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罗隐《谗书》检论
作 者: 王良永
导 师: 陶新民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谗书》 罗隐 讽刺艺术 宦官擅权 藩镇割据 文学发展史 讽刺特色 愤激之情 随物赋形 形象的塑造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1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罗隐是晚唐、整个唐代,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其诗文俱佳,尤以杂文小品的成就为高。代表罗隐创作最高成就的,是他的讽刺小品专集《谗书》。对此的研究,有助于汲取一些经验教训,并由此观察中国文学的发展动向,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罗隐生当唐末变乱的时代,当时的唐王朝政局已风雨飘摇: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相争,政治极其黑暗,恰是“一塌胡涂的泥塘”。他曾十举进士而不第,一生流落不偶、落泊失意;又好谐谑调侃,往往“腾口取憎”,难以与人相处;相貌奇丑,个人情感也经历几多挫折。科举的失意、人际的不睦、情场的落寞,使罗隐养成了愤世嫉俗的思想性格,情感的愤激发之于讽刺诗文的创作,成为《谗书》创作的心理基础。 罗隐诗文“几以讥刺为主”,而《谗书》更具讽刺性。《谗书》中,作者以儒家理想的社会形态来衡量现实,讽刺的笔触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地揭露和批判了社会上种种丑恶事物和不良现象。作者批判矛头直指最高封建统治者,揭露了封建帝王喜纳阿谀、重用奸邪、骄奢淫逸、不顾百姓等种种罪恶;针对当时社会上对人民危害最深最大的两股黑暗势力:宦官擅权、藩镇割据,作者的批判矛头,犀利地指向了他们;作者是政治不公、科场黑暗的直接受害者,他对社会政治黑暗及官场腐败深恶痛绝,《谗书》勾画了封建官僚的丑恶嘴脸,无情地撕下了他们的种种伪装;《谗书》还表达了作者对唐末社会风气每况愈下的无奈和怨愤及对现实政治的深切关注。 对于罗隐诗文的深文讥刺,前人是已有定评的。这种讽刺特色是与其“好谐谑”、“褊急性能,动必嘲讪”的个性密切联系的,更是时代与遭遇使然。《谗书》以卓越的讽刺艺术倍受后人关注,而其讽刺艺术以尖锐深刻的主题为底蕴,以艺术形象的塑造为手段,以抒发抗争和愤激之情为目的。尖锐的主题,来源于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和关注,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和评价。罗隐诗文的讽刺艺术,首先就在于主题的尖锐性;鲜明的讽刺色彩是《谗书》艺术表现上的主要特点;又论而有象,随物赋形,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议论常常借助历史故事、寓言传说来托物寓讽,通过鲜明的形象表达深刻的主题,抒发强烈的不遇于世的愤激情绪。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看:以辛辣和讽刺为主要特色的、最早的作家是罗隐;把讽刺小品推向成熟的是罗隐;首先编次讽刺作品专集的是罗隐。这一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隐在晚唐骈俪浮华之风大盛的形势下,独挺于流俗之中,以《谗书》中的古文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延续了批判现实、不平则鸣的传统,给唐代古文运动作了一个颇有光彩的结尾,使古文运动的余波翰流不滞。
|
全文目录
目录 2-3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6 第一章 绪论 6-9 第一节 晚唐时世与小品作家 6-7 第二节 罗隐及其《谗书》简论 7-9 第二章 《谗书》创作论 9-22 第一节 《谗书》创作的社会背景 9-13 第二节 《谗书》的创作机制 13-22 第三章 《谗书》主题论 22-35 第一节 罗隐的思想 22-23 第二节 《谗书》的主题 23-35 第四章 《谗书》艺术论 35-46 第一节 晚唐小品文艺术综论 35-36 第二节 《谗书》的艺术特色 36-46 第五章 余论 46-51 引文书目与参考文献 51-53 后记 53
|
相似论文
- 略谈藏族格言的发展和特点,H214
- 引入CI理念促进高校形象建设,G640
-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D630
-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视域下我国政府形象塑造研究,D630
-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政府形象塑造,D623
- 吐鲁番旅游景区品牌形象塑造研究,F592.7
- 罗隐诗歌研究,I207.22
- 传播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形象塑造,G718.5
- 清初中期“荒诞寓意类”小说研究,I207.41
- 罗隐诗文研究,I207.22
- 罗隐咏物诗研究,I207.22
- 我国社会转型期基层民警形象塑造探析,D631.1
- 中国西部电影中农民形象塑造,J905
- 《史记》讽刺艺术研究,I206.2
- 《花月痕》研究,I207.41
- 论张天翼短篇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I207.42
- 罗隐落第后诗歌思想研究,I207.22
- 宫本辉小说《泥水河》研究,I313
- 浅谈二胡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艺术塑造,J632.21
- 《史记》讽刺艺术研究,I206.2
- 唐元和平定藩镇研究,K242.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