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事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作 者: 郑瑞平
导 师: 李祖军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诉讼法学
关键词: 证据排除规则 民事证据 证据能力 最佳证据规则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大陆法系国家 事实审理 对证据提出异议 适用情形 言词辩论
分类号: D91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35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证据是事实审理者窥知过去事实的唯一手段。呈现在眼前的证据纷繁复杂、真伪难辩。如何去伪存真?如何将真实的、可容许的、有关联性的证据甄选出来交到事实审理者手中,使其做出公正的裁判?这就要对证据的适格性进行判断。一般而言,法律极少对此做出积极地规定,而是消极地就无证据能力或证据能力受到限制的情形加以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于《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之第68条做出这样的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该规定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精神。本文作者在把握证据排除之本质的基础上试着设置了一系列民事证据的排除规则,以期抛砖引玉,并求教于各位学界前辈和同仁。 全文约三万八千字,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民事证据排除规则之基本内涵。又包括三个内容:证据、证据规则与证据排除规则之基本概念、证据排除规则的法理基础及排除的标准——可采性与相关性。文章认为:对“证据”概念的重新认识非常必要;证据排除规则是证据规则的组成部分,在广义上是与证据可采性的相反称谓。在对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有关排除证据制度的发展变迁进行考察之后,探讨了证据排除规则的三大法理基础:1、发现真实;2、维护其他社会利益;3、加强对人权的保护。文章分析了相关性与可采性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提出证据能力问题是证据排除规则的核心,改变了以往学界对证据的可采性与相关性两概念混淆不清的局面,是文章的点睛之处。其中,对证据能力的种类、意义及在两大法系国家的差异与共通性进行了逐一探讨。 第二部分,国外关于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情形。由于两大法系诉讼模式不同,导致了两者在立法体例上有所不同。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都于立法上设置了较为系统的排除规则,与之相比,大陆法系国家在立法上的规定显得简略很多。文章重点考察了两大法系的六种适用情形:1、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传闻规则;3、意见规则;4、最佳证据规则;5、特权规则;6、品格证据。概括而言,英美法适用证据的容许和排除规则程序的重心是当事人有权对证据提出异议,由法官对该异议做出裁决,以决定是否采纳为证据。因此对证据的排除不仅有实体内容的具体要求,还有程序方面的要求,即证据异议程序。而在大陆法系国家,直接审理主义和言词辩论主义则是其重要的证据排除规则。 第三部分,我国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该部分分析了我国的立法现状:由于长期受大陆法系职权主义审判模式的严重束缚,我国在立法上并未设设置较为系统而完善的排除规则,但排除规则的立法精神仍然在某些立法和司法解释中表现了出来。文章对最佳证据规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表现做了一个简单评介。在对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是学者不仅仅把证据能力与证明力在概念上相混淆,在其他证据理论上也常常混淆这一概念,表现在对证据能力进行分类、证据排除的标准问题等方面。接下来,笔者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明确指出:陪审团制度是证据排除规则产生的基础但不是其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英美法系国家陪审团制度的日益萎缩并不意味着证据排除规则末日的到来。从国情出发,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正是要建立起完善的证据排除规则。在借鉴国外及台湾地区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我国的民事证据排除规则应当是以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为标准,包含一系列具体规则的完整体系。这些规则包括:1、排除明显无关联性的证据规则;2、建立我国的特权规则;3、完善最佳证据规则;4、贯彻言词辩论原则和直接审理原见:5、设立意见排除规则;6、正当方式规则;7、设立证据排除的异议程序。

全文目录


第一部分 民事证据排除规则之基本内涵  10-25
  一、 基本概念  10-14
    (一) 证据  10-11
    (二) 证据规则  11-13
      1 、 两大法系证据法对证据规则的理解  11-12
      2 、 我国证据法对证据规则的理解  12
      3 、 证据规则的应有含义  12-13
    (三) 证据排除规则  13-14
  二、 证据排除规则的法理基础  14-17
    (一) 发现真实  14-15
    (二) 维护其他社会利益  15-16
    (三) 加强对人权的保护  16-17
  三、 排除的标准--可采性与相关性  17-25
    (一) 可采性与相关性  17-19
      1 、 概念与联系  17-18
      2 、 区别  18-19
    (二) 证据排除规则的核心问题--证据能力  19-25
      1 、 意义与种类  19-23
      2 、 两大法系关于证据能力的差异与共通性分析  23-25
        (1) 差异  23-24
        (2) 共通性  24-25
第二部分 国外关于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情形  25-39
  一、 关于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体例  25-27
  二、 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适用情形  27-36
    (一) 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简介兼评述  27-29
    (二) 对传闻证据规则的简介兼评述  29-30
    (三) 对意见规则的简介兼评述  30-31
    (四) 对最佳证据规则的简介兼评述  31-34
    (五) 对特权规则的简介兼评述  34-36
    (六) 对品格证据的简介兼评述  36
  三、 小结  36-39
第三部分 我国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  39-52
  一、 立法现状  39-44
    (一) 关于立法上的排除标准问题  39-41
    (二) 立法中体现的具体规则  41-44
      1 、 对最佳证据规则的评价  41-42
      2 、 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评价  42-44
  二、 理论认识上的误区  44-45
  三、 若干立法建议  45-52
    (一) 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  45-46
    (二) 标准与具体规则  46-52
      1 、 排除明显无关联性的证据规则  47-48
      2 、 建立我国的特权规则  48
      3 、 完善最佳证据规则  48-49
      4 、 贯彻言词辩论主义和直接审理原则  49-50
      5 、 设立意见排除规则  50
      6 、 正当方式规则  50
      7 、 设立证据排除的异议程序  50-52
主要参考书目  52-55

相似论文

  1.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925.2
  2. 刑事诉讼中的私人不法取证研究,D925.2
  3. 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研究,D925
  4. 论非法电子证据排除规则,D915.13
  5.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D922.5
  6. 论法官的民事证据司法裁量权,D926.2
  7. 论我国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D925.1
  8. 我国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925.13
  9. 论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运用,D918.9
  10. 刑事证人证言的理论与实务研究,D925.2
  11. 刑事言词证据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925.2
  12. 刑事鉴定结论的可采性研究,D925.2
  13.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证据问题研究,D922.1
  14. 论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D915.13
  15. 论民事诉讼证据审查认定制度的完善,D925.13
  16.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裁判原则研究,D925.23
  17. 论民事证据制度的目的,D925.13
  18. 论鉴定结论证据能力及其规则,D925.2
  19.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925.2
  20. 宋代民事证据制度研究,D929
  21. 我国私人侦探问题研究,D92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