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纳米镍基催化剂用于甲烷裂解反应的研究

作 者: 曹磊
导 师: 李永丹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工业催化
关键词: 甲烷裂解 碳纤维 镍催化剂 反向浸渍法
分类号: O64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根据甲烷裂解过程中碳纤维的生长机理,设计并制备了具有高活性的纳米镍基催化剂。为调变活性组分Ni的晶粒大小,结晶程度及其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本文分别利用从Feitknecht母体结构出发的共沉淀法和从金属氧化物出发的反向浸渍法,得到了NiO结晶程度差别较大的Ni/Al2O3和Ni/SiO2系列催化剂。在两体系催化剂中分别引入少量铜,考查了铜对镍的调变作用。在管式反应器和热天平反应器中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了甲烷裂解的活性评价,对甲烷催化裂解和纳米碳形成的反应机理及活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利用TG/DTA表征了共沉淀法制备的Ni/Al2O3系列催化剂母体的煅烧,以及反向浸渍制备过程中Ni(OH)2的煅烧和浸渍后硅源的分解过程。利用XRD和TPR表征了所制备的Ni/Al2O3和Ni/SiO2系列氧化物的结构与还原特性。利用SEM,TEM和SAD表征了反向浸渍法制备的系列催化剂的颗粒形貌和结晶程度。研究表明,在本文的共沉淀条件下,得到了Feitknecht结构为母体的Ni/Al2O3催化剂,该结构煅烧得到以氧化镍晶格为骨架的混合金属氧化物,Al2O3对NiO晶粒存在高稳定作用和较强的相互作用。反向浸渍法得到的Ni/SiO2催化剂中NiO晶粒结晶度较高,SiO2作为结构助剂与NiO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阻止了NiO的烧结。两体系中助剂铜的引入对NiO晶粒存在调变作用。一方面,铜的存在使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降低,另一方面,铜的引入改善了NiO的结晶程度。在原位热天平中利用程序升温反应考查了所制备催化剂的积碳温区和最大积碳速率。在管式反应器中考查了所制备催化剂对甲烷裂解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反向浸渍法制备的Ni/SiO2系列催化剂中,Ni(OH)2母体的煅烧温度对催化活性影响很大,高温煅烧使NiO晶粒过大,活性下降。低温煅烧并添加少量Cu助剂的75Ni-8Cu/SiO2和75Ni-15Cu/SiO2催化剂均高于共沉淀法制备的Ni-Cu/Al2O3催化剂,其中75Ni-8Cu/SiO2具有最大的积碳速率。700℃下75Ni-8Cu/SiO2具有很高的甲烷裂解催化活性,但是失活很快;75Ni-15Cu/SiO2催化剂初活性略低,但是稳定性好,最终积碳量最大。对Ni/SiO2系列催化剂上生成的碳纤维进行SEM和TEM表征,结果显示,Ni/SiO2催化剂中Cu的加入使反应过程中Ni金属颗粒变形为近似于正六面体结构,晶粒长大到80~100 nm。TEM观察到Cu加入后催化剂上碳纤维的生长模式由顶端模式变为多方向章鱼状生长,碳层排布由鱼骨状变为平行排布。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环氧分子在碳纤维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TB332
  2. 碳纤维表面处理及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TB332
  3. 涂碳纤维导电针织物的传感性能研究,TS186
  4. 常压等离子体对碳纤维的表面改性及其放电过程的数值模拟,TQ342.742
  5. 聚丙烯腈基高模量碳纤维的表面处理,TB304
  6. ACF/PLGA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318.08
  7. 车用复合材料传动轴研究,U465.6
  8. 基于ACCC导线的输电线路增容改造初探,TM755
  9. 静电纺PAN基ACF制备工艺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TQ342.742
  10. GF/ACF电路屏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TB332
  11. 碳纤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研制及其性能分析,TB381
  12.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TB332
  13. 碳纤维基体二氧化铅电极制备及应用研究,X703
  14. 碳纤维布加固斜拉索性能研究,U443.38
  15. 超大跨径CFRP缆索悬索桥力学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U448.25
  16. 超大跨CFRP拉索斜拉桥力学性能分析,U448.27
  17.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埋入光纤Bragg光栅的传感研究,TN253
  18. 碳纤维/尼龙12复合粉末的制备与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TF123.74
  19. 镀膜碳纤维、碳化硅纤维与晶须增强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TB333
  20. T-700级碳纤维的表面特征评价及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TB332
  21. γ-射线辐照对T700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TB332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 化学动力学、催化作用 > 催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