 46-48 4.2.4 三点权位比较法 48-49 4.3 优化干扰观察法参数 49-51 4.4 本章小结 51-53 第5章 两种控制器充电效率的对比 53-55 5.1 两种控制器充电效率的理论分析 53 5.2 两种控制器充电效率的仿真数据对比 53-54 5.3 本章小结 54-55 第6章 总结及其展望 55-57 6.1 研究成果总结 55-56 6.2 未来工作展望 56-57 参考文献 57-6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0-61 致谢 61
|
相似论文
- 基于SVM的常压塔石脑油干点软测量建模研究,TE622.1
- 液力减速器制动性能及用于飞机拦阻的仿真研究,TH137.331
- 非正交面齿轮齿面建模及加工误差分析,TH132.41
- 基于陀螺和星敏感器的卫星姿态确定研究,V448.2
- 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的研究,V526
- 船用舵机电液伺服单元单神经元PID控制,U666.152
-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分缝设计研究,TV642.2
-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 基于精细积分法的电力系统动态电压稳定仿真研究,TM712
- 开关磁阻发电机供电系统仿真分析,TM31
- 电动车用复合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仿真研究,TM341
- HID灯整流效应的研究,TM923.32
- 面向SMDA的服务建模方法及工具实现,TP311.52
- 导弹虚拟试验可视化技术研究,TP391.9
- 空中目标与背景的红外图像仿真技术研究,TP391.41
- 基于物理模型的真实感流体实时仿真技术,TP391.41
- 星载高光谱传感器模拟仿真系统研究,TP391.9
- 仿真系统模型验证方法和工具研究,TP391.9
- 基于逼真度的仿真系统评估研究,TP391.9
- 复杂仿真系统VV&A工作流技术研究,TP391.9
- 飞行模拟中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CDU组件设计与仿真,TP391.9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半导体技术 > 半导体二极管 > 二极管:按结构和性能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