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作 者: 张振鹏
导 师: 蒋文举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进气量 内循环速度 水力停留时间 生物膜厚度
分类号: X7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358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它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有机结合并引入化工流态化技术,具有高负荷、高效率等特点,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污水处理工艺。本文首先研究了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的水力学特性、载体挂膜特性、污水处理效果以及有机物降解动力学等,然后根据实验室研究结果,设计并考察了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内筒底部距曝气板的距离Δh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影响了反应器模型、内循环速度和氧传递性能等方面。当反应器结构确定后,进气量是影响反应器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进气量的大小决定了液相中的氧浓度,控制进气量可以实现控制内循环速度的目的,从而控制载体上的生物膜厚度。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对载体上生物膜的形成至关重要:HRT=4h时发现硝化菌附着在载体上,而异养碳源菌悬浮存在于反应器内;HRT=1h两种微生物都只在载体上生长。当HRT从20mins增加到60mins时,COD去除率从75%增加到93%左右;而NH4+-N去除率在85%~93%之间的范围内变化。 中试研究表明,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作为厌氧沼气池后续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全文目录


1 前言  9-15
  1.1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的特点  9-10
  1.2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10-13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0-12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13
  1.3 本研究的目的、创新点及意义  13-15
2 研究内容  15-18
  2.1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流体力学特性  15-16
    2.1.1 水力学性能  15
    2.1.2 反应器分散模型  15
    2.1.3 气相含率ε_g与固相含率ε_l  15
    2.1.4 循环时间T_C与混合时间T_M  15-16
    2.1.5 液相循环速度  16
    2.1.6 氧传质的研究  16
  2.2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16
    2.2.1 载体挂膜性能研究  16
    2.2.2 污水处理效果分析  16
    2.2.3 有机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研究  16
  2.3 厌氧沼气池-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中试研究  16-18
3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流体力学特性的研究  18-39
  3.1 理论分析  18-23
    3.1.1 水力学性能分析  18-19
    3.1.2 反应器的分散模型  19-21
    3.1.3 氧传递特性的研究  21-23
      3.1.3.1 双膜理论  21-22
      3.1.3.2 氧转移系数KLa的计算  22-23
  3.2 试验方法  23-27
    3.2.1 试验流程  23-24
    3.2.2 反应器结构  24
    3.2.3 分析项目和方法  24-27
      3.2.3.1 水力停留时间的测定  24-25
      3.2.3.2 气相含率ε_g与固相含率ε_l的测定  25
      3.2.3.3 循环时间T_C与混合时间T_M的测定  25-26
      3.2.3.4 液相循环速度  26
      3.2.3.5 氧转移系数K_(Lα)  26-27
  3.3 结果与讨论  27-38
    3.3.1 水力停留时间分布与流动模型  27-28
    3.3.2 气相含率ε_g的影响因素  28-30
      3.3.2.1 进气量和载体浓度对气相含率ε_g的影响  28-29
      3.3.2.2 进气量和Δh对气相含率ε_g的影响  29-30
    3.3.3 混合时间T_M与循环时间T_C  30-34
      3.3.3.1 进气量对T_M和T_C的影响  30-31
      3.3.3.2 内筒与外筒底部间距Δh对T_M和T_C的影响  31-32
      3.3.3.3 液速对T_M和T_C的影响  32-33
      3.3.3.4 载体量对T_M和T_C的影响  33-34
    3.3.4 液相循环速度  34-35
    3.3.5 氧传递特性的研究  35-38
      3.3.5.1 载体含量对氧传递的影响  35-36
      3.3.5.2 进气量对氧传递速率的影响  36
      3.3.5.3 Δh对氧传递速率的影响  36-37
      3.3.5.4 内外筒氧传递速率的比较  37-38
  3.4 小结  38-39
4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39-54
  4.1 理论分析  39-42
    4.1.1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载体挂膜理论分析  39-40
      4.1.1.1 生物膜的形成过程  39
      4.1.1.2 不同水力停留时问HRT时载体的挂膜情况  39-40
    4.1.2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  40-42
  4.2 试验装置与材料  42-43
    4.2.1 试验流程及装置  42
    4.2.2 分析项目与方法  42-43
      4.2.2.1 生物膜厚度  42
      4.2.2.2 附着生物浓度与悬浮生物浓度  42-43
      4.2.2.3 干生物膜密度ρ_d  43
      4.2.2.4 COD_(Cr)  43
      4.2.2.5 NH_4~+-N  43
      4.2.2.6 TP  43
  4.3 结果与讨论  43-53
    4.3.1 载体挂膜性能研究  43-49
      4.3.1.1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时载体的挂膜情况  43-48
      4.3.1.2 影响载体挂膜的其他因素  48-49
    4.3.2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反应器内污染物去除情况的影响  49-51
      4.3.2.1 不同HRT下COD去除情况  49-50
      4.3.2.2 不同HRT时NH_4~+-N的去除情况  50
      4.3.2.3 TP的去除效果  50-51
    4.3.3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参数的求定  51-53
  4.4 小结  53-54
5 厌氧沼气池-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中试研究  54-59
  5.1 工艺流程  54-56
  5.2 工程实例  56-58
    5.2.1 试验装置和设备  57
    5.2.2 试验用水  57
    5.2.3 试验运行与结果分析  57-58
  5.3 小结  58-59
6 结论  59-61
参考文献  61-64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64-65
声明  65-66
致谢  66

相似论文

  1. 植物生态系统处理分散农村生活污水和景观水的研究,X703
  2. 两种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研究,X703
  3. 膜生物反应器(MBR)膜污染及影响因素的研究,X703
  4. MUC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关键技术研究,X703
  5.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X703
  6. 改进型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猪场废水试验研究,X713
  7. HRT对厌氧消化系统运行效能的影响及丙酸氧化菌群的结构解析,X703
  8.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电喷系统的实验与仿真研究,U464.171
  9. 基于光吸收的生物膜厚度在线测量光纤传感器系统研究,TP212.14
  10. 盐湖卤水COD的测定及脱色方法研究,TS311
  11. 生物膜滴滤塔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过程的测量与控制问题研究,X701
  12. 涡流澄清池与水力循环澄清池处理含砷原水对比试验研究,X703
  13. 瓷粒和陶粒填料曝气生物滤池运行特性的研究,X703
  14. 中低温度下厌氧处理城市污水及污泥颗粒化的研究,X703
  15. 不同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启动运行和处理效能的研究,X703
  16. 清水池水力特性研究及应用,TV135
  17. 分散生活污水除磷脱氮净化工艺好氧部分研究,X703
  18. 三种人工湿地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性能研究,X703
  19. 一体式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X703
  20. 生物膜—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