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Nd_(1-x)Sr_xMn_(1-y)Cu_yO_3/NiFe_2O_4复合体系磁电阻效应研究

作 者: 何智伟
导 师: 唐贵德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凝聚态物理
关键词: 磁电阻 复合体系:类钙钛矿结构 软磁材料
分类号: TB3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些年来,人们发现在钙钛矿锰氧化物R1-xAxMnO3(R为三价稀土金属元素La3+,Nd3+,Pr3+等;A为二价碱土金属元素Ca2+,Sr2+,Ba2+等)中具有庞磁电阻(colossal magnetoresistance)效应,由于它在磁记录、磁传感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向传统的磁记录材料提出了挑战,因而引起了物理学界的广泛关注。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纳米微粒复合体系由于表面和界面效应,主要呈现粒间隧穿磁电阻(IMR)效应,其本身就具有低场灵敏磁电阻效应,具有很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本文中,我们通过在多晶Nd1-xSrxMn1-yCuyO3粉体中复合软磁材料NiFe2O4来得到增强的IMR效应。样品制备分为两步: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d1-xSrxMn1-yCuyO3粉体,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NiFe2O4软磁材料;然后将二者按不同比例混合,经充分研磨后压成片体,1673K下烧结10小时即得到所需复合样品。 我们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热重分析表明,Nd1-xSrxMn1-yCuyO3前驱物粉体在963K形成单相多晶,即在此温度成相,所以制备此类样品的最低成相温度应该不低于963K; 2.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样品的磁性质有较大影响。经扫描电镜分析,高温下烧结的样品粒径较大,而且热处理时间越长,粒径越大,热处理温度为1273K的Nd1-xSrxMn1-yCuyO3样品,其磁化强度明显大于1073K下热处理的样品,这是由于前者晶粒较大,表面原子占总原子数比例较小,磁结构的有序性相对较强造成的;摘要 3.随着NIFeZO;含量的增大,Ndo67Sr033MnO3/N iFeZO;系列复合样品的电阻率迅速增大,当NIFeZO4的含量达到30%时,在3 10K一340K温度范围内,样品电阻率在1354一6460一cm范围内变化,磁电阻在这一温区出现一个平台,其值在一6%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温区中,这种复合样品的磁电阻是负的,即给样品加磁场后,样品的电阻率反而增大,与纯Nd067sro33MnO3样品的磁电阻性能恰好相反,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4.随着S:含量的减小,(Ndl一SrxMnO3)。:/困iFeZO4)。3系列复合样品的电阻率显著变化,同时磁电阻性能逐渐变差; 5.随着Cu含量的增大,伽嘶67Sr033Mnl一uyO3)07/困iFeZO4)03系列复合样品的电阻率显著变化,同时磁电阻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当Cu含量增大到y=0.2时,样品磁电阻值在293K到3 1 7K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基本保持在一13.6%,随温度变化很小,由于该温区恰好在室温范围且温区宽,因而具有很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6.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N断67Sr033Mn0.sCu0203粉体与NIFeZO;复合制得的困衡67Sr033Mno.sCu0203)0袱困iFeZO4)03复合样品,随着粉体热处理温度的升高,Nd067Sr033MnosCu02O3颗粒粒径逐渐增大,从而导致复合体系电阻率减小,同时磁电阻性能逐渐变差。7.对室温附近磁电阻效应有利的条件是:与Nd的比例为体热处理温度为1/2,Cu与Mn的比例为1/4,1073K。NIFeZO4含量为30%,SrNdo石7Sr0.33Mn0名Cuo.ZO3粉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0-13
  1.1 磁电阻材料研究进展  10
  1.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0-11
  1.3 本文的选题依据  11-12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2
  参考文献  12-13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3-25
  2.1 引言  13
  2.2 磁电阻的基本理论  13-24
    2.2.1 磁性多层膜的巨磁电阻(GMR)效应  13-16
    2.2.2 颗粒膜的巨磁电阻(GMR)效应  16-17
    2.2.3 氧化物的庞磁电阻(CMR)效应  17-22
    2.2.4 复合体系的粒间隧穿磁电阻(IMR)效应  22-24
  参考文献  24-25
第三章 Nd_(1-x)Sr_xMn_(1-y)Cu_yO_3系列样品的制备及其物性研究  25-38
  3.1 引言  25-26
  3.2 Nd_(1-x)Sr_xMn_(1-y)Cu_yO_3样品制备  26-27
  3.3 Nd_(1-x)Sr_xMn_(1-y)Cu_yO_3样品的物性研究  27-37
    3.3.1 前驱物热重分析  27-29
    3.3.2 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  29-31
      3.3.2.1 Nd_(1-x)Sr_xMnO_3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  29-30
      3.3.2.2 Nd_(0.67)Sr_(0.33)Mn_(1-y)Cu_yO_3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  30-31
    3.3.3 Nd_(1-y)Sr_yMnO_3样品的表面形态和粒径测量  31-32
    3.3.4 Nd_(1-x)Sr_xMn_(1-y)Cu_yO_3样品磁性测量  32-37
  参考文献  37-38
第四章 NiFe_2O_4的制备及其物性研究  38-47
  4.1 引言  38-39
  4.2 NiFe_2O_4样品的制备  39-40
  4.3 NiFe_2O_4样品的物性研究  40-46
    4.3.1 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  40-42
    4.3.2 样品的表面形态和粒径测量  42-43
    4.3.3 NiFe_2O_4样品磁性测量  43-46
      4.3.3.1 VSM磁参量测量  43-45
      4.3.3.2 NiFe_2O_4铁氧体的磁化机制  45-46
  参考文献  46-47
第五章 Nd_(1-x)Sr_xMn_(1-y)Cu_yO_3/NiFe_2O_4复合体系磁电阻效应研究  47-58
  5.1 引言  47-48
  5.2 复合样品制备  48
  5.3 结果分析  48-56
    5.3.1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48-49
    5.3.2 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  49-50
    5.3.3 电阻率和磁电阻特征  50-56
  参考文献  56-58
第六章 结论  58-60
附录  60-61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1-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Pd填隙和化学学Pd对La_(0.7)Ca_(0.2)Sr_(0.1)MnO_3电磁输运特性的影响,O482.5
  2. La-Sr-Fe-Mn-O体系化合物及Pr-K-Fe-Mo-O体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O611.3
  3. Fe_3O_4基异质结的微观结构、磁性和输运性质,TN304.21
  4. Sr-K-Fe-Mo-O双钙钛矿系列化合物制备与表征,O482.5
  5.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电感参数测量仪的研究与开发,TM271.2
  6. Ce-K-Fe-Mo-O双钙钛矿系列化合物制备与表征,TB303
  7. 氧化物功能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Q174.75
  8. La-K-Fe-Mo-O双钙钛矿系列化合物溶胶—凝胶法制备与表征,O614.331
  9. 含时双势垒中隧穿磁电阻的研究,O482.5
  10. 非磁性元素掺杂稀磁半导体和复合软磁材料的研究,TB383.1
  11. PEDOT:PSS基有机自旋电子材料与器件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TN04
  12. 磁性隧道结的隧穿磁电阻研究,O482.5
  13. 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对多层结构磁性隧道结输运性质的影响,O482.5
  14. La_(0.67)Ca_(0.33)Mn_(1-x)Fe_xO_3薄膜的制备及物性分析,TB383.2
  15. GMR传感器的微加工制作,TP212
  16. Fe_3O_4-SiO_2-Si结构反型层输运特性的研究,TN386
  17. 复合钙钛矿锰氧化物的制备与磁电特性的研究,O482.5
  18. 掺杂过渡族金属Zn~(2+)对稀土锰氧化物巨磁电阻效应的影响,O482.5
  19. Sr_2Mn_(1-x)Ga_xMoO_6及Sr_2FeMoO_6/La_(0.67)Sr_(0.33)MnO_3的制备、晶体结构和电磁性质研究,O482.5
  20. La_(2/3)Ca_(1/3)MnO_3/Zn_(1-x)Co_xO复合体系的制备及其电磁特性,O482.5
  21. 钙钛矿结构La_(1-x)K_xMnO_3和La_(1-x)Na_xMnO_3金属氧化物体系结构及性质的研究,O6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复合材料 > 非金属复合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