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牙周基础治疗前后根面致龋微生物分析

作 者: 何艳丽
导 师: 刘学军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口腔临床医学
关键词: 根龋 牙周病 变形链球菌 粘性放线菌
分类号: R78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牙周基础治疗后,患者根面暴露是否容易发生根面龋是牙周基础治疗并发症中研究的热点之一。牙周基础治疗后患者根面暴露是否导致致龋菌群的改变,其改变是否是导致其根面发生龋坏的原因尚不清楚。再一有些学者研究认为根面龋的优势菌是粘性放线菌,而另外有学者认为根面龋主要由变形链球菌和放线菌共同作用引起的,故目前根面龋病人的优势菌尚不肯定。目的:1.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病人根面的主要致龋微生物的改变情况并与根龋病人根面致龋微生物的检出情况相比较,初步探讨致龋微生物与牙周病人基础治疗后根龋易感性的相关性。2.研究并验证变形链球菌和粘性放线菌在根龋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收集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门诊牙周病人20例为实验组,根面龋病人20例为对照组。采集实验组20例牙周病人基础治疗前、治疗后一周、一月、两月和三月根面菌斑,采集对照组20例根龋病人根龋处菌斑。菌斑样本经振荡稀释后分别接种于不同的培养基(MSB培养基、CAFT培养基和GAM培养基),厌氧培养(80%N2、10%H2和10%CO2,37℃)。其中培养放线菌的选择培养基厌氧37℃,培养3天,其他选择培养基厌氧37℃,培养2天。采用形态、染色和生化反应等方法鉴定细菌种类,观察变形链球菌和放线菌的检出情况,并进行菌落计数。计算每毫升菌落数(CFU/ml),将细菌计数采用对数转换[Log10(CFU+1)]。实验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牙菌斑中均分离培养出变形链球菌和粘性放线菌。2、实验组牙周病人暴露根面牙菌斑中的变形链球菌,治疗后一周明显剧增,后保持平衡,治疗后两月明显下降。基础治疗前、治疗后一周、治疗后两月和治疗后三月,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周与一月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牙周病人暴露根面牙菌斑中的粘性放线菌,治疗后一周到一月间增长,后保持平衡。基础治疗的和治疗后一月、两月、三月等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周与后一月、两月、三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础治疗前和治疗后一周、治疗后一月和两月、治疗后一月和三月、治疗后两月和三月,时间点两两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牙周病人和对照组根龋病人根面变形链球菌检出分析。实验组基础治疗前、治疗后一月、治疗后三月分别与对照组根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周、治疗后两月分别与对照组根龋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牙周病人和对照组根龋病人根面粘性放线菌检出分析。实验组基础治疗前、治疗后一周、治疗后两月和治疗后三月分别与实验组根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一月与对照组根龋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6、对照组根龋病人根面变形链球菌和粘性放线菌检出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牙周病人基础治疗前后根面致龋微生物发生改变。变形链球菌在牙周基础治疗病人根面先增多后减少维持一定水平;粘性放线菌在牙周基础治疗病人根面是有逐渐增多的趋势。2、根龋病人根面致龋微生物中粘性放线菌占优势。3、根据牙周病人治疗前后根面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结合根面龋病人根面粘性放线菌为优势菌的结论,认为牙周基础治疗病人根面暴露可能有根面龋发生的风险。在牙周基础治疗后三个月内要采取防护措施。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论文部分:牙周基础治疗前后根面致龋微生物分析  9-43
  前言  9-11
  材料与方法  11-17
  结果  17-26
  讨论  26-32
  结论  32-33
  附图  33-38
  参考文献  38-43
综述部分:口腔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新近展  43-57
  参考文献  52-57
缩略词表  57-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成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R78
  2. 双层冠夹板对牙周病的临床应用,R781.4
  3. 壳寡糖对变链菌生物膜脱落效果的实验研究,R780.2
  4. 不同抛光方法对钴铬合金表面性能影响的研究,R783
  5. 永久性固定式夹板修复牙周病患者的临床应用,R781.4
  6. 可摘局部义齿对基牙健康影响的临床分析,R783.6
  7. 不同能量密度HMME-PDT对防龋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R781.1
  8. 羧甲基壳聚糖温敏凝胶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R318.08
  9. 哈萨克族、维吾尔族龋病、牙周病及膳食营养的调查研究,R781.1
  10.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牙周病的相关性研究,R781.4
  11. 橘皮提取物对口腔常见微生物抑制作用的研究,R285
  12. 牙周病与早产及低体重儿关系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R781.4
  13. 牙周病患牙超声洁治术后引发牙本质敏感程度的临床评价,R781.4
  14. 关于CRP、IL-6在脑梗死与牙周病相关关系中作用的研究,R781.4
  15. 固定矫治对牙周微生态的影响,R783.5
  16. 缺氧对牙周炎大鼠模型MMP-2和MMP-3的影响研究,R781.4
  17. 慢性应激对Wistar大鼠牙周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R781.4
  18.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遗址战国时期居民的牙齿研究,K878
  19. 不同致龋性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筛选和鉴定,R378
  20. 牙周致病菌Pg-LPS对组织特异性单核/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R781.4
  21. 牙周基础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牙周炎患者血清白介素-18及血脂影响的临床观察研究,R78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口腔科学 > 口腔内科学 > 龋齿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