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发生、监测与扑救的研究

作 者: 姚树人
导 师: 胡海清;苏慧民
学 校: 东北林业大学
专 业: 林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干雷暴 雷击火 监测 预报 扑救
分类号: S76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大量收集国内外雷击火研究成果和野外调查,综合论证了雷击火这一难以控制的自然现象,他的形成机理的复杂性、预测预报的多因子性以及在引发森林火灾方面预防、监测扑救的特殊性。论述了雷击火与雷暴的活动密切相关。雷暴,尤其是干雷暴的出现时,遇到森林火灾多发地区,雷击火常常也多。雷击火有其地理、时间和地形分布特征。雷电作为一个随机干扰因子引发森林火灾,使得对雷击火的预防、监测与扑救变得更加困难。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预防和监测雷击火的综合方法,结合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可燃物的不同类型论证了在扑救森林火灾时应采取的扑救方法以及应引起高度重视的扑火人员安全等问题。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森林类型的改变,环境的恶化,尤其是2002年夏季在我国发生了有史以来的,因雷击火引发的特大森林火灾,再次告诫我们要深入研究雷击火发生机理,以便提高预防、监测与扑救雷击火手段的重要性。论文提出了在我国雷击火发生占38%的大兴安岭林区因采取的科学防范措施的建议。在预防、监测与扑救雷击火的对策上,应高度重视和加强雷击火形成机理、预测预报以及实时监测、扑救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7
1 前言  7-13
  1.1 国内外对雷击火的研究现状  8-12
    1.1.1 对雷击火形成机理的研究  8-9
    1.1.2 对雷击火监测预报的研究  9-11
    1.1.3 对雷击火的分布研究  11-12
    1.1.4 对雷击火扑救的研究  12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3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13-15
  2.1 我国雷击火主要发生地区概况  13-14
    2.1.1 大兴安岭林区概况  13-14
  2.2 大兴安岭呼中区概况  14
  2.3 研究方法  14-15
3 研究地雷击火概况  15-20
  3.1 雷击火时空分布特点  16-17
  3.2 雷击火与气候的关系  17-20
4 雷击火的发生机理  20-27
  4.1 资料收集  20
  4.2 野外测定方法  20
    4.2.1 雷击可燃物测定  20
    4.2.2 地形测定  20
  4.3 数据分析  20-22
    4.3.1 GIS分析  20
    4.3.2 雷击火发生频率计算  20-22
    4.3.3 拟合曲线分析  22
  4.4 结果分析  22-27
    4.4.1 雷击火发生时间分布  22-23
    4.4.2 可燃物  23-24
    4.4.3 气象条件  24-25
    4.4.4 地理因素  25-27
5 雷击火的监测与预防  27-33
  5.1 雷击火的监测  27-31
    5.1.1 闪电探测原理  27
    5.1.2 闪电定位系统  27-29
    5.1.3 大兴安岭林区的多站闪电定位系统  29-30
    5.1.4 单站雷电传感器  30
    5.1.5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  30
    5.1.6 利用其它工具探测  30-31
  5.2 雷击火的预防  31-33
6 雷击火扑救方法  33-42
  6.1 发生干雷暴后应采取的措施  33-34
  6.2 次生林或过伐林雷击火扑救方法  34-35
  6.3 荒山草地雷击火扑救方法  35-37
    6.3.1 火头离林缘较近时的扑救方法  36-37
    6.3.2 火头离林缘较远时的扑救方法  37
  6.4 原始林雷击火扑救方法  37-41
    6.4.1 原始林雷击火蔓延的特点  37-38
    6.4.2 火强度特点  38
    6.4.3 林火种类特点  38-39
    6.4.4 林火熄灭的特点  39
    6.4.5 扑救方法  39-41
  6.6 扑救火灾应注意的问题  41-42
7 结论与建议  42-44
  7.1 结论  42-43
  7.2 建议  43-44
参考文献  44-47
致谢  47

相似论文

  1. 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TP3
  2. 传感器网络中渐变事件监测研究,TP212.9
  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其在可穿戴计算机上的应用,TP202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544.1
  5. 马铃薯甲虫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机理,S435.32
  6. 基于ArcGIS Server的农区水质遥感反演信息系统构建研究,S127
  7. 红火蚁(膜翅目:蚁科)监测盒研制及其在集装箱检疫中的应用,S41-30
  8. 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水稻的光谱特征,S435.112
  9. 烟粉虱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及BtGluClα1基因组结构的分析,S433
  10.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夏玉米氮素营养与生长监测研究,S513
  11. 双季稻群体生长与氮吸收对密度和氮肥的响应及其NDVI诊断,S511
  12. 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酸化动态及调控措施研究,S571.1
  13. 基于HJ卫星混合像元分解的水稻生长监测技术研究,S511
  14. 大兴安岭新林地区樟子松树轮δ13C的气候意义,S791.253
  15. 中国的教育公平监测: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G521
  16. 基于遥感信息与模型耦合的小麦生长监测预测技术研究,S512.1
  17. 江苏省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及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探讨,S854
  18. 基于共振峰的OSAHS筛查,R766
  19.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瓦斯监测系统的研究,TN929.5
  20. 矿井水文监测系统的可靠性技术研究及应用,TD742.1
  21. 受小窑区威胁综采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TD752.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保护学 > 林火 > 森林防火与灭火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