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20世纪初期陈独秀的思想转变

作 者: 钱敏
导 师: 武菁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历史文献学
关键词: 陈独秀 思想转变 理论创新
分类号: K2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初期陈独秀在中国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发展转变,呈现了一个走出皖省、影响全国的伟大人物的思想演变轨迹。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浩叹由衷。毛泽东“七大”评价,功过分明。“五四运动总司令”、“创造了党”,两语千钧,可为墓铭。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陈独秀曾是毁誉相参的人物。他既是新文化运动“旗手”、五四运动“总司令”,一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五任中央总书记,又被贬为犯了所谓“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成为“托陈取消派”领袖,直至被开除出党,其间还一度被诬为“叛徒”和“汉奸”。学界陈独秀研究也是毁誉不一。对其生平及思想的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禁区。直到经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解放大讨论、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界才从为陈独秀辩诬正名开始,逐步展开对其生平、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多方面思想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新世纪以来,陈独秀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所拓展,各类学术活动也活跃开展。20世纪初期陈独秀思想转变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因素。20世纪初期的华夏大地,国门洞开,内忧外患,各种势力角逐、各种思潮迭起,整个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化、大转型之中。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纷纷走上历史舞台,通过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治国安邦的救亡之路。20世纪初期陈独秀主要在文化思想、民众思想、党派思想三个方面经历了复杂的转变历程。20世纪初期的陈独秀在中国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大显身手、活跃异常,可他却始终在矛盾中前行:高倡“德先生”与“赛先生”,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鲜明地站在了传统对立面,但又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认为中国革命非农民加入不能成功,但又觉得农民散漫、文化层次低、生活目标简单、趋向保守,力量不集中,难以真正融入革命队伍,认为农民革命只有国民革命成功之后才能进行;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人物,为党的最终成立准备了组织保障和干部条件,指导了党纲和会议决议的制定,并五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而后期走向托洛茨基派,直至脱离了党组织。20世纪初期陈独秀思想转变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20世纪初期这一阶段的时代特点决定了陈独秀思想转变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阶级性和局限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陈独秀的思想转变中,他在对文学革命的主张、对中西方教育的认识、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等方面都有创见性的理念和见解;时代环境、个人性格、对中国革命的认识以及与共产国际意见的冲突是造成他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他的思想转变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正义凛然、光明磊落、坦诚直率、实事求是的高尚品质是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典范。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8
绪论  8-15
  一、研究的缘起  8-9
  二、学术史回顾  9-13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5
第一章 20世纪初期陈独秀思想转变的社会历史因素  15-21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中国的国际环境  15-17
  第二节 20世纪初期中国的国内形势  17
  第三节 青年陈独秀的人生观、国家观  17-21
第二章 20世纪初期陈独秀思想转变的主要内容  21-35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陈独秀文化思想的转变  21-25
    一、重新审视传统文化  21-22
    二、倡导实践文学革命  22-24
    三、开拓创新教育模式  24-25
  第二节 20世纪初期陈独秀民众思想的转变  25-28
    一、密切关注农民问题  26-27
    二、积极倡导民众运动  27-28
  第三节 20世纪初期陈独秀党派思想的转变  28-35
    一、创建中国共产党  29-31
    二、加入托洛茨基派  31-35
第三章 20世纪初期陈独秀思想转变的评价  35-42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陈独秀思想转变的时代特点  35-37
  第二节 20世纪初期陈独秀思想转变中的理论创新  37-39
  第三节 20世纪初期陈独秀思想转变的原因及重要影响  39-42
结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8
致谢  48-4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9

相似论文

  1.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理论创新,D61
  2.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研究(1937-1942),D231
  3. 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231
  4.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研究,D261.1
  5. 马克思经济学时间观的当代思考,F091.91
  6. 胡锦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研究,D64
  7. 陈独秀宪政思想研究,D921
  8. 论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与发展,D422.0
  9. 试论陈独秀人权思想的演变,D092
  10. 论陈独秀从崇拜康梁改良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D231
  11.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探析,A841
  12. 陈独秀对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影响,A841
  13. 略论欧战后中国的文化自觉,K261
  14.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演进及启示研究,D61
  15. 从自由主义到社会主义,D082
  16. 陈独秀哲学思想探微,B26
  17. 陈独秀人权思想研究,D621.5
  18. 对十七大报告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研究,D64
  19. 新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考察,D61
  20. 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G641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19~1924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