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ENDF-Ⅵ次级中子能谱的能量守恒问题

作 者: 伊炜伟
导 师: 田东风
学 校: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
专 业: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关键词: 次级中子能量分布 阈能附近:能量守恒
分类号: O572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众所周知,在评价核数据库ENDF-Ⅵ版的文档5中,次级中子能量分布数据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描述。大部分核素以任意列表形式或以蒸发谱来描述。 次级中子能谱以任意列表形式描述时,基于阈能附近的截面非常小,对整体贡献不大,在阈能附近的次级中子能量分布大多采用简洁的能谱形式来近似描述,这在精度许可的范围内是可接受的。一般近似的能谱形状有三角形分布(即用三个出射能点且线—线插值描述)和矩形分布(即用两个出射能点且矩形插值描述)。我们发现,这两种近似描述所带来的影响有时也是不容忽视的。阈能处三角形能谱分布的近似描述,导致产生了群散射矩阵的“双峰”现象,而阈能处矩形能谱分布使平均次级中子能量(?)过大,从而产生负KERMA(Kinetic Energy Release in Materials)因子。 文档5中的次级中子数据以蒸发谱来描述时,一些核素也出现了负KERMA因子现象。通过分析发现,评价次级中子能谱数据所采用的蒸发谱模型大都忽略了能级密度参数α与激发能之间的关联。这就可能使评价核温度太高而导致平均次级中子能量(?)过大,破坏了能量守恒,而导致了负KERMA因子。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次级中子能谱描述方式,本文尝试用多种较简便方法来针对ENDF-Ⅵ库的相关数据做一定的修正,以改善某些能点的次级中子能谱的能量守恒问题。 在其它一些数据库(如CENDL库)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本文所建议的简便方法同样适用。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第一章 绪论  6-19
  1.1 核反应概述  6-9
  1.2 ENDF美国评价核数据文档  9-17
  1.3 NJOY核数据处理程序  17-19
第二章 中子热产生理论  19-27
  2.1 核热产生理论  19-21
  2.2 损伤能理论  21-22
  2.3 用能量守恒方法计算KERMA因子  22-23
  2.4 运动学限制  23-24
  2.5 能量守恒问题的诊断  24-27
第三章 群散射矩阵理论  27-31
  3.1 群散射矩阵的定义  27-28
  3.2 群散射矩阵的计算  28-31
第四章 阈能附近次级中子能谱  31-45
  4.1 阈能附近能谱的近似  31-35
  4.2 由能谱近似而导致的非物理现象  35-36
  4.3 “双峰”现象及其修正  36-40
  4.4 负KERMA因子现象及其修正  40-45
第五章 蒸发模型中的负KERMA  45-54
  5.1 复合核衰变的蒸发模型  45-48
  5.2 结果与分析  48-54
第六章 总结  54-56
参考文献  56-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物理学 > 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 > 高能物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