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GIS的中国稻田蜘蛛地理分布及区划研究

作 者: 石光波
导 师: 王洪全;颜亨梅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动物学
关键词: 稻田 蜘蛛 优势种 动物地理 数量 地理信息系统
分类号: S1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1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首次应用GIS技术,研究我国稻田蜘蛛的地理分布与区划。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稻田蜘蛛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项目组于1999年在全国水稻种植区域中获得的117个代表性样点,数据从稻田蜘蛛主要科、属、种及其优势种的地理分布、不同水稻种植区样点的物种数分布、不同水稻种植区的样点稻田蜘蛛混合种群数量发生、不同水稻种植区样点的主要优势种蜘蛛数量发生等方面,对当前我国水稻种植区稻田蜘蛛的种类数量的地理分布与自然生态地理因子关系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 1.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处理,建立了GIS数据库。主要包括反映样点属性的关系表以及中国稻田蜘蛛种类分布图、数量发生状况图、各类叠加图等专题地图170余幅,由于篇幅过大,本文仅选用其中40余幅供参考。 2.运用GIS技术,比较分析八科、十属和八种主要稻田蜘蛛及其优势种分布专题地图,发现狼蛛科、肖蛸科、皿蛛科和管巢蛛科为全国广泛分布科,肖蛸属、水狼蛛属、管巢蛛属和豹蛛属为全国广泛分布属,拟水狼蛛、锥腹肖蛸、食虫钩瘤蛛和八斑鞘蛛为全国广泛分布种。拟水狼蛛、食虫钩瘤蛛、锥腹肖蛸等八种可在全国大多稻区形成优势种,而其它优势种蜘蛛分布具地域性。大部分的科、属、种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水稻种植区。 3.通过分析不同样点的稻田蜘蛛物种数、混合种群发生量和八种优势种蜘蛛发生量专题地图,发现不同的蜘蛛种群形成优势种的区域以及发生数量是不同的,如拟水狼蛛、食虫钩瘤蛛在全国稻区广泛分布,可在大部分稻区形成优势种,而猫蛛、齿螯额角蛛只在部分稻区分布,少数稻区形成优势种。不同种蜘蛛的发生量差异则更大。与北方相比,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稻种植区的优势种的种类多,发生数量也大。 4.在水稻种植区,先统计每一区的样点总数和主要蜘蛛发生的样点数,计算不同种类蜘蛛在该区域的发生频数,然后按生态因子划分为不同等级进行分析,发现,一般清况下,蜘蛛的发生频数会随着生态因子等级的升高而规律J险的升高(或阳氏).但是,在同一稻区内,完全因为某些生态因子而引起某种蜘蛛不发生的情况是少见的。 5.根据我国稻田蜘蛛的分布状况,结合我国各地的生态因子变幅,将全国划为四区,即第一区(华南、华中、华北(部分)、西南区),第二区(华北(部分)、东北区),第三区(西北区),第四区(青藏区)。 本研究的目的,一方面将GIS新技术成功地引入了稻田蜘蛛的研究领域,能直观决速正确分析稻田蜘蛛的地理分布,作出较合理的地理区划,另一方面可利用合理的地理区划为制定保蛛治虫计划提供指导。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前言  6-8
1 研究区域  8
2 材料与设备  8-9
3 研究方法  9-13
4 结果  13-33
  4.1 数据处理及建立GIS数据库  13-15
    4.1.1 样点的属性数据  14
    4.1.2 专题地图  14-15
  4.2 中国稻田蜘蛛主要种类的地理分布  15-20
    4.2.1 主要科的地理分布  15-16
    4.2.2 主要属的地理分布  16-18
    4.2.3 主要种及其优势种的地理分布  18-20
  4.3 不同稻区稻田蜘蛛的数量发生状况  20-22
    4.3.1 不同稻区稻田蜘蛛混合种群及数量发生状况  20-21
    4.3.2 主要优势种蜘蛛的数量发生状况  21-22
  4.4 稻田蜘蛛种类地理分布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22-31
    4.4.1 稻田蜘蛛种类地理分布与七月平均温度的关系  22-23
    4.4.2 稻田蜘蛛种类地理分布与降水量的关系  23-26
    4.4.3 稻田蜘蛛种类地理分布与日照时数的关系  26
    4.4.4 稻田蜘蛛种类地理分布与无霜期的关系  26-28
    4.4.5 稻田蜘蛛种类地理分布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28-31
  4.5 中国稻田蜘蛛地理区划  31-33
    4.5.1 华南、华中、华北(部分)、西南区  31
    4.5.2 华北(部分)、东北区  31-33
    4.5.3 西北区  33
    4.5.4 青藏区  33
5 讨论  33-36
主要参考文献  36-42
英文摘要  42-44
图版说明  44-84
致谢  84

相似论文

  1. 长期不同施肥下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比较分析,S511.42
  2.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3. 上海市青浦区稻田杂草群落演替及其防除技术研究,S451
  4. 淮北地区直播稻田杂草发生、危害及化除技术研究,S451.1
  5. 玉米四交群体株型及生育期相关性状的QTL分析,S513
  6.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籽粒大小和形状的QTL定位和驯化研究,S565.1
  7. 长期绿肥还田对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影响研究,S511.42
  8. 黄淮和南方地区大豆育成品种籽粒性状遗传构成的分子标记解析及等位变异优选,S565.1
  9. 南京市溧水县稻田土壤全氮的遥感估测,S153
  10. 基于SSSL玉米产量性状QTL鉴定与杂种优势分析,S513
  11. 晋、陕、宁、蒙锦鸡儿群落生态特征研究,Q948
  12. ATP生物发光法检测食品细菌总数试剂盒的研究,TS207.4
  13. 土壤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信息系统研究,X825
  14. 查庄煤矿底板突水风险评价研究,TD745
  15. 青海祁连山地区四川绢蝶的生物学特性及各因素对其活动影响的研究,Q968
  16. 基于GIS的青海广播无线覆盖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P208
  17. 基于VGIS系统的煤炭矿区环境空气质量预测模拟,X831
  18. 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教育中的应用,G633.55
  19. 一类计数型数量性状的区间定位,O212.7
  20. 城市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TP311.52
  21. 大型钢铁企业销售物流车船管控系统研究,F252;F426.3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农业生物学 > 农业动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