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含有拓扑缺陷碳纳米管电学性能的研究

作 者: 张丽芳
导 师: 胡慧芳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凝聚态物理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拓扑缺陷 异质结 电子-电子关联 电荷密度 电子态密度
分类号: TB38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2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碳纳米管是在1991年日本S.Iijima首次发现的。作为一种新的准一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利用它的电学性能在研制和开发纳米器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十几年来倍受人们的关注,因此成为国际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在制备碳纳米管的过程中会有拓扑缺陷(5/7)产生,从而可形成各种‘结’,本文旨在研究含有拓扑缺陷对碳纳米管的电学性能。 本文首先在紧束缚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扩展的Su-Schriffer-Heeger(SSH)模型,在实空间研究了在完整的“zigzag”碳纳米管中引入不同分布不同排列的五边形-七边形拓扑缺陷对(5/7)所形成的各种‘结’的电学性能。计算了在碳纳米管中分别引入5/7,5/6/7,5/6/6/7拓扑缺陷所构成的(9,0)-(8,0),(9,0)-(7,0)和(9,0)-(6,0)三种系统和沿周长方向并排引入两个五边形-七边形拓扑缺陷对所形成(9,0)-(9,0),(8,0)-(8,0)系统的电子结构和电子态密度。在此基础上,计入系统的库仑相互作用,并对电子关联相互作用采用了Hartree—Fork自洽场近似下,研究了电子关联对碳纳米管电学性能的影响。另外,在波矢空间,我们计算了在考虑次近邻电子跃迁作用下,理想锯齿型碳纳米管(9,0)和(10,0)电子结构及电子态密度。 研究表明,这些五边形和七边形拓扑缺陷不仅改变碳管的直径,支配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学行为,而且随着拓扑缺陷在碳管中分布和排列方式的不同,碳管电学性能也明显不同。因此,可以研制出基于这些‘结’的不同的电子器件基元。电子-电子相互作用使得能带结构整体向能量高的方向移动,随着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强度U、V的增大,能带宽度逐渐拓宽,而能隙的变化大小取决于u、V的取值范围;另外,计入U、V使得电荷密度发生了重新分布,而且在缺陷及其周围格点上出现了束缚电荷;费米能级向能量升高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新的费米能级点出现了电子局域态。最后,在波矢空间,研究了次近邻电子跃迁对理想锯齿型碳纳米管(9,0)和(10,0)电子结构影响,结果表明,次近邻电子跃迁使得总的能带宽度加宽,但是各能带的简并度不变,特别是金属型碳管(9,0)出现了能隙;根据参数t的不同,碳管(9,0)和(10,0)的能隙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这些现象说明,拓扑缺陷,电子-电子相互作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用,次近邻电子跃迁对碳纳米管的电学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8
第一章 绪论  8-20
  1.1 引言  8-9
  1.2 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  9-13
  1.3 碳纳米管的制备  13-14
  1.4 碳纳米管的应用前景  14-18
  1.5 本文的工作目的  18-20
第二章 含有五边形-七边形拓扑缺陷对的碳纳米管的电学性能  20-33
  2.1 SSH哈密顿模型  20-23
  2.2 含有拓扑缺陷的碳纳米管的电学性能  23-31
    2.2.1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23-25
    2.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5-31
  2.3 总结  31-33
第三章 碳纳米管中库仑作用对其电学性能的影响  33-42
  3.1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33-34
  3.2 结果讨论与分析  34-41
  3.3 总结  41-42
第四章 次近邻电子跳跃对理想锯齿型碳纳米管电学性能的影响  42-54
  4.1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42-44
  4.2 计算结果  44-53
  4.3 总结  53-54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4-57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54-55
  5.2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55-57
参考文献  57-62
致谢  62-63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63

相似论文

  1. PBO/SWNT复合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TQ340.64
  2. 多壁碳纳米管负载Au@Pt、Au@Pd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O643.36
  3. 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物电极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O657.1
  4. SnO2/CNTs复合体的可控制备及气敏性研究,TB383.1
  5. MWCNTs与ZnO/Sn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NO气敏性研究,TB33
  6. 单壁碳纳米管阵列制备及其粘附力研究,TB383.1
  7. 纳米银修饰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杀菌性能研究,TB383.1
  8. 用于电化学电容器的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383.1
  9. 非晶硅/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的研究,TM914.4
  10. 硅衬底上AlGaN/GaN异质结材料的生长研究,TN304.05
  11. 新型钨酸铋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改性及降解低浓度甲苯性能研究,O643.3
  12. ZnSe/Si异质结纳米线的研究,TB383.1
  13. 氮掺杂SO42-/TiO2光催化剂的一步沉淀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O643.36
  14.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生化出水的降解研究,X703
  15.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和纳米材料固定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TP212.3
  16. 压力对MOSFET跨导调制的研究,TN386.1
  17. 共振光散射测定辣根过氧化物酶及功能化碳纳米管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Q946
  18. 铝合金电阻点焊熔核质量强化研究,TG453.9
  19. 基于低维纳米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TP212.3
  20. 碳纳米管制备及其在光伏领域的应用展望,TB383.1
  21. 单壁碳纳米管在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O613.7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特种结构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