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徘徊在实用和审美之间的中国儒道文论

作 者: 冯晓青
导 师: 孙春旻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实用 审美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感性 理性 入世 出世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34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中国历史上,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注重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政教作用,提出了“诗言志”的观点,强调“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强调中和之美。以老庄为宗师的道家学派注重人的精神需求,强调文学的审美功能,提出“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滋味说”、“辨味”说等颇具美学意义的观念,主张自然之道,反对雕饰,强调虚静。在儒道两种文艺思想的旗帜下,涌现了众多的文学家和文论家,如司马迁、班固、王充、曹丕、陆机、刘勰、钟嵘、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皎然、司空图等,产生了异彩纷呈的文学作品和文论作品,如《诗大序》、《论衡》、《典论 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序》、《戏为六绝句》、《与元九书》、《原道》等。儒道两种文艺思想时而融合,时而对立,时而交叉。中国历代文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解读着中国的儒道思想,继承和发展着中国儒家和道家的文艺主张思想。 文学的功能问题始终是以实用性作为发展的主线,以审美性作为其发展的辅线。“中国历代文学研究者更为重视的是‘世’的伦理、实行、政治等功利内涵。所谓‘论世’注重的是文学是否有利于国家、天下的和睦、安定,个人人格的自我完善,民情风俗等。”(胡经之 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第25页)当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形势对文人不利时,文人们或者借助于文学表现自己的政治立场,劝诫统治者,如杜甫、白居易、韩愈等;或者退隐山林,保全自身,回归自然,如李白、嵇康、阮籍。当社会安定,文人们得以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时,他们就会不遗余力地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毫不吝啬地解开自己的智囊。跟文人的入世出世相呼应的是,他们在文学主张上有时侧重儒家,讲究实用;有时侧重道家讲究审美。总的来看,在中国文论史上,先儒后道的现象较为普遍。中国文论是在徘徊中前进,在摇摆中发展完善的。 无论在什么时代,文学艺术都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总之,实用性和审美性互为补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有人说,文学艺术是独立的,是能够离开社会政治而存在的,我认为,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在任何历史时期,任何艺术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政治生活,为文艺而文艺的作品,永远是没有市场的。研究文学的实用I性和审美性,意义就在这里。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中文)  3-5
内容摘要(英文)  5-8
前言  8-10
一、 先秦儒道思想对文艺功能的阐释  10-26
二、 经世致用-枝独秀的秦汉文论  26-31
三、 梗概多气恣肆横溢的魏晋文论  31-40
四、 实用审美平分秋色的唐宋文论  40-54
结语: 儒道文论徘徊对后世的影响及研究的现实意义  54-57
参考文献  57-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中国当代汉语诗歌阐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I207.25
  2. 离散非线性系统输入到状态稳定性研究,TP13
  3.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34
  4. 基于感性工学的家具把手及拉手设计研究,TS664.01
  5. 从南北方蒙古族服饰差异看环境对审美心理的影响,J523.5
  6. 中国区域行政合作的非均衡演进研究,D630
  7.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C913.68
  8. 中职幼师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G633.3
  9. 初中物理教学人文基础的研究,G633.7
  10. 电视传播中的粉丝文化效应,G223
  11. 权力和利益界定的国家战略,D80
  12. 盐城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研究,D422.6
  13. 高中古典文学教学与当代高中生人格培养,G633.3
  14. 蜂胶软胶囊增强免疫功能和毒理性研究,R285
  15.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伦理研究,B82-05
  16. 农村社会救助中村集体对民间救助资源的整合,F323.89
  17.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审美教育内化问题研究,G718.5
  18. 基于感性价值创造的中国用户小家电设计研究,TM925.02
  19. 安徽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R512.62
  20. 高低催眠易感人群催眠—暗示认知改变对照研究,R749
  21. 高等医学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G807.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