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俄罗斯新闻周刊《论据与事实》涉华报道研究(2001-2004)

作 者: 孙杨
导 师: 张威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论据与事实》 俄罗斯媒体 中国形象 涉华报道
分类号: G219.5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5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前苏联的解体和俄罗斯政治经济的变幻莫测,为俄罗斯媒体研究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此背景下,许多学者纷纷把注意力转向俄罗斯媒体的宏观研究,一些个别的、具有代表性的俄罗斯媒体正在退出研究者的视野。这种退出造成了某些重要研究领域的缺失。《论据与事实》周报创刊于1961年,是俄罗斯报业市场中少有的、跨越前苏联和俄罗斯联邦两个时代而立于不败之地的报纸。它的兴衰沉浮和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俄罗斯媒体的历史命运。本论文使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考察了2001年至2004年4月《论据与事实》中300多篇涉华报道,分析表明,俄罗斯媒体涉华报道在议题设置、报道内容、报道技巧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与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经常渗透的浓厚的意识形态迥异。作为俄罗斯发行量最大的政治经济刊物,《论据与事实》的涉华报道在表现中国形象的同时,也折射出俄罗斯各阶层的对华态度,诠释这些事实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最大的邻国俄罗斯联邦,并能为我国对外传播的策略提供某些现实依据。

全文目录


绪论  7-14
  一、 文献回顾  7-9
  二、 关于《论据与事实》  9-11
  三、 研究方法  11-14
第一章 苏联解体前夕的报业市场回顾及历史教训  14-19
第二章 《论据与事实》对中国形象的总体描述  19-21
第三章 涉华报道分类  21-50
  一、 经济类文章--“我们应该走中国的道路吗?”  21-32
  二、 政论类文章--“俄罗斯的东方伙伴”  32-41
  三、 文化及旅游类--“神秘的中国”  41-45
  四、 国防事务类--“要不要向中国出口俄罗斯的先进武器?”  45-47
  五、 其它--“很幸运,我们超过了中国”  47-50
第四章 正面、积极、进步:报道的主旋律  50-53
  一、 数量庞大  50
  二、 重点突出  50
  三、 客观报道手法  50-51
  四、 正面报道为主  51-53
结语  53-54
注释  54-56
参考文献  56-57
致谢  57-58

相似论文

  1. 贾斯汀·希尔和裘小龙笔下的中国形象,I106.4
  2.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mages in American Culture: from Mulan to Kung Fu Panda,J954
  3.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他者”,I712
  4. 博尔赫斯小说中的中国形象,I783
  5. 《纽约时报》(1997、2007)涉华报道比较研究,G219.712
  6. 论近现代日本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I313
  7. 利玛窦笔下的中国形象,K248.3
  8. 新时期文学中“乡土中国”形象的书写,I207.42
  9. 毛姆矛盾的中国观,I561
  10. 冷战后美国主流印刷媒体上的中国形象,G219.712
  11. 《人民日报》对美国总统访华报道研究,G212
  12. 《世界公民》里的中国形象,I561.074
  13. 西方传媒视角的中国观,D51
  14. 试论价值观在美国媒体客观报道中的作用,G219.712
  15. 2009年《纽约时报》上中国形象的框架分析,G219.712
  16. 从中国形象到中国精神,I516
  17.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看中国形象之构建,G812.13
  18. 纽约时报的涉华报道研究,G212
  19. 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中国形象,I712.074
  20. 亨利·米修在东方的心灵之旅,I565
  21. 德国汉学视角下的中国形象,K207.8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新闻学、新闻事业 > 世界各国新闻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