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明挖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优化及施工过程力学特性研究

作 者: 刘建洪
导 师: 李志业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桥梁与隧道工程
关键词: 装配式地铁车站 设计优化 施工方案 三维数值计算
分类号: U23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如何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速度、质量、效益问题始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筑工业化是当代建筑技术发展趋势之一,目前许多国家都把预制化作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国内对地下装配式结构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装配式车站结构技术中,接头(接缝)构造、构件划分、结构断面形式优化、整体防水方案、装配吊装、支护方案确定及辅助措施设计、施工顺序、结构内力变化规律等是一个系统工程,他们之间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结合课题“地铁装配式地下车站可行性研究”,采用设计方案对比和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对明挖装配式车站结构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对地铁车站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特性进行可行性分析:对目前接头的构造型式和接头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两种车站结构提出接头设计方案,并假定的两种接头的有效抗弯刚度系数进行结构计算,对比两种车站结构方案的力学特性。同时亦从现场装配条件、施工便捷程度、使用功能以及装饰效果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结构比较,确定拱形结构为初步设计方案。通过逐步变化上部构件刚度提出三种待选拱形方案,对三种结构方案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是否到达了方案的预期设想,从而达到对拱形方案形状优化的目的。对最终选定的拱形方案进行施工方案的研究,包括对施工前期准备、基坑开挖、支护形式选择、构件吊装、拼装顺序及辅助设置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施工方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车站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车站结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得到纵向拼装施工过程中装配式结构的内力变化规律,并确定了施工的影响范围,同时也找出纵向装配施工过程中连续墙的位移变化规律。证明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27
  1.1 装配式结构的应用现状  9-13
  1.2 装配式衬砌的研究现状  13-25
    1.2.1 地下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  13-17
    1.2.2 地下结构的衬砌设计方法  17-19
    1.2.3 衬砌接头力学模型的发展  19-22
    1.2.4 衬砌接头刚度研究的发展  22-23
    1.2.5 明挖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应用的技术关键  23-25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研究路线  25-27
第2章 装配式车站接头构造形式及其力学计算模型  27-42
  2.1 装配式车站接头(缝)构造设计的一般原则  27
  2.2 接头构造的基本类型  27-32
    2.2.1 螺栓连接的接头构造  27-29
    2.2.2 整体现浇接头的连接  29-30
    2.2.3 榫式连接的接头构造  30-31
    2.2.4 榫槽式接缝  31-32
  2.3 结构计算模型浅析  32-41
    2.3.1 接头力学模型与抗弯刚度  32-36
    2.3.2 衬砌结构设计方法  36-38
    2.3.3 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计算模型  38-41
  2.4 本章小结  41-42
第3章 明挖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型式的选择  42-66
  3.1 工程背景  42
  3.2 装配式车站的两种结构方案的提出  42-46
  3.3 矩形和拱形方案的接头设计  46-50
    3.3.1 矩形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设计  46-48
    3.3.2 拱形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  48-50
  3.4 结构及接头(接缝)防水设计浅析  50-53
    3.4.1 结构整体防水方案  51-52
    3.4.2 接头(接缝)面防水  52-53
  3.5 不同结构型式的力学特性计算分析与比较  53-62
    3.5.1 荷载组合  53-55
    3.5.2 结构计算模型的建立  55-56
    3.5.3 拱形和矩形结构方案的力学特性分析  56-62
  3.6 两种结构方案其他方面的比较  62-64
    3.6.1 构件预制和现场装配条件的比较  62
    3.6.2 使用功能和装饰效果上的比较  62-64
  3.7 本章小结  64-66
第4章 装配式双层拱形车站结构形状的设计优化  66-75
  4.1 拱形结构的三种比选型式  66
  4.2 三种拱形结构方案以及各自尺寸  66-69
  4.3 三种拱形结构方案的力学特性计算分析与比较  69-73
    4.3.1 荷载组合  69
    4.3.2 结构计算模型的建立  69-70
    4.3.3 三种拱形结构型式的内力分析比较  70-73
  4.4 三个拱形方案其它相关方面的比较  73
    4.4.1 构件预制和装配方面的比较  73
    4.4.2 结构分块重量的比较  73
    4.4.3 使用空间上的比较  73
  4.5 本章小结  73-75
第5章 明挖装配地铁车站结构施工方案研究及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分析  75-101
  5.1 结构方案的初步确定  75-82
    5.1.1 基坑支护方案的初步确定  75-76
    5.1.2 施工前的准备  76
    5.1.3 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  76-82
  5.2 地铁车站结构施工过程的力学特性分析  82-99
    5.2.1 施工过程的三维力学模型建立  82-86
    5.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86-99
  5.3 本章小结  99-101
结论  101-104
致谢  104-105
参考文献  105-10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8

相似论文

  1. 光纤骨干传输网络设计与优化的研究,TN929.1
  2. 基于AHP-TOPSIS的地铁车站施工方案比选研究,U231.4
  3. 120吨龙门起重机结构分析及基于遗传算法的主梁结构优化,TH213.5
  4. 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研究及其计算软件开发,TU755.2
  5. 钢管板桩结构计算方法研究及其在深水码头中的成功实践,U656.112
  6. 供水系统智能优化技术的理论与实践,TU991.33
  7. 飞行器MDO代理模型理论与应用研究,V221
  8. 《品德与社会》课程实践类作业设计优化研究,G623.15
  9. 二号线东延伸供电项目应对工期缩减的方案优化研究,F299.24
  10. 城市中心区交通枢纽周边的城市空间形态表征分析与设计研究,TU984.113
  11. 基于正交试验方法的薄壁压杆截面优化分析,TU311
  12. 重庆主城区滨江住区规划设计优化策略及模式,TU984.12
  13. 支持向量机超参数调节方法的研究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TP18
  14. 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与优化管理,TU831.3
  15. 永磁电动机的动力特性与结构优化设计,TM351
  16. 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优化设计及制造,TH132.44
  17. 新型前向多翼及混流叶轮的参数化设计及优化研究,TH432
  18. 个性化精密金属零件选区激光熔化直接成型设计优化及工艺研究,TN249
  19. 微小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的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TM359.9
  20. 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中的应用,F285
  21. 大型触头挤压成形工艺及模具优化,TG376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铁路运输 > 特种铁路 > 地下铁路 > 地铁车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