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离骚》的多维透视

作 者: 杨璞
导 师: 韩高年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古代文学
关键词: 《离骚》 文艺学 文化学 民俗学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离骚》是楚辞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篇章,从古至今对它的研究极其繁多。此一方面是因《离骚》本身极具内蕴,另一方面也是诸位学者在研究过程当中不断再现和拓展的结果。最为重要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离骚》研究和时代思潮相结合总能呈现出新的生机。发展到二十世纪,世界文化交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不断涌现,《离骚》研究也改变了单一研究的局面,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近年来,由于国学日益受到重视,《离骚》研究可以说达到了繁盛的局面,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单篇论文和学术论著出现。楚辞研究领域研究者辈出,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不同的研究方法作为切入点,对《离骚》进行多角度的审视,并结合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对《离骚》研究的规律、文化背景、民俗事象作深入的探索。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讲述本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从文艺学角度解读《离骚》。此部分主要从《离骚》的整体研究出发,探讨《离骚》研究中文本、作家、研究者和时代的相互关系,并对历代研究观点作一梳理,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运用文艺学的原理从宏观上把握《离骚》研究的时代变化,反映出研究不断深入的轨迹。第三部分为从文化学的角度解读《离骚》。从这一角度出发,主要探讨《离骚》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离骚》是屈原融合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结果,但从《离骚》中也能看出其他文化因子的影响。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离骚》中呈现出现实主义的特色。在楚文化的影响下,《离骚》主要呈现巫文化特色。其它文化共同作用,使得《离骚》的文化气息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第四部分为从民俗学角度解读《离骚》。《离骚》的形成与民俗息息相关,屈原在完成这部作品时,就充分利用了当时的民俗事象。本文选取其中较有特色的服饰习俗、卜筮习俗、图腾崇拜习俗,从中可以看出屈原将其艺术化的展现在作品中,使得作品极具魅力。而通过对习俗的了解、还原也可以深入的分析《离骚》。第五部分为结语,总结《离骚》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特色。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3
第一章 《离骚》文艺学解读  13-33
  第一节《离骚》研究中的“四要素”  13-16
  第二节 《离骚》研究的“双中心”模式  16-33
    一、第一个中心是作品《离骚》  16-28
    二、第二个中心是研究者  28-33
第二章 《离骚》的文化学解读  33-51
  第一节 楚文化的核心文化  33-40
    一、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33-36
    二、楚文化与土著文化的关系  36-40
  第三节 《离骚》中的多种文化因素  40-51
    一、中原文化影响下《离骚》的现实精神  41-44
    二、巫文化氛围对《离骚》的影响  44-48
    三、其他文化因子对《离骚》的影响  48-51
第三章 《离骚》的民俗学解读  51-66
  第一节 《离骚》中的服饰习俗  51-56
    一、楚人服饰习俗及其演变  51-54
    二、屈原在《离骚》中对服饰习俗的艺术化运用  54-56
  第二节 《离骚》中的占卜习俗  56-60
    一、《离骚》占卜习俗考察  56-59
    二、《离骚》占卜的文化信息  59-60
  第三节 《离骚》中的图腾崇拜习俗  60-66
    一、先秦龙凤图腾崇拜的演变  60-63
    二、《离骚》对图腾崇拜习俗的艺术化运用  63-66
结语  66-67
参考文献  67-70
后记  70

相似论文

  1. 基于小学各学段特征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G625.1
  2. 论白璧德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及其影响,I206.6
  3. 近代日本都市民俗学的发展对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借鉴意义,K890
  4. 从阐释学视角比较《离骚》四种英译本的翻译风格,I046
  5. 新时期红学新方法论,I207.411
  6. 《楚辞》专题研究,I206.2
  7. 论民俗学视角下的周作人散文创作,I207.6
  8. 邢台扇鼓研究,J607
  9. 当代中国文艺学教材体系建构之研究,I0-4
  10. 乡村基督教的信仰与传播现状研究,B978
  11. 文艺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论争:维特根斯坦与中国,I0
  12. 近30年“文艺美学”研究,I01
  13. 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初探,K092
  14. “三言二拍”的民俗学价值,I207.41
  15. 数字媒介时代文艺学边界问题研究,I0
  16. 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现代创新,I0
  17. 体系 精神 方法,I0
  18. 清代以前妈祖文献的演变及其价值研究,G256
  19. 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生成背景研究,I01
  20. 从神圣到世俗,I207.9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