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麦不同粒级淀粉粒理化特性及其对淀粉品质影响研究

作 者: 田益华
导 师: 姜东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关键词: 小麦全淀粉 A-、B-型淀粉粒 不同粒级淀粉 理化特性
分类号: S5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9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小麦淀粉是胚乳中贮藏型淀粉,以颗粒状态存在于胚乳细胞中,是决定小麦品质重要因素之一。小麦淀粉粒由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少量的蛋白质和脂类组成。在不同粒级淀粉粒中,这些成分的数量存在着差异。小麦淀粉的成分和粒级分布差异影响其功能特性如凝胶、退化、糊化和烘培特性,进而影响小麦的品质。本实验以小麦品种扬麦158磨制的面粉为材料,结合面筋法,沉降法和筛分法分离纯化不同粒级淀粉,研究其理化特性;并通过研究重组淀粉的糊化特性,阐明不同粒级淀粉对小麦淀粉品质的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淀粉分离与纯化工艺的优化淀粉纯化分离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采用面筋法提取纯化小麦淀粉,随着离心时间的减少,淀粉粒的最大粒径随之减小,其最佳离心时间为12 min;无水乙醇能够将悬浮液中的残余醇溶蛋白萃取出,故过筛悬浮液溶剂为无水乙醇。沉淀法分离A-型和B-型淀粉粒试验中,以B-型淀粉粒最大粒径与A-型淀粉粒最小粒径的差值(BMax-AMin)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试验,通过Design expert 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优化条件为:沉淀温度21.3℃,沉淀时间0.96 h,悬浮液上层溶液吸取体积12.84 mL,沉淀9次;筛分法分离G1(0-5.3μm)、G2(5.3-10μm).G3(10-15.8μm)、G4(15.8-25μm)和G5(25-40μm)的最佳环境温度为0℃。2.小麦籽粒A-型和B-型淀粉粒的理化特性淀粉粒扫描电镜形态观察显示,小麦全淀粉中A-、B-型淀粉粒大小差异,A-型淀粉粒粒径大,呈透镜型;B-型淀粉粒粒径小,呈球形。所得A-、B-型淀粉粒粒径范围分别为4.45-44.46和0.47-11.16μm;单位质量淀粉粒数量分别为为1.23×1010和13.79×1010g-1,B-型淀粉粒的单位质量淀粉粒数量明显大于A-型淀粉粒;但B-型淀粉粒的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A-型淀粉粒。B-型淀粉粒的膨胀势较大,但糊化值明显小于A-型淀粉粒。重组淀粉糊化结果表明,随淀粉中B-型淀粉粒重量比例的增加,重组淀粉的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而降低,而糊化温度却呈上升趋势。同时B-型淀粉粒在重组淀粉中的重量比例小于30%时,其对淀粉糊化特性影响很大;超过30%后,淀粉粒粒级分布对糊化特性的影响变小3.不同粒级淀粉的理化特性淀粉粒扫描电镜形态观察显示,筛分法能够很好的将小麦淀粉细分为五个粒级淀粉。研究结果表明,随不同粒级淀粉的平均粒径的增大,单位质量淀粉粒数量显著变少;直链淀粉含量随之增加。G1、G2、G3、G4和G5的淀粉粒数量分别为14.74,6.65,1.61,0.94和0.36×1010 g-1;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20.38,24.01,27.16,28.39和27.67%。G1的糊化值显著偏低,但糊化温度明显高于其他粒级淀粉。相关性分析表明,单位质量不同粒级淀粉的数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峰值粘度、低谷粘度、崩解值、最终粘度、回生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9,-0.973,-0.965,-0.895,-0.949和-0.947),直链淀粉含量和峰值粘度、低谷粘度、崩解值、最终粘度、回生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0.913,0.954,0.904和0.938),和膨胀势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64)。重组淀粉糊化特性表明,G1和G2影响淀粉的糊化温度,G3和G5影响淀粉的最终粘度,G4与淀粉的峰值粘度大小有关。本研究表明,不同粒级淀粉间的单位质量淀粉粒数量、直链淀粉含量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淀粉的膨胀和糊化特性。不同粒级淀粉对淀粉的糊化特性都有不同的贡献,这也就影响着淀粉的品质。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火麻籽油提取及精炼研究,TS224
  2. EMS诱变小麦M3籽粒鉴定及高抗性淀粉的初步筛选,S512.1
  3. 橡子淀粉提取及其主要理化特性分析,TS231
  4. 品种、氮肥和温度对小麦籽粒淀粉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S512.1
  5. 加工与贮藏对茶油品质特性影响研究,TS225.16
  6. 山羊皮中胶原蛋白的提取及理化特性研究,TQ936.2
  7. 马铃薯方便面的试验研究,TS217
  8. 副猪嗜血杆菌神经氨酸酶的理化特性及其免疫原性研究,S852.61
  9. 甜荞蛋白质组分功能特性评价及对火腿肠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TS251
  10. 草炭对土壤理化特性和烤烟品质的影响,S572
  11. 蛹虫草人工培育和蛹虫草纤溶酶部分性质的研究,S567.3
  12. 秸秆型栽培基质的理化特性及其对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S642.2
  13. 农抗A_(9901)-Ⅰ素分离鉴定及生物理化特性研究,S482.2
  14. 天然抗真菌肽APS的分离纯化、理化特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Q946
  15. 荣昌乳猪理化特性及主体风味物质的研究,S828
  16. 钛酸钡系高温PTC材料的研究,TN304.9
  17. 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S812
  18. 发酵西式火腿的研究,TS251
  19. 制药副产品油的基础特性试验研究,TK227.1
  20. 小麦胚乳A、B型淀粉粒形成机理及理化特性研究,S51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小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