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海明威小说的语言特色新探

作 者: 刘进军
导 师: 杨冬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海明威小说 语言特色 《老人与海》 《乞力马扎罗的雪》 直觉体验 艺术意境 文学语言 口语化 文字 “冰山原则”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10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海明威不仅是文学大师,而且是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朴实无华,准确生动,简洁明了,海明威著名的“冰山原则”则更能体现出作家创作的航标。但由于中英语言上的差异,我们在研究海明威的艺术上的这些特点时多数是借助译成中文的作品来分析研究的。本文主要从英文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海明威的语言特色,来体现一种更为纯正的海明威语言。文章主要分为六大部分进行研究。朴实的语言海明威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细读海明威的作品,我们会明显地体会到其风味与能量不是靠形容词堆砌,不是靠“修辞术”,而是出于其简短的句式和准确的措词。他所采用的句式,以简短的陈述句为主,常常一连用几个简短的陈述句,中间用连接词and连接起来,偶尔也用then 和 so,但是却很少用主从复合句。文字上,他偏爱英语里的基本词汇—--即含义具体,音节不多的常用词,他侧重名词而少用形容词,侧重动词而少用副词。用名词和动词直接触及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使事物的基本色彩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是以对文字的修饰雕琢来哗众取宠。他总是选择那些尽可能不直接影响读者,却能使读者产生联想的词句。在海明威看来,你只要把事物摆出就行,至于它怎么样,读者自然会鉴别。然而就在这朴实无华、平淡无奇的文字中,人们所体味到的却是精确而又充满深刻底蕴的艺术意境。本部分对《老人与海》及《白象似的群山》中的部分语言进行了分析。可视可感的语言海明威不是思辩的哲学家,而是感觉的艺术家;他的小说不是对生活理性分析的成果,而是对生活直觉体验的收获。海明威利用高度清晰可视化语言把作家的智性思辩从艺术形象中清除出去,用各种感觉上的<WP=48>语言织成了一张无穷的网,将视觉、嗅觉、触觉、听觉捕捉到第一感官印象付诸语言,写出了事物具体的形状、态势、颜色、味道、声音,不掺杂任何理性的思考,凭直觉体验世界和人生,以直接得令人吃惊的物象表现宇宙和生命,因而西方有些批评家说,海明威的描写和电影摄像机的作用颇为相像。他擅长以简洁的语言绘制出鲜明如画的场景,创造出意蕴丰富的物象。这种创作风格程度不同地受到过法国印象派大师保罗.塞尚和意象诗歌的影响。塞尚曾经给艺术真实下过这样的定义:“给感觉和知觉具体形式”。这同海明威的创作方法和目的是不谋而合的。本部分是通过《乞力马扎罗的雪》、《在异乡》和《雨里的猫》的部分描写来观察这一特征的。直观的语言本节分析海明威语言的直观性,主要是从他运用文字本身的角度去研究的。当我们阅读一部作品时,最先接触到的不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而是表现作品内容的“符号”—文字。海明威通过运用文字本身给人从视觉上形成的第一感觉来达到表现情节的目的。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在描述一个悲伤的场合时,还要用到happy(高兴)这个词,我们就可考虑使用not unhappy,虽然两者表现的意思都是相同的,但not unhappy给人的视觉及心理感受却会比happy更贴切,更符合悲伤场合的使用。因此文字的直观性要比它的内涵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本部分的观点在以往的任何研究中均未提及,也是作者十分引以为豪的“重大发现”。通过对《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的雪》、《白象似的群山》、《等了一整天》及《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部分文字重点加以分析。简约的语言英国作家赫·欧·贝茨说,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他斩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他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他删去了解释、探讨,甚至于议论;砍掉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清除了古老神圣,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直到最后,通过疏疏落落,经受了锤炼的文字,<WP=49>眼前才豁然开朗,能有所见。”在海明威看来,冗繁的笔墨是艺术的天敌,语言的简约是艺术成功的奥秘。他那简约的文字,蕴涵着多层面的意味,为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他所建构的“冰山艺术”,形成了一代文风,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本部分是通过《老人与海》、《杀人者》及《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快乐生活》中的部分描写来观察这一特征的。口语化的语言文字要表现人的生命和情感,文学语言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贴近生命和情感的实际。海明威采用活泼的口语,日常用语,民间俗语和街头俚语,使文学语言反朴归真。这种带有原始主义色调的语言,在高雅者看来粗俗浅薄,缺乏文采。其实这种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生活实际和生命实在,因而也就更具有艺术活力,具有鲜明的知觉性,新生性和活跃性。海明威的口语自有其特征,他写出了绝对“风格化的口语。”海明威把美国口语经过提炼,应用到书面文章中,给文学作品带来了生气。他不喜欢广征博引,摆出一幅学问家的模样。海明威采用净化了的口语,一是更容易体现人物的个性,因为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平民百姓,咬文嚼字不符合人物的身份;二是能够清楚地揭示人物心理,由于口语朴实贴切,避免了文字的晦涩带来的人为的模糊。海明威的语言中单音节的词多,连接词and多,因为他符合口语习惯,他在作品中常常使用goddamn, bitch, baster, hell等类的“粗话”

全文目录


一、 引 言  5-8
二、 朴实的语言  8-11
三、 可视可感的语言  11-16
四、 直观的语言  16-23
五、 简约的语言  23-27
六、 口语化的语言  27-30
七、 含蓄的语言  30-41
八、 结 语  41-44
注 释  44-45
参考文献  45-47
论文摘要(中文)  47-51
论文摘要(英文)  51-54

相似论文

  1.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2. 女装品牌文字标识对消费者感知的影响分析,F274
  3. 轮胎模具非线性文字加工路径规划算法研究,TQ330.6
  4. 英文教科书多模态语篇的对比分析,H315
  5. 文字作品集体管理制度研究,D923.41
  6. 泰国华文文学作品语言变异研究,H195
  7. 汽车轮胎表面标识识别系统的设计与研究,TP391.41
  8. 企业邮件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93.098
  9. 彝族文字图形化研究及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524
  10. 文字交际应用研究,H12
  11. 河北出土商周青铜礼器、杂器铭文辑证,K875
  12. 中国岩画与中国文字的关系,K879.4
  13. 试论新石器时代陶器符号的前文字属性,K877
  14. 文字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J524.2
  15. 东巴文字的构形艺术及其平面设计应用研究,J524
  16. 中国传统文字装饰性研究,J525
  17. 同构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524
  18. 平面设计视野下图形文字化,J524
  19.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词语理据性对比研究,H313
  20. 小说《双城记》中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H315
  21. 《中国汉字学批判》研究,H12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