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唐代“三书”俗字研究

作 者: 何继军
导 师: 詹绪佐
学 校: 安徽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干禄字书》 《五经文字》 《九经字样》 俗字
分类号: H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352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唐代《干禄字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这三部字书(简称唐代“三书”),是汉语文字学史上重要的三部字样书。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界定了俗字的定义、名称与范围,交代了“三书”俗字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所使用的版本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研究唐代“三书”产生的背景。第三章简要介绍了唐代“三书”的作者、由来、内容、体例及俗字概况。第四章主要归纳了唐代“三书”俗字的七大类型对之进行理据分析并寻出“三书”俗字产生与传播的原因。第五章总结了唐代“三书”俗字的六大特点并概述了唐代“三书”俗字研究的意义。 总之,深入研究唐代“三书”的俗字是研究近代文字的起点;研究唐代“三书”的俗字,可以了解唐代的用字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汉语文字学研究头重脚轻的不良局面,从而建立完整的汉语文字学体系。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7-13
  第一节 俗字的定义、名称  7-9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价值  9-11
  第三节 版本及研究方法  11-13
第二章 唐代“三书”产生的背景  13-15
第三章 唐代“三书”的作者、由来、内容、体例、正字观及俗字概况  15-23
  第一节 唐代“三书”的作者、由来、内容、体例与正字观  15-18
  第二节 唐代“三书”俗字概况  18-23
第四章 唐代“三书”俗字的类型及其相关分析  23-45
  第一节 唐代“三书”俗字的类型及其统计  23-38
  第二节 唐代“三书”俗字的理据分析及其产生与传播的心理认知分析  38-45
第五章 唐代“三书”俗字的特点及其研究的意义  45-53
  第一节 唐代“三书”俗字的特点  45-48
  第二节 唐代“三书”俗字研究的意义  48-53
注释  53-55
引用书目及参考文献  55-59
后记  59-60
附: 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60

相似论文

  1. 日藏古抄《百二十咏诗注》俗字研究,H12
  2. 敦煌寫卷《道行般若經》用字研究及校勘,G256
  3. 《五经文字》重文考,H162
  4. 韩中现行汉字字形比较,H122
  5. 唐代字样学研究,H12
  6. 诗经异文研究,I206.2
  7. 《释名》声训研究,H13
  8. 《华严音义》研究,H113.6
  9. 明刊闽南方言戏文中的语言研究,I207.3
  10. 楷书部件演变研究,J292.1
  11. 古写本《群书治要·后汉书》异文研究,H124.3
  12.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K877.45
  13. 俄敦二八二二号寫卷《杂集时用要字》研究,G256
  14. 敦煌《壇经》写本俗字研究,H124.3
  15. 《说文解字》徐铉所注俗字研究,H121
  16. 慧琳《一切经音义》俗字研究,H121
  17. 《宋元以来俗字谱》俗字研究,H121
  18. 《唐五代韵书集存》俗字研究,H121
  19. 《俗书刊误》研究,H121
  20. 《大正藏》第八十五卷录文考订及语言研究,G256.3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文字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