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热带气旋最大风速半径与热带气旋降水量的气候学研究

作 者: 徐智鑫
导 师: 罗哲贤
学 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专 业: 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最大风速半径 湿心结构 热带气旋降水
分类号: P44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热带气旋(TC)强度变化及预测是国内外台风界的一个前沿问题。TC强度变化与TC结构密切相关,定量描述TC结构的特征量一般包括TC中心的气压、TC的最大风速半径、TC最大风速。其中,关于TC最大风速半径气候学研究的结果并不多见。这是本文要分析的第一个问题。区域性降水量的季节预报和年度预报是气象学的一项重要业务工作,不断加深对区域性降水量长期变化的科学理解十分重要。从总降水中分离出TC降水,分别分析TC降水和非TC降水各自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是加深这种科学认识的一个有效途径,从这个思路开展的系统的气候学分析,特别是针对某个区域(如华东)的气候学分析,也还不多。这是本文分析的另外一个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初步研究得到以下结果:本文应用NECP 2000—2004年的每日4次的全球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1°×1°经/纬度网格)、中国气象局编写出版的《台风年鉴》(1951—1984年)和《热带气旋年鉴》(1985-2004年)所提供的热带气旋的路径、强度资料,分析了2000—2004年53个热带气旋(TC)最大风速半径与TC强度联系的平均特征,并用4个登陆TC的资料,对最大风速半径与TC强度的联系以及其登陆期间热带气旋温湿场的变化做了个例分析。结果表明:(1)在各个高度层上,平均最大风速半径与TC的强度存在着反相关。(2)通过4个登陆个例的分析,发现在TC的整个生命史中,最大风速半径与TC具有良好的反相位对应关系,切向最大风速则与TC中心强度正相关系。(3) TC在登陆期间中心强度迅速减小,同时其内部相对湿度加大,暖心结构转化为湿核结构。这一过程,水平上表现为湿度中心从TC登陆的一侧表层逐步向TC内核浸入;垂直方向上表现为高湿度区由TC下层向其上层伸展。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全国740站的降水资料(1961—2000年)及台风降水客观分离方法,分析了1951-2000年间影响中国的热带气旋降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0年间在西太平洋及南海地区共生成热带气旋1301个,其中对中国造成降水影响的有647个,有56%在我国登陆的。台风引起的我国境内降水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等频数线几乎与海岸线平行,向内陆急剧减小;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整体上与等频数线分布类似,但在内陆一些地区有大值区出现。在连云港以北地区较少出现台风降水,极端最大降水与最大降水频数出现在海南省;在华南台风引起的降水频数明显高于华东和华北,华东又高于华北,降水的大值区与登陆地段较为一致,多以登陆点为中心成扇状分布;台风降水在4~7月间逐渐增多,引起的降水范围逐步向北推进,8月份达到峰值,在9~11月间台风降水逐渐减少,降水范围逐步往南消退。华东各省TC降水的年际变化并不同步,各省TC年降水量多雨段、少雨段的相位不同。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22
  1.1 引言  11-12
  1.2 热带气旋研究的若干进展  12-18
    1.2.1 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  12-13
    1.2.2 热带气旋的结构  13-14
    1.2.3 热带气旋的运动  14-16
    1.2.4 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研究  16-18
  1.3 本文研究内容  18-19
  参考文献  19-22
第二章 热带气旋最大风速半径与强度变化的若干联系  22-38
  2.1 引言  22-24
  2.2 资料和分析方法  24-25
  2.3 r_m与热带气旋强度联系的平均特征  25-26
  2.4 r_m与热带气旋强度联系的个例分析  26-29
  2.5 热带气旋温湿场结构变化的个例分析  29-35
  2.6 本章小结  35-36
  参考文献  36-38
第三章 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降水气候特征  38-61
  3.1 引言  38-39
  3.2 资料和方法  39-44
  3.3 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年、月际变化  44-45
  3.4 影响中国的热带气旋年、月际变化  45-47
  3.5 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降水特征  47-55
    3.5.1 降水频数  48
    3.5.2 TC降水累计值  48-50
    3.5.3 季节变化对TC降水的影响  50-52
    3.5.4 在不同地点登陆热带气旋降水的分布特征  52-54
    3.5.5 中国热带气旋降水的空间分布  54-55
  3.6 华东区域TC降水量演变特征  55-58
  3.7 本章小结  58-59
  参考文献  59-61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61-63
致谢  63-64
论文附图  64-81

相似论文

  1. 西北太平洋超强台风活动特征分析,P444
  2. 粤西海域风暴潮增水与台风路径、登陆地点的关系探讨,P444
  3. 西北太平洋台风浪后报,P444
  4. 华南西部热带气旋强降水监测和预报方法研究,P457.8
  5. 热带气旋模型风场改进及其在LAGFD-WAM中的应用,P447
  6. 华东地区热带气旋降水的研究,P458.121
  7.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气候特征及风场计算研究,P444
  8. 越赤道气流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生频数的关系,P444
  9.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特征,P444
  10. 亚洲—太平洋涛动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关系的研究,P444
  11. 热带气旋经过岛屿地形强度及结构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P458.124
  12. 不同天气系统对海南岛降水的贡献及其变化的研究,P467
  13. 越南降水量的气候学特征分析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场的关系研究,P426.6
  14. 我东南沿海热带气旋的统计分析及其军事应用,P444
  15. 粤西长期海流观测揭示的低频流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P714.1
  16. 影响福建热带气旋异常的成因及预测模型,P444
  17. 基于TRMM卫星对强对流天气中闪电活动、雷达反射率及冰散射的研究,P444
  18. 船舶绕避热带气旋方案效益评估的研究,U675.9
  19. 近年来影响中国的热带气旋东折成因的诊断分析,P444
  20. 0518号台风“达维”近海迅速加强的数值模拟研究,P444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气象学) > 天气学 > 气旋、反气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