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明代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写意性绘画特征探析

作 者: 张欣
导 师: 钱志强
学 校: 汕头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明代晚期 景德镇 民窑青花 写意绘画 艺术形象
分类号: J2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4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当地的民窑青花瓷器是瓷都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而民窑青花瓷器绘画艺术形式的发展亦是源远流长,画面形象的写意风格是明代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绘画艺术作品中的重要特征,这一风格体现出当时绘制的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绘画艺术作品与中国传统写意绘画艺术形式间有着许多不解之缘。由于民窑工匠的善师精神和其善于把握社会风尚喜好的应变能力,所以他们在绘瓷过程中有意识地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形式中的写意画风。而民窑生产的快捷性、批量性、商品性要求又使得民窑工匠不得不加快绘瓷速度以满足社会的大量需求,因此简洁率意的画面成为明代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绘画艺术形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明代晚期官窑的衰亡,又为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绘画艺术作品中写意特征的强化提供了宏观的外部环境。中国传统写意绘画艺术形式在重视作品外在表现技法的基础上亦注重作品画面形象中对于画家主体内在精神的抒发。明代晚期的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绘画艺术作品也不例外,它不仅在作品画面形象的外在形式中体现出了浓郁的写意表征,同时在作品画面形象内在精神的追求上也与中国传统写意绘画艺术形式殊途同归。本文通过对明代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绘画艺术作品中画面形象写意特征的具体体现、形成原因及艺术意义的系统阐述,旨在使读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意识到民窑青花瓷器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写意绘画艺术形式间有着许多共同的表现特征和内在联系,民窑青花瓷器绘画艺术也是中国绘画艺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明代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画面形象中写意特征的内涵是由各种不同层面的社会人文因素促生出的一个文化多棱体。若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不仅会有助于欣赏者深入领悟到明代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绘画艺术作品中写意风格的独特魅力,同时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思想、中国传统写意绘画艺术形式、以及明代晚期的社会文化状况、思想心理意识等方面都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8
第一章 绪论  8-17
  1.1 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  8-10
    1.1.1 学术背景  8
    1.1.2 理论意义  8-9
    1.1.3 实际意义  9-10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0-15
    1.2.1 研究现状综述  10-13
    1.2.2 研究现状的不足  13-15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7
    1.3.1 课题来源  15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5-17
第二章 写意特征的明代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绘画艺术  17-49
  2.1 释民窑青花瓷器绘画艺术  17-18
    2.1.1 “瓷器绘画”之定义  17
    2.1.2 民窑青花瓷器绘画艺术  17-18
  2.2 关于景德镇  18-20
    2.2.1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18-19
    2.2.2 景德镇瓷器绘画艺术发展史回顾  19-20
  2.3 青花瓷器上的“写意中国画 ”  20-47
    2.3.1 画面形象外在表现形式的近似一致  21-36
    2.3.2 画面内在精神的趋同  36-47
  2.4 两者的异同  47-49
第三章 明代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写意性绘画特征的成因  49-63
  3.1 社会经济原因  49-52
    3.1.1 商品经济的发展  49-51
    3.1.2 官窑衰亡与民窑崛起  51-52
  3.2 文化原因  52-58
    3.2.1 前朝瓷器绘画艺术作品中写意风格的承传  52-54
    3.2.2 传统文人写意绘画艺术形式的影响  54-55
    3.2.3 景德镇周围文化环境的熏陶  55-58
  3.3 思想心理原因  58-63
    3.3.1 文人与市民阶层的内在精神需要  58-60
    3.3.2 创作的自由  60-63
第四章 明代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写意性绘画特征的艺术意义  63-75
  4.1 普及中国传统写意绘画艺术形式  63-64
  4.2 美学领域的新开拓  64-69
    4.2.1 “和”  65-66
    4.2.2 气韵美  66-67
    4.2.3 残缺美  67-69
  4.3 现实绘画题材中的写意风格  69-70
  4.4 历史地位的肯定  70-71
  4.5 对国外艺术的影响  71-75
结束语  75-76
参考文献  76-80
附录  80-81
后记  81

相似论文

  1. 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F592.7
  2. 《南诏图传》中的艺术形象研究,J209.2
  3. 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成与发展机制探析,G122
  4. 国家与地方视野中的陶工身份认同(1949年-1958年),K27
  5. 景德镇制瓷工具之利坯刀研究,J527
  6. 石狮艺术形象特征流变初探,J509.2
  7. 明清景德镇制瓷技术理论化研究,K876.3
  8. 景德镇特色景观塑造研究,TU986
  9. 论宋代景德镇青白瓷“雅”的审美风格,K876.3
  10. 论明末景德镇民窑青花装饰及影响,K876.3
  11. 清代景德镇“柳树图案”外销青花瓷研究,K876.3
  12. 明清景德镇民窑兔纹研究,K876.3
  13. 元磁州窑与景德镇窑瓷绘牡丹纹艺术风格比较研究,K876.3
  14. 清景德镇窑光绪青花瓷与康熙青花瓷的比较研究,K876.3
  15. 元代磁州窑与景德镇窑竹纹艺术风格比较研究,K876.3
  16. 景德镇明末清初民窑青花艺术与八大山人绘画的比较,J205
  17. 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和晚明景德镇窑青花山水装饰的比较,J525.1
  18. 论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共艺术设计,TU984.199
  19. 铸和平年代的军魂,J905
  20. 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的资本化研究,J527
  21. 当代景德镇粉彩艺术的现状与思考,J527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理论 > 绘画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