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铅笔柏种源引进及栽培技术研究

作 者: 孟少童
导 师: 董丽芬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林业
关键词: 铅笔柏 种源 引进 栽培
分类号: S7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铅笔柏树形优美,抗逆性强,是很好地城市园林绿化树种,也是一种优良的荒山造林树种。本项研究从美国引进了LA、SD、NE、MO、TX、MI六个铅笔柏(Sabina virginlana(Linn.)Ant.)种源,开展了容器育苗试验、不同种源抗寒性对比试验、不同种源试验示范林营造对比试验、同一种源试验示范林对比试验、组织培养、不同铅笔柏种源苗期年生长规律等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发现,铅笔柏种源间高、径生长差异显著,LA与SD、NE和TX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余各种源间差异不显著。铅笔柏适应性较强,在温暖湿润、土壤条件较好的条件下生长较快,与乡土树种相比较,当年生长量油松>铅笔柏>侧柏。引进种源造林后,生长最好的为LA,最差为TX,各种源生长量排序为LA>SD>NE>MO>TX。容器育苗时,铅笔柏种子处理以赤霉素低温层积效果最好,发芽率可达76.1%,天水地区播种最适宜时间为4月下旬,为了防止徒长,保证幼苗安全过冬,应在幼苗生长前期施肥。不同种源的铅笔柏抗寒性存在差异,引种栽培时要分析原产地各种源区的生态条件,充分了解其地理变异规律,掌握不同种源在生长、抗性等方面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种源。对引进种源的2年生苗木冻害调查结果表明,在天水都能安全越冬,在靖远引进的4个种源均不能安全越冬,不同种源的抗寒性依次为SD>NE>MO>LA。通过造林试验发现,铅笔柏造林以容器苗成活最好,裸根苗最差,仪为29.17%,在生产中应以容器苗造林为主,生产中应注意,作为强阳性树种,混交时应选择冠幅小、遮光较弱的树种。不同种源的铅笔柏,苗高年生长周期内均出现2次生长高峰,并且两次高峰期出现时间一致,苗高年生长均呈现出“慢一快一慢一快一慢”的节律,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次生长高峰的出现时间与当地的气温与水分条件有关,在甘肃靖远,2次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16日-7月1日和8月16日到9月1日之间,并且在两次高峰期间出现短暂的生长缓慢期即7月16同至8月1同。通过试验初步得出铅笔柏组织培养的结论为,小枝灭菌以漂白粉溶液35 min,0.1%升汞10 min灭菌处理效果最好,而种子灭菌漂白粉溶液35 min,0.1%升汞15 min处理效果好,适宜铅笔柏小枝初代培养的培养基是MS+BA1.5mg/L+NAA0.05 mg/L。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文献综述  8-13
  1.1 栽培技术研究  9
  1.2 种子研究  9-10
  1.3 育苗研究  10-11
  1.4 病虫害研究  11
  1.5 铅笔柏组织培养  11-12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1.7 研究内容  12-13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3-19
  2.1 试验区概况  13
  2.2 种子米源  13-14
  2.3 铅笔柏容器育苗试验  14-16
  2.4 不同种源铅笔柏抗寒性对比调查  16
  2.5 不同种源试验示范林营造对比试验  16-18
  2.6 苗期年生长规律  18
  2.7 组织培养  18-19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9-31
  3.1 容器育苗试验  19-20
  3.2 不同种源抗寒性对比研究  20-22
  3.3 铅笔柏种源苗期年生长规律  22-24
  3.4 组织培养  24-26
  3.5 不同种源试验示范林营造对比试验  26-28
  3.6 同一种源试验示范林对比试验  28-30
  3.7 铅笔柏与其他针叶树种的对比试验  30-31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31-34
  4.1 铅笔柏容器育苗试验  31
  4.2 不同种源铅笔柏抗寒性对比研究  31
  4.3 钳笔柏种源苗期年生长规律  31-32
  4.4 铅笔柏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灭菌  32
  4.5 不同种源试验示范林营造对比试验  32-34
参考文献  34-36
致谢  36-37
作者简介  37

相似论文

  1.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2. 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R282.71
  3.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4. 有机、SEQ、特别和常规栽培对蔬菜产质量及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S63
  5. 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下菜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N2O排放的研究,X131.3
  6. 杂草稻杂草化特性、与栽培稻竞争关系以及化感潜力的研究,S451
  7. 江苏省杂草稻与栽培稻的比较研究,S511
  8. 江苏省武进区机插水稻高产技术集成与推广,S511
  9. 温州市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S511
  10.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S512.1
  11.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野生大豆自然居群的遗传特征、群体分化及其与栽培大豆遗传关系研究,S565.1
  12. 栽培方式及株行距配置对超级稻宁粳3号产量形成和群体均衡性的影响,S511.22
  13.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冬小麦根系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关系的研究,S512.11
  14. 栽培花生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研究,S565.2
  15. 大豆异黄酮浸种对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幼苗盐害的缓解效应及其机理,S565.1
  16. 不同种源山桐子种子休眠的温度特性研究,S792.99
  17. 浙南山区山羊亲本引进和饲养技术改进研究,S827
  18.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及其影响,G649.2
  19. 吉林省创新型人才引进机制研究,C964.2
  20. 不同种源千年桐幼苗生长及营养元素动态变化特征研究,S792.99
  21. 大学竞争背景下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研究,G642.0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树种 > 针叶树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