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保护力及其免疫机制研究

作 者: 叶艳菊
导 师: 李文桂
学 校: 重庆医科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疫苗 转基因植物 首蓿 免疫机制
分类号: R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在构建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的基础上,提取转基因苜蓿叶蛋白,将叶蛋白提取液采用口服灌胃和鼻腔粘膜接种免疫BALB/c小鼠,动态观察其诱导的免疫应答的变化;将叶蛋白提取液采用口服灌胃和鼻腔粘膜接种免疫BALB/c小鼠后,再用Eg原头节攻击,研究该疫苗产生的保护力及其免疫机制。方法采用热絮凝法提取转基因苜蓿叶蛋白,用无菌双蒸水配成20μg/μl。同时提取转空质粒(pBT121)苜蓿叶蛋白和正常苜蓿叶蛋白作对照。为了动态观察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的免疫应答的变化,将8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44只。口服灌胃组:每只小鼠灌胃100μl(约含1μg融合抗原)的转基因苜蓿叶蛋白提取液,灌胃前30 min先灌服5%的碳酸氢钠60μl,以中和胃酸;滴鼻接种组:每鼠接种10μl(约含0.1μg融合抗原)的转基因苜蓿叶蛋白提取液。以上各组每3d免疫1次,连续2个月。ELISA方法检测各组鼠免疫后不同时间(免疫后0、2、4、6、8、10、12、14、16、18和20 w)血清特异性IgG、IgG1、IgG2a、IgG2b、IgG3和IgE水平以及脾细胞体外培养原液及在受到EgAg或ConA(LPS)刺激后分别产生的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用MTT比色法检测脾细胞增殖水平;用FCM检测各组鼠免疫后不同时间(免疫后0、2、4、6、8、10、12、14、16、18和20 w)脾细胞CD4+和CD8+亚群。为了研究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抗原头节攻击产生的保护力及其免疫机制,将32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小鼠口服灌胃100μl的转基因苜蓿叶蛋白提取液(约含1μgEg95-EgA31融合抗原),接种前30min用5%碳酸氢钠60μl对小鼠进行灌胃,以中和胃酸;B组小鼠滴鼻接种10μl上述提取液(约含0.1μg Eg95-EgA31融合抗原);C组小鼠滴鼻接种10μl的转空质粒苜蓿叶蛋白提取液(不含Eg95-EgA31融合抗原);D组小鼠灌胃100μl的正常苜蓿叶蛋白提取液,接种前30 min用5%碳酸氢钠60μl对小鼠进行灌胃,以中和胃酸。以上各组每3d免疫1次,连续2个月。4组均于末次免疫后第8w用Eg原头节攻击。在Eg原头节攻击感染后第24 w剖杀各组小鼠,分离并称重细粒棘球蚴囊,计算囊重减少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鼠血清特异性IgG、IgG1、IgG2a、IgG2b、IgG3和IgE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鼠脾细胞体外培养原液及在受到EgAg或ConA(LPS)刺激后分别产生的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用MTT比色法检测脾细胞增殖水平;用FCM检测脾细胞CD4+和CD8+亚群;用Annexin V-FITC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原液或用ConA刺激培养时细胞凋亡发生率。结果动态观察发现口服组小鼠的血清IgG、IgG2a、IgG2b、IgG1、IgG3和IgE水平分别在末次免疫后2~14周、2~14周、4~20周、6~12周、6~12周和4~16周升高,分别在末次免疫后4、4、6、8、8和10周达最高水平;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在末次免疫后4-10周升高,在末次免疫后6周达最高水平;脾CD4+和CD8+T细胞亚群分别在免疫后6~10周和4~12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6周和8周达高峰;脾细胞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和IL-10水平分别在免疫后4~6周、2~8周、2~6周和4~12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4、2、2和8周达最高水平。鼻腔接种组小鼠的血清IgG、IgG2a、IgG2b、IgG1、IgG3和IgE水平分别在末次免疫后2~14周、2~18周、4~10周、6~14周、8周和6~12周升高,分别在末次免疫后4、4、6、12、8和6周达最高水平;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在末次免疫后4-12周升高,在末次免疫后6周达最高水平;脾CD4+和CD8+T细胞亚群分别在末次免疫后4-6周和4-10周升高,分别在末次免疫后6周和8周达高峰;脾细胞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和IL-10水平分别在末次免疫后4~6周、2~10周、4~10周和6~16周升高,分别在末次免疫后6、4、6和6周达最高水平。疫苗免疫及原头节攻击后发现与D组相比,A组小鼠检获棘球蚴包囊质量降低,囊重减少率为64.10%,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升高,CD4+、CD8+亚群和CD4+/CD8+比值均升高,血清IgG、IgG2b和IgE水平升高,脾细胞上清液中的IFN-γ、IL-12和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脾细胞凋亡率降低。B组与D组相比,囊重减少率无显著差异,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升高,CD4+亚群和CD4+/CD8+比值升高,血清IgG、IgG2b和IgE水平升高,脾细胞上清液中IFN-γ和TNF-α水平升高,脾细胞凋亡率降低。A组血清IgG水平、脾细胞上清液中IFN-γ和IL-12水平、CD4+亚群百分比及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脾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B组,但2组囊重减少率相比无显著差异。C组与D组相比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1.动态观察表明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叶蛋白提取液口服和滴鼻接种均可诱导免疫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2.保护力实验提示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叶蛋白提取液口服接种能诱导免疫鼠产生一定的保护力,Th1型免疫应答在其诱导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全文目录


符号说明  7-10
中文摘要  10-14
英文摘要  14-20
前言  20-28
  参考文献  25-28
第一章 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免疫BALB/c鼠后免疫反应的动态观察  28-60
  第一节 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免疫BALB/c鼠后IgG及其亚类和IgE的动态观察  28-38
    1 材料  28-29
    2 方法  29-31
    3 结果  31-35
    4 讨论  35-37
    参考文献  37-38
  第二节 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免疫BALB/c鼠后T淋巴细胞增殖的动态观察  38-44
    1 材料  38-39
    2 方法  39-40
    3 结果  40-42
    4 讨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4
  第三节 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免疫BALB/c鼠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  44-49
    1 材料  44-45
    2 方法  45
    3 结果  45-47
    4 讨论  47-48
    参考文献  48-49
  第四节 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免疫BALB/c鼠后细胞因子的动态观察  49-60
    1 材料  49-50
    2 方法  50-51
    3 结果  51-58
    4 讨论  58-59
    参考文献  59-60
第二章 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诱导的保护力及其免疫机制研究  60-89
  第一节 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诱导的保护力观察  60-66
    1 材料  61
    2 方法  61-63
    3 结果  63-64
    4 讨论  64-65
    参考文献  65-66
  第二节 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诱导BALB/c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研究  66-71
    1 材料  67
    2 方法  67-68
    3 结果  68-69
    4 讨论  69-70
    参考文献  70-71
  第三节 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诱导BALB/c鼠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71-75
    1 材料  71
    2 方法  71-72
    3 结果  72-73
    4 讨论  73-75
    参考文献  75
  第四节 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诱导BALB/c鼠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75-84
    1 材料  76
    2 方法  76-77
    3 结果  77-82
    4 讨论  82-83
    参考文献  83-84
  第五节 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对BALB/c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84-89
    1 材料  84
    2 方法  84-85
    3 结果  85-86
    4 讨论  86-87
    参考文献  87-89
全文总结  89-91
文献综述(一)  91-98
文献综述(二)  98-108
致谢  108-10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9-110

相似论文

  1. 拟南芥胱硫醚-γ-合成酶(D-AtCG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血清制备,Q943.2
  2. 溶藻弧菌噬菌体、菌影疫苗及其对对虾免疫保护性的比较研究,S945
  3.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4. 猪链球菌2型与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S858.28
  5. 猪细小病毒河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及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S855.3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颗粒疫苗的研制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S858.31
  8. 乙型脑炎病毒NS1蛋白的新型prime-boost免疫策略研究,R392
  9. 日本血吸虫P14基因纳米微球-DNA疫苗的初步研究,R392.1
  10. 大连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调查和78例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分析,R765.21
  11. 甲乙肝联合疫苗和乙型脑膜炎疫苗接种后安全性评价的动物实验研究,R186
  12. 迟钝爱德华菌对大鲵的感染和死疫苗初次免疫保护作用,R392.1
  13. Vero细胞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制备过程中制造工艺及检定技术的优化,R392
  14. 医务人员与政府工作人员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疫苗认知情况分析,R737.33
  15. 日本血吸虫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及时空表规律研究,S855.91
  16. 用于防龋DNA疫苗粘膜传递的有效载体的研究,R392.1
  17. 过表达结核分枝杆菌HspX蛋白的重组卡介苗的保护效应,R392
  18. 表达融合蛋白CFP21-MPT64和ESAT-6-CFP10的DNA疫苗增强BCG初免小鼠抗结核病的保护性,R392
  19. 麦胚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表达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的研究,R392
  20. 重庆市渝中区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R186
  21. 基因技术的专利权保护问题研究,D923.4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