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国言情小说的现代性

作 者: 朱贺福
导 师: 吴其南
学 校: 温州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民国言情小说 现代性 《玉梨魂》 《啼笑因缘》 《秋海棠》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民国言情小说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学现代性的世俗代表,和“五四”新文学一样同为一种现代性的表意方式。以《玉梨魂》《啼笑因缘》《秋海棠》为代表的言情小说用现实主义手法反映当时社会普遍关心的婚恋家庭等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意识和时代关怀。本文试图从现代性的角度对民国时期形成文坛热潮的言情小说创作进行价值重估,主要以民国言情小说三大经典文本《玉梨魂》(1912)《啼笑因缘》(1930)《秋海棠》(1941)为考察对象,在现代性的多重视野中选取最能体现民国言情小说的平民意识视角进行生存解读,推进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由边缘向文学中心转移,反思现代文学史政治性书写对文学本性的偏离,重塑经典文本的现代性阐释。从现代爱情、平民意识、现代艺术形式等方面分析其中包含的现代性特征;并结合当时小说创作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和题材内容、创作手法等方面对传统与现代传承与转变,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探究民国言情小说繁荣的深层现代性原因。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引言  6-9
第一章 对现代爱情和婚姻自由的追求  9-17
  第一节 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  9-12
  第二节 追求独立自主的婚姻  12-14
  第三节 灵肉一体的现代爱情  14-17
第二章 以平民的视角展示生活世相  17-25
  第一节 都市现代进程中的市民生活  17-20
  第二节 社会现代转型中的平民意识  20-22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交融时的民俗风情  22-25
第三章 走向现代的小说艺术形式探索  25-33
  第一节 与俗众相通的先锋叙事  25-28
  第二节 翻译小说与商业消费下的文体创新  28-30
  第三节 出版、电影等现代媒体对作家作品写作的影响  30-33
结语  33-35
注释  35-38
参考文献  38-42
致谢  42-4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目录  43

相似论文

  1. 来华西方左翼思想家看社会主义在中国,D61
  2. 毛泽东时代的现代性想象,J209.2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思想研究,A811
  4. 论哈恰图良《十首儿童钢琴曲》的民族性与现代性,J624.1
  5. 论1980年代文学中的青春话语,I206.6
  6.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D09
  7. 陕西油画艺术发展考察及其现代性研究,J213
  8. 扬弃与建构: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异化理论,A811
  9. 马克思:自由与解放的天国历程—《论犹太人问题》解读,A811
  10. 基于实践的现代性批判,A811
  11. 现代性视野中的打工诗歌,I207.25
  12. 转型期的郭沫若自传研究,I207.5
  13. 现代性社会背景下人之价值心理的合理性,B018
  14. 追寻生命的奥义,I207.42
  15. 尼采反现代性思想探析,B516.47
  16. 自由个性的困境——时尚的现代性悖论研究,B849
  17. 论波德莱尔审美现代性思想,I01
  18. 中华秋海棠甾醇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微胶囊化研究,TQ914.1
  19. 20世纪初期美国南方文学中的小镇研究,I712
  20. 鲁迅与现代性及世纪末情绪,I210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