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虚拟的真实

作 者: 袁丹
导 师: 谭平
学 校: 中央美术学院
专 业: 平面设计
关键词: 平面设计 设计者 接受者 图像仿真 造假者 文艺复兴 机械复制 复印机 镶嵌画 设计作品
分类号: J5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旨在对“光”在平面设计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与探索。在人类的视觉领域,光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中世纪教条的天顶画、镶嵌画、祭坛画对光的创造性使用,到文艺复兴将光作为科学、理性思维对“真实”的再现,再到印象派将光与色、光与空间的有机结合,光在西方古典绘画的近500多年的传统中,成为了调和真实——模仿、触觉——视觉、平面——空间最为重要的媒介。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摄影技术的发明,由光和摄影术结合所产生的视觉革命几乎涉及到人类的诸多视觉领域,电视、电影、动画……,当然,平面设计也不例外。尤其是对当代的图像时代而言,情况更是如此。平面设计在今天的界限与上述诸多艺术媒介一样,开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传统意义上对一件设计作品的定义也不再显得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新的手段与诠释方式,以及设计者的智慧表达。图片被大量的应用在平面设计中,有的时候成为信息的主体,有的时候又退到背景成为底图,这取决于设计者的意图和观者的视觉意愿。但光却成为视觉呈现、意义表达、观念更新时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尝试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绘制出影子的形状,分割平面的空间,构建网格或者飘离网格;2、绘制出黑白的层次,隐藏或显露必要的信息;3、绘制出空间的轮廓,建设平面之上的三维立体;4、使平面设计的“边”即“取景框”成为观看的窗户,里面是有感情韵味和深度变幻的视界;5、窗户外的场景消失,我们无从知晓画面外的未知场景来确定将其放置到一个真实的时空坐标中定位。在作品中,光和图像是有机统一的。图像源于真实的世界,但图像并不是“真实”本身,而是“视觉的真实”。图像被二次制造利用,而大量复制后的图像却离最初的真实越来越远。“复制”成为了关键,它是一个创造性的设计行为,因为,每一次复制后的图像都发生了二度变异,换言之,都离先前的图像有一定距离,此时,设计的主体隐藏了,隐藏在“机械复制”的过程中。同时,“复制”也是一个当代的美学概念,因为从本雅明提出“机械复制”时,尤其是我们身处当代的“读图时代”,因为复制的原因,“虚拟与假象”消解了“真实”。用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的说法,我们已经进入“图像仿真”的时代了。如果仅仅以平面设计的图像表达来看,图像的“仿真”同样如此,而光在这个过程中却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照在光上的光,与虚拟的真实,本身的矛盾性吸引我向下探寻:虚拟底图上的真相——真实底图上的造假者——真假互为介入,我的问题是,设计者是如何通过一系列过程来制造真实的图像的?其意图是如何隐藏在过程中的?我的结论是:真或者假并不是真正重要的,重要的是“真”与“假”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那种二元对比的关系,即“是”(yes)与“非”(no)的截然对立,相反,我要去呈现这个过程——设计的过程与呈现的过程,不管其变化方向是从“是”到“非”,还是从“非”到“是”。同时,我希望这种过程能打破传统设计是主体(设计者)——与客体(接受者)之间的对立方式,即设计大于接受,设计是主动的,接受者是被动的。相反,我作品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开放的,都寻求接受者的参与。作品的意义在于作品与接受者的“互动”过程中。此时,“过程”也成为设计的一部分,同时,也具有了“主体间性”的现象学色彩。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选题来由与实践案例分析  10-14
  第一节 案例一:《copy》复印机  10-12
  第二节 《咔嚓咔嚓》排版  12-14
第二章 光在绘画艺术中的作用  14-16
第三章 光在设计中的绘图  16-21
  第一节 光在平面设计中的绘图作用  16-18
    1 光  16
    2 影  16-17
    3 光影  17-18
  第二节 光在平面设计中的绘图方式  18-21
第四章 被照射的光——仿真  21-30
  第一节 光塑造的真实  21-22
  第二节 相信真实的条件  22-23
  第三节 理解真实的心理  23-24
  第四节 仿真  24-27
    1 真实+真实(反向)=虚拟假象。  24
    2 真实+虚假+真实+虚假——互为介入  24-26
    3 影像与光在设计方法上的几种尝试  26-27
  第五节 迷茫的延续  27-29
    1 图像与真实  28
    2 复制与过程  28
    3 "编码"与"解码"  28
    4 消解创造者(设计师)与接受者(观众)的界线  28-29
  第六节 谁是造假者?  29-30
参考书目  30-31
感言  31

相似论文

  1. 空中目标与背景的红外图像仿真技术研究,TP391.41
  2. 淮河文化视觉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524
  3.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524
  4. 杨家埠木板年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524
  5. 基于图论的道路平面设计研究与软件开发,U412.33
  6. 多元化选择-80后眼中的当代中国平面设计,J524
  7. 红外多光谱图像仿真研究,TP391.9
  8. 彝族文字图形化研究及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524
  9. 平面设计视觉语言及其在数字时代的重新解读,J524
  10. 心理分析与悲剧观念,I561
  11. 基于LAI的航天遥感图像仿真与系统集成,P231
  12. 明式家具与文艺复兴式家具审美比较研究,J525.3
  13. 中意传统经典家具风格比较研究,TS664.01
  14. 论中国民间美术元素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迪,J524
  15. 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融合与突破,J524
  16. 东巴文字的构形艺术及其平面设计应用研究,J524
  17. 楚文化中的凤纹在平面设计中的探索化运用,J524
  18.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特征对现代平面图形设计创意的启示,J524
  19. 同构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524
  20. 图式的分离,J50-4
  21. 平面设计中的符号艺术与表达,J524

中图分类: > 艺术 > 工艺美术 > 工艺美术理论 > 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