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强化混凝-气浮工艺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MA)的研究

作 者: 吴秋丽
导 师: 解明曙;王毅力
学 校: 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强化混凝 溶气气浮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铜绿微囊藻
分类号: X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340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铜绿微囊藻(MA)作为富营养化水体中的重要藻类,其能产生藻毒素等危害极大的污染物而日益受到关注,本论文针对此种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问题,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为药剂,研究强化混凝-溶气气浮技术的影响因素和工艺参数。先后试验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投药量、原水pH值、离子强度、快速混合的搅拌强度和时间,絮凝搅拌的强度和时间,回流比及共聚回流比等因素在上述工艺中的影响趋势,确定各因素的最佳范围。研究结果表明: 聚合氯化铝(PAC)的处理效果要优于硫酸铝(ALS),当投药量(以Al3+计)大于0.087mmol/l时,PAC的处理效果明显高于ALS,并且PAC投药量范围广,稳定性高,在较低投药量下,聚合氯化铁(PFC)的处理效果要优于氯化铁(FCL),当高投药量时,PFC和FCL处理效果大致相同,铝盐对水体浊度色度去除效果明显高于铁盐,由于铁盐颜色为红棕色,投加之后会影响水体颜色,从而降低水体浊度色度的去除效果。但是,铁盐对水体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比铝盐好。能达到50%以上。确定PAC,PFC为最佳絮凝剂;PAC最佳投药点(以Al3+计)为1.39mmol/l,PFC最佳投药点(以Fe3+计)为0.56mmol/l,ALS最佳投药点(以Al3+计)为0.087mmol/l,FCL最佳投药点(以Fe3+计)为0.74 mmol/l。 最佳投药量时,对于PAC,确定原水最佳pH值范围在6.06~8.38左右;对于PFC,确定原水最佳pH值范围在6.46~8.73左右;对于ALS,确定原水最佳pH值范围在5.85左右;对于FCL,确定原水最佳pH值范围在8.35左右。 离子强度的影响表明:当离子强度较小时,以PAC做絮凝剂,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而以PFC为絮凝剂,离子强度较大时,处理效果较好;对于ALS,离子浓度较大时,水体浊度色度去除效果较高,而离子浓度中等时,有机物去除效果好;对于FCL,离子强度较低时,可以提高水体去除效果。 通过水力条件优化表明:以PAC为絮凝剂,混合强度G为500s-1,混合时间t为60s时,絮凝搅拌强度G为50s-1,反应时间t 5min;以PFC为絮凝剂时:混合强度G为750s-1,时间t为90s,絮凝搅拌强度G为50s-1,反应时间t为5min。 最佳回流比的优化结果是:以PAC为絮凝剂,回流比为10%时达到了较好的去除效果,以PFC为絮凝剂,回流比为10%~12%时达到了较好的去除效果。 优化共聚回流比:以PAC为絮凝剂,共聚回流比为3/7时,达到最佳去除效果,以PFC为絮凝剂时,聚回流比为5/5时,达到最佳去除效果,共聚回流的效果优于传统回流效果。

全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  8-11
  1.1 问题的提出  8-9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1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1-32
  2.1 混凝理论及研究进展  11-19
    2.1.1 凝聚絮凝作用机理的研究  11-13
    2.1.2 絮凝剂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3-16
      2.1.2.1 絮凝剂的形态  13-16
    2.1.3 强化混凝的研究发展  16-19
  2.2 气浮工艺原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9-29
    2.2.1 气浮研究理论基础  19-25
      2.2.1.1 水体颗粒物  20
      2.2.1.2 水中气泡的形成及特性  20-21
      2.2.1.3 絮粒的形成及特性  21-22
      2.2.1.4 气泡与絮粒的粘附  22-25
    2.2.2 气浮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25-29
  2.3 给水水源藻类的污染及去除  29-32
    2.3.1 藻类的来源  29
    2.3.2 藻类污染的水质特征与危害  29
    2.3.3 除藻技术  29-32
      2.3.3.1 物理法  29-30
      2.3.3.2 化学法  30
      2.3.3.3 生物处理  30-32
第三章 实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32-36
  3.1 实验材料  32-33
    3.1.1 实验藻类  32
    3.1.2 培养基  32
    3.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
    3.1.4 接种材料  32-33
    3.1.5 气浮静态水处理实验材料  33
  3.2 实验装置  33
  3.3 实验方法  33-36
    3.3.1 藻种的培养与观察  33
    3.3.2 铜绿微囊藻降解的测定方法  33-34
    3.3.3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34-35
    3.3.4 气浮处理藻类水体实验方法  35-36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6-83
  4.1 混凝化学因素影响研究  36-66
    4.1.1 最佳投药量的优化研究  36-44
      4.1.1.1 聚合氯化铝(PAC)最佳投药量的研究  36-38
      4.1.1.2 聚合氯化铁(PFC)最佳投药量的研究  38-40
      4.1.1.3 硫酸铝最佳投药量的研究  40-41
      4.1.1.4 氯化铁最佳投药量的研究  41-43
      4.1.1.5 小结  43-44
    4.1.2 pH值的优化研究  44-61
      4.1.2.1 PAC为絮凝剂时原水PH值的优化研究  44-48
      4.1.2.2 PFC为絮凝剂时原水PH值的优化研究  48-52
      4.1.2.3 ALS为絮凝剂时原水PH值的优化研究  52-56
      4.1.2.4 FCL为絮凝剂时原水PH值的优化研究  56-59
      4.1.2.5 小结  59-61
    4.1.3 离子强度的影响  61-66
      4.1.3.1 PAC优化离子强度研究与讨论  61-62
      4.1.3.2 PFC优化离子强度研究与讨论  62-63
      4.1.3.3 ALS优化离子强度研究与讨论  63-64
      4.1.3.4 FCL优化离子强度研究与讨论  64-66
  4.2 水力条件的影响研究  66-76
    4.2.1 快速混合强度和时间研究  66-71
      4.2.1.1 以PAC为絮凝剂快速混合条件的优化  66-68
      4.2.1.2 以PFC为絮凝剂快速混合条件的优化  68-71
    4.2.2 絮凝强度和时间的研究  71-76
      4.2.2.1 以PAC为絮凝剂时反应搅拌强度研究  71-74
      4.2.2.2 以PFC为絮凝剂时反应搅拌强度研究  74-76
  4.3 回流方式的影响研究  76-83
    4.3.1 不同回流比的影响研究(一次回流法)  76-79
      4.3.1.1 PAC不同回流比影响研究  76-78
      4.3.1.2 PFC不同回流比影响研究  78-79
    4.3.2 共聚时回流分配比例的影响(两次回流法)  79-83
      4.3.2.1 PAC絮凝前后回流分配比例研究  79-80
      4.3.2.2 PFC絮凝前后回流分配比例研究  80-83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83-85
  5.1 研究结论  83-84
  5.2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84-85
参考文献  85-92
个人简介  92
导师简介  92-94
致谢  94

相似论文

  1. 分阶段多级厌氧—交叉流好氧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中试研究,X791
  2. 硅藻土强化混凝—滤布滤池工艺处理洗浴废水,X703
  3. 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溶藻物质特性的研究,X173
  4. 氮磷浓度对溞—藻—草三者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影响研究,X173
  5. 扰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X173
  6. 不同培养条件对产毒铜绿微囊藻和不产毒铜绿微囊藻生长竞争的影响,X173
  7. 藻类荧光对重金属毒性响应规律的研究,X173
  8. DAF溶气释放反应系统的开发研究,X703
  9. 复配混凝剂(PAC-PDMDAAC)处理嘉陵江水源水试验研究,TU991.2
  10. 环境因子对太湖两种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X173
  11. 稻麦秸秆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X172
  12. 一株溶藻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的初步研究,X52
  13. 粉煤灰中硅铝铁的强化浸出及聚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的合成,X703.5
  14. 强化混凝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TU991.2
  15. UV_(365)/NaNO_2对Microcystin-LR的降解机理及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X173
  16. 溶藻菌的筛选及其溶藻特性的研究,X172
  17. Ca,Mg等元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的研究,X173
  18. 铜绿微囊藻对罗氏沼虾和大型溞毒性作用的研究,X174
  19. 中药除藻剂的筛选及其对铜绿微囊藻降解特性的研究,X524
  20. 强化混凝降低饮用水中残余铝含量研究,TU991.2
  21. 硝化细菌制剂对水华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X172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