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概化理论在网络课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作 者: 刘桂芬
导 师: 赵呈领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关键词: 概化理论 网络课程评价 误差 G研究 D研究
分类号: G4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8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网络课程评价的研究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到评价运作与操作管理已经较深入了,方式方法的采用也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研究者都力图使自己的研究能促进网络课程的评价。利用这些研究成果网络课程的评价结果更加合理、科学和准确。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是给网络课程一个评价结果,很少专门讨论采用这些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是否准确。如果结果不准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某一次某些人员所进行的网络课程评价的结果在多大范围内可以推广?从测量的一般范畴来看,网络课程评价作为某一网络课程内容和实施该门学科内容的教学活动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也属一种特殊的测量,评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误差。但是目前从误差的角度对网络课程评价结果及其评审表进行的研究还很缺乏。概化理论是一种能够同时达到区分测量对象与评估其真正实力的目的,并较好地控制测评误差的现代测量理论。本研究就是从误差的视角选取华中师范大学网络学院一批网络课程评价数据为研究案例,运用一元概化理论的原理和方法,确定了c×i×r的测量模式,编写了G和D研究的相关程序,通过运行程序得到了研究数据。对涉及多个测评因子的网络课程评价体系表,我们运用多元概化理论,编写了MGENOVA程序,同样地运行该程序得到了相应的的研究数据。在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系统阐明了整个网络课程评价误差的来源,我们发现评价的误差来自评分专家和评价的指标项目,并分别考察了各评分项目在该研究实例中的概化系数,从而以数据事实为依据,对网络课程评价结果进行了统计调整,提出了对整个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借鉴并参考了其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体系,优化了该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形成了新的网络课程评价表。本文认为概化理论能对网络课程评价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其结果进行适当推论;对网络课程评价质量的误差进行分析与控制,从而给使用网络课程的人们提供依据与参考;概化理论运用到网络课程评价中能有效改进网络课程评价;用概化理论分析网络课程评价的数据,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网络课程评价实施的细节方面,比如评分者人数、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及课题的提出  10-19
  1.1 经典测量理论及其发展  10-11
    1.1.1 CTT 理论  10-11
    1.1.2 概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1
  1.2 网络课程评价的原则的确立  11-13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1.2.2 相关文献对网络课程评价原则的论述  11-13
    1.2.3 本研究所涉及的网络课程评价采取的原则  13
  1.3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3-14
    1.3.1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  13
    1.3.2 建立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13-14
  1.4 网络课程评价的研究现状  14-16
    1.4.1 国内研究  14-15
    1.4.2 国外研究  15-16
  1.5 确定研究课题  16-17
    1.5.1 网络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16
    1.5.2 提出研究课题  16-17
  1.6 研究说明及章节安排  17-19
    1.6.1 研究细节说明  17
    1.6.2 论文的章节安排  17-19
2 概化理论简介  19-24
  2.1 概化理论的理论框架  19-20
    2.1.1 什么是概化理论?  19
    2.1.2 方差分析法  19
    2.1.3 概化理论的基本概念  19-20
  2.2 概化理论的误差观  20-21
    2.2.1 误差的来源  20
    2.2.2 误差的控制  20-21
    2.2.3 刻画误差的指标  21
  2.3 概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1-24
    2.3.1 概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21-22
    2.3.2 概化理论的基本方法  22
    2.3.3 概化理论的优点  22-23
    2.3.4 概化理论的应用  23-24
3 应用 UGT 研究网络课程评价  24-32
  3.1 测量模式的设计  24
  3.2 c×i×r 的网络课程 G 研究  24-27
    3.2.1 G 研究的测量模型  24-26
    3.2.2 网络课程 G 研究各变异分量的估计  26-27
  3.3 C×I×R 的网络课程 D 研究  27-30
    3.3.1 D 研究的测量模型  27-28
    3.3.2 网络课程 D 研究各变异分量的估计  28-29
    3.3.3 固定指标项侧面的样本容量,考察评分者面样本容量与测量误差、测量信度的关系  29-30
    3.3.4 评分者侧面固定,指标项对网络课程得分的影响  30
  3.4 小结  30-32
4 应用 MGT 研究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32-44
  4.1 测量模式  32-33
    4.1.1 测量模式的设计  32
    4.1.2 实施研究的方案  32-33
  4.2 基本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33-34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33
    4.2.2 样本的获取与处理  33-34
  4.3 研究结果及其讨论  34-35
    4.3.1 G 研究结果  34-35
    4.3.2 对 G 研究结果的讨论  35
  4.4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 D研究  35-39
    4.4.1 D 研究中的方差与协方差分量  35-36
    4.4.2 D 研究中各效应在四个质量因子上的概化系数等指标  36-37
    4.4.3 各个分测验(质量因子)全域分数估计的精度问题  37-38
    4.4.4 全域总分的测量精度研究  38-39
    4.4.5 各个分测验(质量因子)对方差的贡献比例研究  39
  4.5 样本容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39-44
    4.5.1 改变质量因子样本容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39-41
    4.5.2 改变评分专家人数样本容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41-42
    4.5.3 MGT 研究得出的结论  42-44
5 GT 指导下的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44-47
  5.1 优化的原则  44
    5.1.1 客观性  44
    5.1.2 简洁实用性原则  44
    5.1.3 灵活可扩展性原则  44
  5.2 优化的过程及新评价表  44-47
    5.2.1 优化的过程  44-45
    5.2.2 优化后得到的新评价表  45-47
6 总结与展望  47-49
  6.1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  47
  6.2 本研究的的特色和创新点  47
  6.3 本研究的不足和后续工作  47-49
参考文献  49-52
附录 1:华中师范大学网络课程验收评价表  52-54
附录 2:四个评价项多元概化理论 G 研究和 D 研究程序  54-61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活动  61-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煤制油连续性模型系统的实现及其液化实验研究,TQ529.1
  2. 直齿锥齿轮测量及误差评定技术的研究,TG86
  3. 齿轮滚刀测量及误差评定技术的研究,TG721
  4. 非正交面齿轮齿面建模及加工误差分析,TH132.41
  5. 基于DSP的离焦信号同步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TH741
  6. 半球谐振陀螺误差分析与测试方法设计,V241.5
  7.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8. 渤海上京城城门复原研究,TU-05
  9. 二次风射流角度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气固流动的影响,TK229
  10.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11.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12.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13. 唐代落第士人心态探析,K242
  14. 医用电磁导航实验系统的研究,TN966
  15. 惯导平台车载试验的仿真系统及辨识方法研究,TN966
  16. 高精度重型数控机床C轴分度装置的设计及分析,TG659
  17.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18.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19. 老年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R563.1
  20.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21. 图像引导下的宫颈癌自适应调强放射治疗,R737.3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电化教育 > 计算机化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