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冲突与选择

作 者: 张建刚
导 师: 黄彩文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郁达夫 小说 文化转型 死亡意象 爱欲母题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2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的社会、文化形态急剧转型的一个特殊时期。对于已经习惯了中国超稳定封建农耕社会的人来说,这一时期的很多现象与事物都是新鲜而难于理解的。 郁达夫生在这样一个时期,这使他注定要卷入时代激荡巨变的旋涡。郁达夫有着敏感的精神世界,面对知识分子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转变,他直觉地意识到了现代工商业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不同:个人的幸福凌驾于一切价值之上;金钱可以赤裸裸地决定一切意义;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同时也沦落到了最为平庸、卑琐的层面。丧失了出仕的机会,郁达夫只能依靠写作来谋生,这给了他一个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彷徨以笔书写出来的机会。在早期的小说中他书写了无爱的青春,人的无意义的生存和像草芥一样的死亡,传达了一个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无所适从的绝望情绪。但是郁达夫并未就此沉沦,怀着对现代社会的疑虑,他开始了自己的寻求存在意义的旅程。纵其一生,郁达夫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死亡意象,他力图通过对死亡的关注来揭示生的意义。从他的死亡意象的前后变迁,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小说创作逐渐从关注自我向观注更广大的社会人生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他早期作品中蕴涵的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文化逐渐减弱,相反,传统文化对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认同成分得以加强。他作品中“爱欲”的表现也由前期的对灵肉分裂的痛苦的展示向对精神之爱的体认转移。郁达夫不是一个极端的文化民族主义者,同时他也不是一个完全现代化了的知识分子,在他的文化结构里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新旧杂陈的特点。本文想说明正是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过渡时期的知识分子,郁达夫必然要面对文化选择这一历史性课题,而这一课题也只有通过他自己的方式才能获得对他个人有意义的答案。

全文目录


绪言  7-10
第一章 现代社会价值失落的恐惧及救赎  10-22
  第一节 现代社会存在价值的失落  11-16
  第二节 救赎之路的探寻  16-22
第二章 认同危机与作为对话者的爱情  22-33
  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认同危机与爱情  23-27
  第二节 在爱中寻求认同  27-33
第三章 逃避世俗与重建价值  33-50
  第一节 社会批判:一种责任的担当  34-37
  第二节 隐逸传统中的家园意识  37-50
    (一) 齐生死:对世俗之痛的超越  37-41
    (二) 自然:回归精神家园  41-50
结语  50-53
注释  53-56
主要参考书目  56-57

相似论文

  1. 中学语文外国小说教学研究,G633.3
  2. 言语生命表现论视野下高中鲁迅小说教学研究,G633.3
  3. 基于衔接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G633.3
  4. 不确定性和元小说:《马赛克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研究,I712.074
  5. 试论藏族寓言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特点,I207.9
  6. 唐代小说中的商业文化研究,I207.419
  7. 达·阿尤尔扎纳小说研究,I207.42
  8. 文学的影像诠释—张艺谋电影改编中的审美转换,J905
  9. 福克纳主要作品中的父子关系研究,I712.074
  10. 唐代佛道类梦小说研究,I207.41
  11. 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I207.42
  12. 《外国小说欣赏》课例研究,G633.3
  13. 明代三种小说对象类介词研究,H141
  14. 多彩的塞北乡村画卷—何申小说论,I207.42
  15. 德语新家庭小说中的记忆重构,I516.074
  16. 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研究,I524.074
  17. 明清海洋小说叙事特色研究,I207.41
  18. 路遥小说的平民意识,I207.42
  19. 颠覆与坚守,I207.42
  20. 从现代职场小说看新女性的生存困境,I207.42
  21. 论柴四郎的《佳人奇偶记》,I313.07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