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丁玲小说中的心理世界

作 者: 李晓娜
导 师: 林伟民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心理世界 丁玲 人物内心世界 人物心理 小说创作 中国二十世纪 心理展示 作家和作品 个人和社会 个性气质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丁玲是一位有着自己独特创作个性的作家。在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过程中,她用自己的作品记录了一代人的思考。 在本文中,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她的小说,对她的创作进行一次解读。 丁玲的小说创作不多,长短篇加起来也不过51篇,在全集中只占到了她全部创作的三分之一。但是通过这些作品,我们所能看到、体会到的却不是数字可以概括的,尤其是对于一位有着自己独特创作特色的作家而言。笔者认为,丁玲小说最重要的特色就在于她的心理描写。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从这一角度进入对丁玲小说的解读。 本篇论文共分四个部分。 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对丁玲小说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内容进行考察。笔者认为,在丁玲的小说创作中,她既把握住了对于纯粹个体生命的心理展示,例如孤独和欲望;同时也把握住了社会体的个人所有过的心理思索,例如面对个人和社会、个人和政治之间的矛盾选择时,人物有过的痛苦挣扎以及妥协后的无奈。 文章的第二部分则是对丁玲小说中展示人物心理的艺术手法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丁玲主要采用的是内心独白、内心分析、回忆和联想以及意识流等手法对人物心理进行了展示,并且这些手法的运用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着欧化和传统的更替。 文章的第三部分属于探源,笔者希望经由作家,对丁玲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在这一部分,笔者将主要通过丁玲的个性气质和艺术观念,探讨作家和作品中人物心理世界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部分为结束语,是作为总结和展望的部分存在的 总之,笔者希望经由丁玲的小说,经由她作品中人物的心理世界,能够达到对那一代知识分子所曾有过的心理世界进行分析。期待在风云变幻的今天,我们还可以聆听即将远去的一代人的心声。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英文摘要  6-7
引言  7-10
第一章 心理世界的主体内涵  10-24
  一、 孤独的个人体验  10-12
  二、 欲望的灵魂昭显  12-16
  三、 抉择的艰难境地  16-19
  四、 妥协的心态展示  19-24
第二章 心理世界的多样展示手法  24-36
  一、 内心独白与内心分析  24-28
  二、 回忆、幻想与联想  28-30
  三、 意识流  30-36
第三章 心理世界的形成原因  36-50
  一、 丁玲个性气质  36-44
  二、 丁玲的艺术观念  44-50
结语  50-53
参考文献  53-54

相似论文

  1. 从文学到革命—丁玲《北斗》、《解放日报》文艺栏时期心态研究,I206.6
  2. 陇右唐人小说研究,I207.41
  3. 论霍达小说的生命意识,I207.42
  4. 丁玲与鲁迅:女性命运的共同关爱与书写者,I207.42
  5. 广告中的仿拟现象分析,H052
  6. 中国寻根文学与拉美土著文学的联系,I73
  7. 未竟的现代性诉求,I207.42
  8. 被压抑的浪漫主义者,I207.42
  9. 认同与皈依,I207.42
  10. 论铁凝小说中的“节制之美”,I207.42
  11. 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生态意识探析,I561
  12. 论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艺术价值,J616-4
  13. 激情生命的时代演绎,I207.42
  14. 论鲁敏的中篇小说创作,I207.42
  15. 革命·文学·转型,I206.6
  16. 论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吉普斯》中吉普斯的心理嬗变,I561
  17. 楼盘广告语的心理顺应策略研究,H15
  18. “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文学案件研究,I206.7
  19. 汉语冗余否定的顺应论分析,H146
  20. 《红楼梦》中歇后语运用的顺应论阐释,H136
  21. 坚守中的转型与转型后的坚守,I207.4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